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消费者对酒店需求的转变-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 有哪些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 有哪些
- 2、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有哪些
- 3、酒店行业在过去十年的经济经历了哪些变革?
- 4、2024年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 5、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 6、中国的酒店行业如今发展的怎么样?呈现怎样的趋势?
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 有哪些
一、经过了这次疫情,健康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加注重卫生和健康。餐厅的卫生状况与每日消毒也为消费者关注,随着绿色食品、素食、疗食、滋补等概念愈发得到消费者的赞同,“衣要布,食要素”成为了很多人的消费方式,健康消费日渐风行,餐饮行业适应消费者需求,更加注重餐饮产品的营养。
二、除了健康观念外,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更多的消费群体减少了人稠密集的消费场所,社区消费将会成为下一个受消费者喜爱的消费区。
三、服务模式。餐厅封闭的边界也被打破,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不用再排队等候服务,可以提前网络点餐,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有哪些
这几年,餐饮行业不断地面临改革和创新,随着互联网餐饮模式的兴起,不断地冲击着传统餐饮模式,另一方面,加速了餐饮行业整体结构呈现整合趋势,为市场碰撞出一个又一个机遇和挑战。
市场上很多传统餐因循守旧,不愿意顺应时代发展而做出改变,因此慢慢走向了衰落,进而倒闭关门。
而那些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餐厅,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且打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句话总结:迎趋势者生,逆者亡。餐饮行业只有不断紧跟时代发展,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应,才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
1.年轻人更加注重性价比
轻食餐厅的核心目的是要提高客单价,增加盈利收入。
2. 消费者饮食更偏向健康养生
90后、00后逐渐成为当代消费主力军,再加上人们健康饮食理念的提升,人们不仅追求餐品的口味,更加看重菜品的健康与营养价值。
3. 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成为趋势
随着时代的转变,餐饮消费结构逐渐年轻化,90后、00后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私人化、定制化服务也成为另一种增长趋势。
健康轻食将成为行业的新风口,成为未来生活新趋势。
酒店行业在过去十年的经济经历了哪些变革?
过去十年,中国市场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人们的生活经历了从简单的温饱,到现在的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酒店行业也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不断地寻求改革与创新,力求更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更贴合宾客们的需求。
十年前的酒店
一、十年前,酒店行业发展初期,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折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竞争少!
二、改革浪潮之后经济发展快速,市场需求大。
三、中国当时行业成本低,盈利大,融资易。
四、人民还未从温饱的问题中完全脱离,享受观念并不普遍。
十年后,中国酒店在社会地位的变化
过去酒店只为基本住宿需求,高端酒店较少,少数的高端酒店多为涉外酒店,价格昂贵。
现在更注重消费品质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内在个性,中高端酒店明显受市场追捧,未来对体验,社交要求会进一步提升。
酒店智能化是酒店行业改革的最大的创新。
人工智能是最大的创新,例如,洛必德科技生产的酒店服务机器人小洛,能够替代劳动力,减少酒店的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在服务上,智能化自主化服务更加方便,带给宾客更安心便捷的体验。
2024年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酒店行业发展趋势是:电竞酒店专业化、精细化趋势得到强化、空间改造“微创新”备受推崇、文旅融合逐渐成为“住宿+X”业态创新的主流、小众需求催生住宿新业态。
一、是电竞酒店专业化、精细化趋势得到强化。专业电竞酒店占比达到了大约36%的新高,同时在精细化运营方面不断迭代升级。
二、是空间改造“微创新”备受推崇。即在不改变住宿空间的本来结构和主业方向的前提下,仅仅在部分房间内增加额外的元素即可获得一个全新的房型,例如影音房等。
三、是文旅融合逐渐成为“住宿+X”业态创新的主流,涌现出了“住宿+读书”、“住宿+博物馆”、“住宿+艺术”等瞄准文化细分领域的创新业态,带动了住宿及文旅的新消费。
四、是小众需求催生住宿新业态,例如可携带宠物酒店、养生民宿、康养旅居酒店、露营及帐篷酒店等等,2024年在本地休闲消费的带动下各类小众住宿消费如火如荼,屡屡登上各地的“网红”消费榜,一些原本的小众业态在KOC的带动下成为细分领域的大市场。
影响: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以及防控政策全面优化调整,2024年国内旅游出行行业将保持稳定复苏态势,从而将为住宿业的复苏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向好,预计2024年度国内商务旅行将进入复苏区间,而国际商务旅行、会议会展需求的加快复苏也将为国内住宿业复苏带来新的助力。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
1、连锁酒店市场下沉与存量发展内卷化
过去两年,国内的连锁酒店增长了两万家,多数集中在头部集团。3-5年后,预计国内连锁酒店将达到10万家的规模,占整个酒店行业45%左右,连锁化率进一步提高。
随着一二线城市连锁化发展到红海阶段,下沉市场是目前和接下来几年品牌争夺的关键。国内有30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城,还有很多的建制镇,这些下沉市场中连锁化率依旧非常低,是未来酒店市场发展撬动的关键。
2、民宿衰退与度假酒店崛起
在疫情发生后的背景下,原来传统目的地民宿度假区正在遭受毁灭性打击。依靠跨省游和长途游及旅行社支撑的如大理丽江这类传统目的地旅游区的民宿影响巨大。
民宿业为了自救不断朝着集群化、品牌化、精品化、度假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度假产业化是受度假酒店的指引,是民宿综合体的发展,单纯的民宿概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主流消费者的需要。
3、“一价全包”模式兴起
一价全包式度假市场表现活跃,消费者对这一出行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目前,万豪国际集团旗下共有28家酒店推出了一价全包计划,覆盖8,000多间客房,遍布加勒比地区、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
一价全包不仅受到90后、00后的喜爱,对于80后亲子家庭来说,一价全包更是省心之选,不仅安全系数高,很多度假村还提供专业的托管服务,让苦于照看孩子的父母得到一段时间的“解脱”。
4、文化、红色旅游的酒店发展机遇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变局下,文旅产业依旧是未来的机会。文旅作为一个赛道,将是新建酒店市场的最后机会,也是度假酒店发展的重要方向。文旅市场发展的规范化将会带动度假酒店板块的稳健发展,核心在于顶层设计和运营实施。
在近些年,红色旅游逐步开始受到热捧,是因为有一定比例的刚需市场。一些红色主题的文旅项目及旅游形式正在发展中,一些知名红色旅游城市的市场正在不断提升,如延安等地。未来,在旅游及酒店发展板块,也可以关注一些红色旅游相关方向的,或许也是未来一个新的赛道。
5、经济型酒店投资回暖
疫情让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但不意味着产品线走低端路线。经济型酒店走向回暖是因为市场需要更好性价比的产品,而且中档酒店失去了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广大的下沉县级市场需要连锁化的需求旺盛,经济型酒店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新时代的经济型酒店追求小而美,不需要规模体量巨大,需要的是精美,小而五脏俱全,美而造价低廉,在几种维度结合下,新的经济型酒店模式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咖啡店,轻松而舒心。
6、精细化运营,数字化变革来临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日益成为酒店赢得红海竞争的坚实武器。近两年,中国酒店业进入加速数字化发展时期,打造属于酒店自有品牌的私域流量池,加速直销模式,是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酒店行业如今发展的怎么样?呈现怎样的趋势?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内结构性差异化特征。由于国家对三公消费和八项中央规定的限制,以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豪华酒店消费需求迅速萎缩。同时,由于经营成本高、房地产投资高峰期等因素,豪华酒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率逐年下降。
在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高峰后,以如家、汉庭等连锁酒店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由于严重同质化和供应过剩,已进入洗牌阶段。中高端酒店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快速扩张,再加上经济型酒店和豪华酒店消费转移的影响。近年来,中高端酒店迎来了行业分红时代,并保持了多年的快速发展态势。
未来中国酒店业的结构布局将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呈现中高端酒店为主体的特点。从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结构来看,中端酒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中高端酒店将迎来中长期快速发展阶段。如果你不了解互联网,不要投资或经营酒店,即使你已经是高级酒店的专业经理,因为你不了解生产关系。如果你不了解生产关系,你就不属于酒店商业圈,那么你离失败不远了。
未来,酒店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进入酒店,如刷脸支付、代码扫描入住、AI前台、智能客房系统等。这对酒店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把握好了,就能抓住机遇,收获很多。相反,我们可能会被市场淘汰。随着企业组织的日益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和多样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将在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技术和对管理者的要求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