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高端消费者特点-关于酒店商务客人的特点?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酒店商务客人的特点?
从消费特征和档次分析,商务旅游无疑是旅游的高端产品。与观光旅游者相比,商务旅游者具有消费能力强、消费倾向明显、重访率高、对配套设施要求较高、不受季节影响、停留时间较长等特征。 一是消费能力强,重质不重价。商务旅游者的交通和住宿餐饮等费用由公司支付,加上他们一般都是收入较高的阶层,因而商务旅游者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据调查,商务客人与观光客人的消费比约为2.5∶1)。较强的消费能力使得商务旅游者不太关注消费服务的价格,而更注重消费所带来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和服务质量,更注重服务的效率、品质、个性化及完善程度,更看重物有所值。 来华参加商务、会议活动的海外客人的人均天消费,比观光客人的人均天消费高出20%以上。 另外,国内商务客人的消费水平也比其他游客高,据北京市旅游局2001年进行的国内旅游调查,来京从事商务活动的国内旅游者的人均花费为1327.4元,比观光客人的人均消费高出42.2%。 二是消费倾向明显。资料表明,商务旅游者的消费项目中,住宿、餐饮、交通、会议、宴会、通讯等费用的支出比较稳定并占有较大比例。观光游览、购物和娱乐等消费则依商务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商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 三是重访率高。2003年,中国境外游客中,商务游客只占9.8%,但4次以上来华的就高达72.1%,远远高出观光客的33.9%;来北京的境内商务客人中,4次以上来京客人的所占比例比境外商务客人更高。 四是时间观念强,对商务配套设施需求大。商务游客旅行日程安排紧凑,强调效率,因此,他们希望旅行公司提供的商旅服务能统筹安排,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近些年来,商务游客越来越追求快捷便利的现代化办公设施,据有关方面调查,10个国际商务客人中就有6人携带笔记本电脑,他们在酒店中使用传真比例高达97%,有超过50%的国际商务客人在差旅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因此,他们往往对办公地和住宿房间是否有宽带网比较计较。另外,商务客人对电子信箱、电传、国际直播电话等使用频率也较高。 五是散客为主,受季节影响小。统计表明,商务客人中散客居多,他们的主体是公司或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商务客人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从事商务活动,完成商业目标。因此,旅行时间、旅行方式和目的地等在出行之前基本上已经确定。对商务客人来说,旅行意味着工作。 进行商务旅行是一种公务,不受季节和气温影响。这些就意味着商务客人在旅行过程中和在目的地期间,需要较多的"管家式服务",以减少旅行过程中非工作本身所带来的麻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六是商务客人停留的时间较长。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调查,来华海外商务客人在华停留超过15天者达15%,而观光客人停留15天以上的仅有5.8%,文体交流客人停留15天以上者达21.4%,远远高于观光客人的停留时间。国内游客中的商务客人的停留时间也明显多于观光客人和其他类型的游客。在北京的国内游客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是文体交流客人(15.1天),从事商务活动的客人停留时间为7.4天,均比休闲游览(4.8天)停留的时间长。
酒店的消费群体有哪些特点?
1、饮食方面的需求。酒店餐饮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得到食物,不仅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还可以让人们享受到食物的特色风味,增加体验,增长见识;因此酒店在饮食方面需要尽量多样化,味道有特点性。
2、身体健康的需求。酒店消费者去酒店就餐,从内心上会觉得酒店的食物质量、卫生和安全都比路边小店要高出许多,对自身健康好处多。因此酒店在餐厅饮食方面要注意提升卫生情况。
3、社会交往的需求。饭店本来就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探亲访友、正常的社会交往、结识新朋友,或全家聚会,满足个体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因此酒店可以为消费者的社交活动提供空间和高质量的服务,为社会交往活动营造一个高档、舒适、融洽、安全的氛围。
扩展资料: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权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测量理论的五大理论支柱之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被行为科学所吸取,并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体现出行为人虽然需求各有不同,但需要有互通之处。由低到高共分为五个层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线酒店消费者特征
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到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不同,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4.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5.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