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酒店市场研究调查报告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酒店市场研究调查报告
1、中国酒店行业竞争梯队
从酒店门店数量看,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等均超过5000家,而格林酒店门店数量在1000-5000之间。
从酒店行业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看,广东聚集着一批酒店业上游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万科、富力地产等;江浙沪皖则有较多的酒店经营企业,包括锦江酒店、格林酒店、金陵饭店等,也包括上游智慧酒店解决方案企业科大讯飞等,下游会展和旅游企业,如宋城演艺、米奥会展等。北京、天津、西藏、云南等也有部分酒店或旅游企业。
2、中国酒店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2024年中国酒店集团中,锦江国际集团、华住酒店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格林酒店集团、东呈集团、尚美生活集团、亚朵集团、德胧集团、逸柏酒店集团、风悦酒店及度假村客房数量排名全国前十,其中锦江国际集团的客房数占比超过22%,位列行业第一。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2024年中国酒店十大品牌分别为维也纳、汉庭、如家、格林豪泰、全季、7天、锦江之星、城市便捷、尚客优酒店和丽枫,前三大品牌市占率分别为7.11%、5.81%和3.88%。
3、酒店集团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4年按照酒店客房数计算,中国酒店集团前五位的集中度约在59%,前十大约为80%,较2024年有所提升,但是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集中度还有差距。
4、中国酒店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从酒店业务占比看,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等专注于酒店业务的发展,而万达酒店发展、金陵饭店、九华旅游等企业还涉及贸易、旅游服务等业务;从酒店业营收规模看,酒店行业上市公司中,锦江酒店、华住集团、首旅酒店、复星旅游文化等公司的营收较高;从酒店业毛利率看,金陵饭店、君亭酒店、锦江酒店等公司的毛利率较高。
注:万达酒店发展财报以港元列式,已经按照1港元=0.83元人民币进行换算。
5、中国酒店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酒店品牌较多,品牌集中度较低,尤其是中高端品牌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酒店行业进入壁垒较低,但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酒店业亏损严重,新进入者减少;酒店主要提供短期的食宿等服务,替代品较少,主要趋势为消费升级下行业内经济型酒店被中高端酒店替代;传统酒店业的供应商主要为酒店用品、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供应商数量多,议价能力较低,但是智慧酒店解决方案等技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经济型酒店的消费者对于价格较为敏感,不在意酒店附加功能,且经济型酒店数量较多,消费者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而中高端酒店服务水平和功能有一定差异,更注重消费体验的消费者议价能力较低。
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国酒店行业五力竞争总结如下: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怎么写
消费者分析报告写作要点包括以下5个方面:
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态势
现有的与本产品有关的消费时尚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消费者消费本产品所属的产品类型的特性。
现有消费者分析
(1)现有消费群体的构成:现有消费者的总量、年龄、职业、收人、受教育程度及现有消费者的分布。性别:女性更易接受情感型广告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而男性则更喜欢粗犷的或渲染民族气魄类的广告形式。
职业:脑力劳动者更喜欢理性诉求的广告形式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体力劳动者更喜欢直白、袒露和幽默搞笑的
收入:主要找出在收入方面能成为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你的消费者的那部分居住地区。
(2)现有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购买的动机、购买的时间、购买的频率、购买的数量、购买的地点。
(3)现有消费者的态度:消费者对商品印象以及评价如何?对本品牌的忠诚度如何?对竞争者产品的忠诚度如何?
具体包括:对本品牌的认知程度;对本品牌的偏好程度;对本品牌的指名购买的比率;对本品牌的未满足的需求;对本产品最满意的方面;对本产品最不满意的方面。
潜在消费者
(1)潜在消费者的特性:总量、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分布。
(2)潜在消费者现在的购买行为:现在购买哪些品牌的产品?对现在购买品牌的态度如何?有无可能改变计划购买的品牌?
(3)潜在消费者被本品牌吸引的可能性:对本品牌的态度如何?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他们需求的满足程度如何?
从分析结果来看,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因素
(1)消费者自身因素,消费者的经济状况,职业和地位,性格与自我观念
(2) 社会因素,社会阶层,社会相关群体以及家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3)文化因素,民族亚文化群,地理位置和宗教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最后根据您的分析找出重要影响因素和产品定位宣传方面的改进方案等总结性的文字。
携程联合STR发布酒店业大数据报告 天津表现亮眼
“2018年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的光彩不再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全国酒店行业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双双跳水,分别以0.8%和2.7%的业绩回落迫使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下降3.5%。”酒店数据供应商STR北亚区经理刘博发布报告时表示,在一片“忧愁”之下,天津今年数据颇为亮眼,2024年前七个月,在旺盛需求刺激下,天津酒店入住率提升到到网发布酒店消费行为报告了5.0%,平均房价增长1.9%,每间可售房收入增长7.0%,客房收入增长7.5%。
内地酒店业绩两极分化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前七个月全国酒店业平均入住率(OCC)为65.35%,同比下降0.8%;平均房价(ADR)为451.29元,同比下降2.7%,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为294.91元,同比下降3.5%。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国内地酒店业自2017起业绩强势恢复,但这一势头并未得到长久延续。
从供需方面看,市场需求涨幅放缓。STR 历史 十二月均线数据显示,从2012年起,中国内地酒店业 市场供给量 持续增长,酒店数量不断增加,但涨幅逐年收窄; 市场需求量 的涨幅在经历了跌宕起伏后,自2016年起稳步上升,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逐渐回落; 每间可售房收入 在2017年下半年之后,先后分别由入住率和平均房价的带动,使其不断提升,在2018年下半年起出现明显下降,直至近四个月出现负增长。
从地方数据来看,几家欢喜几家愁,各地差异十分明显。尽管大部分城市都有明显新增供给涌入,只有武汉、大连和沈阳需求同比减少。武汉和大连在入住率的下降更为明显。深圳尽管ADR下降10.3%,需求犹在,入住率超过高达82.4%。上海需求增长不明显,在一线城市中业绩排第四。
图1:主要城市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同比变化率
中国的消费升级和经济的不确定性的相遇,使得中国内地酒店业呈现严重两极分化。除奢华和中档经济型酒店市场业绩呈正增长外,超高端、高端和中高端酒店(传统五星,四星和三星级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超高端和高端酒店降幅均超过4.0%。
图2:2018年至2024年7月,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变化率
究其原因,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好的服务和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然而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将会成为其出行所将考虑的第一因素。
天津酒店业表现亮眼
聚焦天津来看,2024年前七个月,天津酒店业入住率提升了5.0%,平均房价增长1.9%,每间可售房收入增长7.0%,客房收入增长7.5%,整体数据十分亮眼。
STR 历史 十二月均线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天津酒店业市场供给量持续增加,但涨幅逐年收窄;市场需求量的涨幅在经历了跌宕起伏后,2018年下半年起逐渐回升;每间可售房收入历经波折,在2018年达到较高水平后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后涨幅逐渐增长。
天津各类别酒店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情况。2024年各级别酒店双指标上升,仅仅高端酒店入住率出现下滑,致每间可售房收入出现负增长。
图3:2017年至 2024年,前7月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变化率
对比天津城区和滨海新区数据可以发现,无论在入住率还是平均房价上,城区酒店表现都优于滨海新区;城区酒店周末表现同工作日同样优秀。应该警惕的是,整个城市周日RevPAR 下降明显,挑战加大。
分析天津各节假日表现情况可以看到,休闲游带动了假日经济持续增长。2015-2017年,各节假日期间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增长率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17年至今,增长率也实现了大幅提升。元旦和国庆期间的同比增长率均达到100%以上,优于其他节假日。
图4:天津各节假日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变化率
从入住天数来看,平均71%的客户入住1天,23%的客户入住2-3天,同比持平。从商圈来看,35%的客户更倾向于选择滨江道、小白楼、五大道风景区以及天津站、古文化街和意大利风情区周围的酒店,12%的客户会选择在梅江会展和奥体中心区附近。有意思的是,在下单来源地分析中可以看到,50%的客户选择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下单。
高铁发展有望刺激天津酒店业
图5:2024-2025年,中国已签约新增客房数量
STR数据表明,截至2024年7月,2024-2025年,海南已签约新增客房数量 23961间,京津冀已签约28722间,川渝已签约40200间,粤港澳已签约56261间,江浙沪已签约67698间。
京津冀已签约的28722间中,高端和超高端酒店占比达53%,39%的酒店将于2024年底前开业。从地域分布来看,近一半为河北,北京略高于天津。
刘博最后,总体来看,北方高铁线路增加有望带动天津市场需求,表现可期,天津酒店业可以更好利用高需求期机会,在精细化管理中寻求突破,并可以借助夜间经济提高外地客停留天数,创造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