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之年-从心之年是指多少岁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从心之年是指多少岁
- 2、70岁是什么之年?
- 3、从心之年是指多少岁?
- 4、成语“从心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 5、从心之年 是指多少岁?
从心之年是指多少岁
从心之年是一个成语,释义是年龄的代称,意思是指人在70岁的时候。
从心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70岁是什么之年?
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1、从心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古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2、古稀之年: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3、悬车之年: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古称70岁为“古稀之年”。
详细内容:
老人70岁叫古稀,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阅报上都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很可能将成为普遍现象。
70岁,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从心之年是指多少岁?
“从心之年”是七十岁的称谓。
语出自《论语.为政》:“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心之年,三十而立从心之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白话解释: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七十岁也被称为“古稀之年”、“七旬老人”等:
出处: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老人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因为在古代七十岁是退休回家,把平时当官时坐的的车收(悬)起来的时候,所以也叫悬车之年。又因十岁为一旬,所以七十岁人可叫七旬老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从心之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七十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古稀之年
成语“从心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七十岁
以上成语出自论语:
子曰:吾十有(一ㄡˋ=又)五而...
从心之年 是指多少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