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为经济分析消费者选择酒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理查德•泰勒,怎样从日常行为中总结经济规律?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理查德•泰勒,怎样从日常行为中总结经济规律?
- 2、讨论如何进行酒类的购买者的购买行为的分析
- 3、酒店消费呈现了新趋势,你觉得新趋势怎么样?
- 4、,三亚的养老酒店是如何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
- 5、顾客需要什么样的酒店
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理查德•泰勒,怎样从日常行为中总结经济规律?
日常行为中有哪些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规律?先来看几个例子。
1、如果你计划出售自家住房,房产中介仔细统计了近期你家所在小区住房的出售价格,计算出一个平均价格告诉你,你愿意以小区房产的均价出售你的住房吗?
你的回答是不是:“怎么可能愿意呢?我家房子的价格肯定要高于均价。”加价的理由很多,除了楼层、朝向、房间布局的外在条件外,还有住房内部花费了你很多心思的装修布置以及居住时每天细心的清洁维护,另外和睦的邻里关系也是加分项。
不过,你没有列出最重要的理由是:“这是我家的房子”。加上了个人情感,你评估自家房子的价值就会超过其他房子的估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定义了你的行为,这叫做禀赋效应。当你拥有一样东西之后,你对它的评价会高于你没有拥有它时。也就是说,一件物品因为拥有者的心理感受给它增加了超过实际价格的附加值。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2、出门旅游,你打算住四星酒店,划出五千元的住宿预算。恰好遇到目的地在举办旅游节,所有的酒店都有折扣优惠。现在你的住宿预算足够入住五星酒店了,或者,你还可以按计划住四星酒店,省下一笔住宿费,你会选哪一种?
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换成五星酒店,不用增加支出就能入住高一档的酒店,当然要去啊。至于按照原计划可以省下一笔钱倒是没想过。反正我有预算,专款专用,能住五星就住五星,费用不够那就住四星,总之把预算里的钱用完就是了。理查德•泰勒把你的住宿预算计入到心理账户的账本里。
我们日常消费时会节约开支、货比三家,旅游度假时却会花钱如流水,这两种不同消费模式正是受到不同的心理账户影响。心理账户里有一个是日常消费钱包,需要细水长流、精打细算;另一个是旅游度假钱包,用来享受娱乐,有放开手脚花好好犒劳自己的预算。
3、在海岛度假的你躺在沙滩椅上,寻思着能喝上一瓶冰镇啤酒就爽了。正好小伙伴要去拿充电宝,顺便帮你买瓶啤酒。附近有一家高档酒店卖啤酒,可能卖得很贵,最高你愿意出多少钱买酒?现在还有另一种情况,附近有一家又破又小的杂货店卖啤酒,最高你愿意出多少钱呢?
回答问题的人群中,酒店买啤酒和杂货店买啤酒的平均出价分别是24元和12元。同样的啤酒在同样的地方饮用,人们却因为购买地点不同而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因为这瓶啤酒装在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钱包里,酒店的啤酒属于享受的钱包,杂货店的啤酒属于日常饮料的钱包,所以我们划分了不同的心理价格。
心理账户不仅给同一个商品确定不同的金额,还会给同一个金额分配不同的价值。换句话说,同是100块钱,花起来的价值感不同。
心理账户简化了我们的思考,一笔一笔算帐太累,我们按照不同用途划分钱包预算,花钱时直接从钱包里拿,既方便有心安。心理账户方便了我们,也给商家带来营销机会。利用心理账户的简化特点,商家苦心积虑地替我们弥补上做决策时省略的思考,想方设法地把商品安排在客户愿意掏钱的钱包里。
炎热的夏天,快餐店的甜筒物美价廉广受欢迎,不过如果跟恋人在一起的话,选择的往往是品牌冰淇淋,因为“爱TA,就请TA吃哈根达斯。”此时冰淇淋从食品钱包转移到了感情钱包,68元的冰淇淋球比起5元的甜筒一点儿也不贵。
理查德•泰勒分析了在经济学家眼中看来是“错误的”行为,比如高估自家房价,预设不同的心理账户,这些行为背后都有既定的支配心理。每个人千差万别的消费数据积攒在一起,可以总结出有规律的经济模式,整体的规律来自于我们一致的心理变化。
泰勒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奖评委会认为泰勒的研究引领行为经济学从边缘学科走向主流领域,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用泰勒自己话来说,“要想研究好经济学,就必须记住我们都是凡人。”
讨论如何进行酒类的购买者的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者市场是指为了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或取得商品和劳务的全部个人和家庭。它是组织市场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为之服务的最终市场
(一)消费市场地特点
1、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2、少量性和多次购买性
3、可诱导性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1、习惯型
2、理智型
3、冲动型
4、价格型
5、感情型
6、不定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购买欲望(动机)的支配下,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购买商品的活动过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对象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消费者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的主体。第二,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是研究的核心。第三,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消费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
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购买对象(Objects)
2﹑购买目的(Objectives)
3、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
4、购买方式(Operations)
(一)购买对象
(二)购买动机
(三)购买组织
(四)购买方式
根据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 来解决这个问题
酒店消费呈现了新趋势,你觉得新趋势怎么样?
我觉得新趋势非常棒,酒店智能化会使客人更加方便。
酒店发展的趋势
一:酒店数量会继续增长
1、随着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旅游业在近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大量的需求会推动酒店业的发展。
2、消费主体已经从“60、70”变化为“80、90”,80、90的经济基础逐渐变得稳健,最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喜欢“玩”。
3、目前中国很多的投资渠道受阻、酒店作为风险较低的行业、备受投资者喜爱。
二:精品酒店会引领未来
1、由于消费主体悄然的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酒店的要求逐渐变高、简单地“洗、息、睡”型的酒店很难满足目前的主流消费人群的需求。
2、消费者是60、70、80、90共存的时代,文化需求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中式、欧式、现代”之分了!每个人的年龄段、成长背景、出生地域、成长经历不一样,而产生的需求也不一样,精品酒店恰好可以给他们形成细分有针对性的用户体验。如主 打音乐文化的朵 丽 米音 乐酒店,就属于此类。
3、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好、时代的变化、每个人的被尊重感和个性化需求,精品酒店就非常容易体现。
三:酒店会对OTA的依赖加剧
1、目前市场上的酒店“格式化”、“同质化”严重,没有办法吸引到目标人群,就只有继续服用OTA这剂。
2、由于“信息化、数据化、流量化”的时代来临,OTA确实很好的解决了用户的方便性。
3、大部分的酒店没有自己的PC端、移动端的导流方式,同时缺乏与用户的互动,加之OTA操作简单直接、故而对OTA上瘾。
四:人工智能和微智能会广泛地在酒店中运用
1、部分科技的使用可以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但在初期会增加酒店的投入。
2、从用户的体验的角度、对用户隐私、方便性等角度,极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例 如朵丽 米 酒 店的智能客房,其中的一键控制和智能家居均受到了加盟商和消费者的关注。
3、目前也有一些连锁酒店品牌在微智能或人工智能领域尝到甜头、会带领整个行业的快速运用。
五:酒店的盈利模式会多样化
1、盈利模式的单一、就证明酒店的体验或服务单一、很难满足用户的深度体验。
2、不同的目标用户需求、需要不同的产品进行支撑,差异化的模式反而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3、目前酒店单一的盈利模式、很难满足日渐高涨的成本。最终会使酒店的盈利成为“鸡肋”。
六:低端快捷酒店和高星级酒店会“出局”一批
1、高星级酒店在整个国家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国家反腐日益高压的大背景下,会挤出大量的“伪”消费者。从近三年的高星级酒店的数据来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由于精品酒店的大众化、价格与低端快捷酒店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体验好得多,从而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中端精品酒店。
3、由于消费主体的变化、他们对酒店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端快捷酒店很难满足他们得需求。
4、目前精品酒店的投资也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一般就在2000元每平米左右的投资。反而盈利能力比低端快捷酒店更强、投资更加安全。
七:品牌互动与跨界整合现象会更加明显
同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在很多的资源上、信息上可以共享,反而增加了酒店的竞争力。
,三亚的养老酒店是如何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
通过购买次数。三亚的养老酒店是通过购买次数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三亚市,是海南省地级市,简称崖,古称崖州,别称鹿城,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位于海南岛南端,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
顾客需要什么样的酒店
顾客需要什么样的酒店:
1、客人需要的是优质的服务
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这就意味着酒店的客户群再也不仅仅是处于金字塔塔尖的那部分人;从另一方面说,富裕的人越来越多,钱的概念正在被快速弱化于人的消费理念中。这些客观条件决定着客人需求的改变。从主观条件上看,70后、80后逐渐会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这样的客户群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关心自身修养,关注流行时尚。他们对于酒店服务的理解与60后、50后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客人更看重的是服务。标准化、个性化服务成为客人选择酒店的重要参考因素。任何一家酒店都必须重视SOP,而且更要重视执行力。将好的服务列为客人的优先选择要素,最大化的满足客人的需求。
2、客人需要的是性价比
打造性价比高的酒店产品,是酒店要去研究和攻克的课题。让客人有实惠的感觉。当然,这些需要考虑和参考酒店周边及所在城市的整体条件,在这些基础上做出调整和判断。
3、客人需要的是消费感觉和消费环境
消费感觉和消费氛围很重要,这是酒店给客人的感官要求,也是诱发客人消费的主要因素。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这家商场空无一人,我们也会主观臆断这里的商品不好;如果一家餐厅冷冷清清,没有人气,我们可能也不会踏入;如果一家酒店装潢的过于富丽堂皇,而没有重视其自身的市场定位,消费者可能会觉得这里的消费水平很高,许多时候连问的勇气都没有……所以,打造一个好的消费感觉和消费环境会直接影响客人的选择。这就如同人一样,要有亲和力,这样才有好人缘。酒店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亲和力”才行。
4、客人需要的是被尊重的感觉
客人到酒店消费,需要的是被尊重的感觉。曾经有这样一家酒店: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所有的制度执行的非常好,尤其是其引以为豪的部门考核制度。刚开始,这家酒店对所有入住的客人送免费欢迎水果,房间价格也比较实惠,一时间生意很是红火。在每月例行的财务经营分析会上,财务部提出客房的成本有些高,要求客房部进行成本适当压缩。由于关系到部门考核,送免费水果计划被取消。由于涉及到部门考核,退房时的一条小方巾也要把客人“扣押”在总台十分钟或要求客人直接赔付。当时没有过多的人留意到这些,两个月后,客房入住率下跌了十几个点。水果、小方巾这些看似会被人轻视的“小东西”却成了出租率下滑的重要因素,引发了“蝴蝶效应”(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其主要的根源在于,客人感觉自己的重视度越来越低了,自己的被尊重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