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消费节点-酒店住宿一晚和一天有区别吗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酒店住宿一晚和一天有区别吗
- 2、为什么酒店运营的主推美团酒店
- 3、餐饮酒店成本管控的16个关键环节
- 4、亚朵:十二个服务触点
- 5、酒店一般几点入住几点退房算一天?
- 6、「原创」服务好的酒店:矿泉水的N种玩法,客人的评价亮了
酒店住宿一晚和一天有区别吗
酒店住宿一晚和一天有没有区别,这取决于您入住的时间节点和离开酒店的时间节点。一般来说,如果你早上开一个房间,它将被计算为第二天中午前一天。如果你在晚上开一个房间,它将被计算为第二天12点之前的一天。一般来说,酒店是以第一天早上6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的节点为基础的。
酒店入住与离店时间:按国际惯例,一般酒店的入住一天时间最早为早上6:00,离店时间为第二天下午15:00,如续住或推迟离店,均须酌情加收一定的费用。一般情况下,酒店会将预订好的房间保留至入住当日的22:00,过时将不予保留。
所以,只要您在房源时间后办理入住手续,并且出发时间不超过第二天中午12点,一天和一晚没有区别。
扩展资料:
酒店业的历史发展
1、发展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酒店行业的发展。首先是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易及商人的商业活动,这种活动的产生是酒店开端的必备条件,后来随着商品活动使人类扩大活动的范围,从而产生居住等更多的需求,也就使酒店的基本功能日益增加,这从酒店的四个发展阶段不难发现。
2、客栈时期
产生于十八世纪前,当时名称是客栈,设备简陋,安全性差,仅能提供住、吃,服务质量差。
3、豪华酒店时期
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当时英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第一家豪华旅馆别墅在法国建成。此时酒店的接待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商人、上流社会度假者,接待目的为非盈利,常建于城市,铁路沿线。
同时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商品的进一步丰富,交通也开始发达,从而导致酒店的开设位置有所变化。
4、商业酒店时期
在20世纪初至二战期间,第一家商业酒店在美国出现,其位置在于城市中心或公路旁,此时的酒店已能提供舒适、便利、清洁的服务,安全为服务宗旨,价格合理。此时汽车酒店已开始出现。
5、现代酒店时期
始于20世纪40年代,直到现在。此时的酒店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如酒店连锁经营
用高科技(在客房装上互联网、使用新型的装饰材料等);同时宾客要求酒店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酒店的市场定位更为专业化、各类型酒店充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店
为什么酒店运营的主推美团酒店
为什么酒店运营的主推美团酒店的原因是,
1.因为美团酒店是他们的主要酒店业务。
2.树立美团酒店品牌的影响力。
餐饮酒店成本管控的16个关键环节
做餐饮酒店,第一步要学酒店消费节点的就是成本管控,不会省钱,就不会赚钱,更不会赚大钱。
当今的餐饮酒店市场竞争,是硬件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
要想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软实力,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先进成本管控方式管理企业。
第1环节:采购
采购进货是餐厅经营的起点和保证,也是菜品成本控制的第一个环节,要搞好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就必须做到:
(1) 制定采购规格标准 。对应采购的原料,从形状、色泽、等级、包装要求等诸方面都要加以严格的规定。
(2) 餐厅应只采购将需要使用的菜品原料 。采购人员必须熟悉菜单及近期餐厅的营业情况,使新鲜原料仅够当天使用。
(3) 采购人员必须熟悉菜品原料知识并掌握市场动态 。按时、保质保量购买符合餐厅需要的原料,任命采购人员时进行针对性考察。
(4) 采购时要做到货比三家 。以最合理的价格购进尽量优质的原料,同时要尽量就地采购,以减少运输等采购费用。
(5) 对采购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 。为采购人员树立一切为餐厅的思想,避免以次充好或私拿回扣。
(6) 制定采购审批程序 。需要原料的部门需填写申购单(一式三份,采购部2份,申购部门负责人1份),由厨师长审批后移交采购部,采购金额若超过最高限额,应报餐厅经理审批。
第2环节:验收
餐厅应制定原料验收的操作规程,验收一般分质、量和价格等三个方面的验收。
(1) 质 :验收人员必须检查购进的菜品原料是否符合原先规定的规格标准和要求。
(2) 量 :对所有的菜品原料查点数量或复核重量,核对交货数量是否与请购数量、发票数量一致。
(3) 价 格 :购进原料的价格是否和所报价格一致。
如以上三方面有一点不符,餐厅应拒绝接受全部或部分原料,财务部门也应拒绝付款,并及时通知原料供应单位。如验收全部合格则填写验收单及进货日报表。
第3环节:库存
库存是菜品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库存不当就会引起原料的变质或丢失等,从而造成菜品成本的增高和利润的下降。
(1) 原料的贮存保管工作定人定责 。保管人员应负责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仓库,另外为防止偷盗原料,还必须定期换锁等。
(2) 原料储存时遵循分类、分室、“先进先出”原则 。库存的菜品原料都应注明进货日期,搞好存货的周转工作。
(3) 每月月末,保管员必须对仓库的原料进行盘存并填写盘存表 。盘存时该点数的点数,该过称的过称,而不能估计盘点。
盘点时应由成本核算员和保管员共同参加。对发生的盈亏情况必须经餐厅经理严格审核,原则上,原料的盈亏金额与本月的发货金额之比不能超过1%。
第4环节:原料发放
原料的发放控制工作有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1)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从仓库领料。
(2)只准领取所需的菜品原料,并使用领料单(一式四份,厨房1份,仓库保管员1份,成本核算员1份,财务部1份)。
第5环节:粗加工
粗加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科学准确地测定各种原料的净料率,为提高原料的净料率,就必须做到:
(1)粗加工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要求进行加工,达到并保持应有的净料率。
(2)对成本较高的原料,应先由有经验的厨师进行试验,提出最佳加工方法。
(3)对粗加工过程中剔除部分(肉骨头等)应尽量回收利用,提高其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以便降低成本。
第6环节:切配
切配是决定主、配料成本的重要环节。切配时应根据原料的实际情况,整料整用,大料大用,小料小用,下脚料综合利用,以降低菜品成本。
餐厅一般都实行菜品原料耗用配量定额制度,并根据菜单上菜点的规格、质量要求严格配菜。
原料耗用定量一旦确定,就必须制定菜品原料耗用配量定额计算表,并认真执行。严禁出现用量不足或过量或以次充好等情况。
第7环节:烹饪
餐饮产品的烹饪,一方面影响菜品质量,另一方面也与成本控制密切相关。烹饪对菜品成本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调味品的用量。在烹饪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调味品的成本规格,这不仅会使菜品质量较稳定,也可以使成本精确。
(2)菜品质量及其废品率。在烹饪过程中应提倡一锅一菜,专菜专做,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掌握好烹饪时间及温度。
第8环节:销售
销售环节的控制一方面是如何有效促进销售,另一方面是确保售出产品全部有销售回收。
首先需要对菜品销售排行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仅能发现宾客的有效需求,更能促进餐饮的销售。
对 利润高,受欢迎程度高的“明星菜肴” 应大力包装和推销,如开发成“总厨推荐菜”酒店消费节点;
对 利润高,受欢迎程度低的菜品 要查找原因;要策划如何销售利润低但受欢迎程度高的菜,研究如何提高利润;
而对 利润低且受欢迎程度低的菜品 则应进行调整和置换,以提高销售效率和利润率。
第9环节: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不当也会引起菜品成本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员在 填写菜单时没有重复核实 宾客所点菜品,以致于上菜时宾客说没有点此菜。
(2)服务人员 偷吃菜品 而造成数量不足,引起宾客投诉。
(3)服务人员在 传菜或上菜时打翻菜盘、汤盆 。
(4) 传菜差错 。如传菜员将1号桌宾客所点菜品错上至2号桌,而2号桌宾客又没说明。
鉴于上述现象,餐厅必须加强对服务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树立良好服务意识,并制定工作流程等以减少服务过程中的差错。
第10环节:收款
收银台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一定要重点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控制。
(1)防止漏记或少记菜品价格和数量。
(2)在账单上准确填写每个菜品的价格。
(3)结账时核算正确。
(4)防止漏账或逃账。
(5)严防收款员或其它工作人员的贪污、舞弊行为。
第11环节:审核
每天营业结束后,餐厅账台应根据账单和点菜单等编制“餐厅营业日报表”。
营业日报表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连同宾客签付的账单一起交总服务台,一份连同全部账单、点菜单、宴会预订单等及当天营业收入的现金一起递交财务部门审核。
财务部门应根据“餐厅营业日报表”及有关原始凭证,认真审计以确保餐厅的利益。
第12环节:抓菜品创新降成本
成本降低有限度,当到达临界点后成本很难再降低。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只有从创新技术、工艺,增加或改进设备等来降低成本。
技术创新上,降低原料用量或寻找新的、价格便宜的菜品原料替代原有老的、价格较高的原料。
工艺创新上,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原料的损耗量、提高成品率或一级品率。
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创新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与固定成本含量。
营销方式创新上,增加销量,降低单位产品营销成本。
只有不断创新,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创新,才是餐企不断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和关键所在。
第13环节:抓关键点降成本
形成成本的各个环节、各个点在成本中的作用可能不同,有些环节点起关键作用,有些环节点作用较小,企业成本控制应从关键点着手。
比如在餐饮行业,寻找新的菜品原料难度比较大,一般原料价格相对公开透明,这时,创新烹饪技法、变换原料组合则成为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关键点。
第14环节:抓可控费用降成本
餐饮企业的菜品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不可控制成本一般是指企业的决策而形成的成本,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和部分企业管理费用。
在一般条件下,不可控成本较少发生变化,能够把握的是可控成本部分。
可控成本可以人为调控的有原料用量、餐具消耗量、原料进价、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资金占用费等。
第15环节:抓制度降成本
成本控制需要所有人员的参与。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建立与之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靠制度,用激励与约束的方式来调动员工控制成本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将节约成本与控制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利用奖惩的办法才能将企业被动成本控制转换为全员的主动成本控制。
第16环节:抓隐性成本降成本
靠降低菜品质量、弱化服务质量得到的成本管控容易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要做到更后的成本管控是需要对隐性成本进行管控。
隐形成本指员工沟通中产生的费用、人才流动产生的费用以及员工低效率产生的费用等。隐性成本管控既保证出品服务,又降低成本。
亚朵:十二个服务触点
二月份混沌学园请亚朵创始人王海军讲的《亚朵:如何错位竞争打造差异化优势?》,作为宾馆从业者,也是出差多次入住全季、亚朵这些中端酒店的客户,值得听两遍,以便借鉴一些做法。
课程内容的核心是:
一、差异化:在四五星级酒店和旅馆、连锁快捷酒店之间,适合中产阶层客户的产品(时代背景:08奥运会、08金融危机后快速复苏、中产、消费升级)
二、根据峰值体验,摸索的服务触点蓝图。
找了亚朵相关的内容,这里主要做12触点的笔记。
从客人第一次入住亚朵,到他再次入住亚朵的整个过程,总结了十二次端口,也就是亚朵服务的十二个节点。
1,预定;
2,走进大堂的第一面;为了增强这个触点的体验,要求:百分百奉茶,到了亚朵,先给你一杯茶;三分钟办理入住;有时候再做一个“免费升舱”,给用户惊喜。
3,到房间的第一眼;出差的人核心需求就是睡个好觉,床的体验好,对出差的人很关键。亚朵宁愿在床、床垫、枕头上花更多的钱,选更好的品质。
4,跟你联系,向酒店提供服务咨询的第一刻;
5,吃早餐的那一刻;
6,你在酒店等人或者等车,需要有个地方呆一下的那一刻;
7,你中午或者晚上想吃夜宵的那一刻;
8,你离店的那一刻;你在亚朵的终值体服务人员会给你一瓶矿泉水,如果是冬天就会给一瓶温热的矿泉水。
9,离店之后,你点评的那一刻;
10,第二次想起亚朵的那一刻;
11,你要跟朋友推广和介绍那一刻;
12,还有你第二次再预订的那一刻。
亚朵的这十二个节点都不一样,资源配置与角色工作,都是基于这十二个节点。
对于硬件上,顺应中产消费和年轻化,10年前亚朵就选择轻奢风(多说一句:现在中端酒店做的越来越像),亚朵并没有在大堂大理石等地方上多花钱,因为花再多钱也不如五星级酒店。亚朵更愿意做一个有温度可体验的小空间,它会在大堂设一个图书馆,可以在那里看书、喝咖啡,也可以把书拿回房间看。
这就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酒店一般几点入住几点退房算一天?
酒店房费酒店消费节点的计算一般以中午作为节点。中午12点前退房酒店消费节点,不算一天房钱,超过12点就要收房费酒店消费节点了。新入住酒店和这个也类似,一般都是下午办理入住手续的。这个是大部分酒店的标准。一些酒店也有自己的标准,定为14:00的也有,大概都是中午时间段计算。
入住酒店注意事项
注意人身安全晚上睡觉关好门,最好门从里面反锁。另外,晚上不要开着窗口睡觉。一来堵住外界夜间冷风进来,二来防止不法分子夜间从窗户进房间。要注意酒店房间的水电安全,睡觉前应检查并关好水电开关。注意房间地滑摔伤,尤其是洗澡时,更要注意脚下,以免滑倒摔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尽量自备毛巾,因为毛巾直接接触身体,若不小心被细菌感染,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双重伤害而且浪费金钱。另外若没有自带毛巾,可以把酒店的毛巾用开水烫一下。也可以提前准备好,一次性压缩毛巾,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不会占空间。
脚癣有很强的传染性,若穿公共拖鞋,被感染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尽量不要穿酒店的公共拖鞋。也有的酒店提供一次性拖鞋,但防滑性差,只要沾水就变湿,不要穿着此拖鞋进入卫生间,不然会滑倒受伤。
「原创」服务好的酒店:矿泉水的N种玩法,客人的评价亮了
相信大多数人都住过酒店,也喝过酒店的矿泉水,而别看这小小的一瓶矿泉水,在酒店服务玩家的眼里,却是蕴含了服务的精髓,他们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一切围绕客户消费体验的精神在行动中得到体现,也获得了客人的好评不断。小小矿泉水,大有玩法和学问,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房间为什么要配矿泉水
1、解渴。这是解决客人的基本需求。
客人在抵达酒店之前,路上辛苦了,到了酒店房间后,来不及烧水就直接到迷你吧拿酒店备好的矿泉水喝。而大多数客人不会选择用烧水壶直接接自来水(或自饮水)来烧,除非人比较多。
客人在房间期间,不管是看电视、写文案、办公室、休闲、睡觉等,也需要喝水。
客人准备离店时,也会随手带走房间矿泉水,以备路上使用。
2、其他需求。比如宝妈给宝宝冲泡牛奶、冲洗奶具等,需要使用矿泉水。
总而言之,酒店房间配备矿泉水主要是为满足客人在房间内的需求。
二、矿泉水通常的配备方法和位置
1、数量:酒店一般配备标准为2瓶免费矿泉水,后来部分酒店改为2瓶免费矿泉水,2瓶收费矿泉水。如果需要补充,可以电话通知服务员送过来,一般不收费,也有酒店规定收费。
2、位置:通常配备在进门通道的迷你吧上,客人进入房间后即可看到,也方便随手拿起来喝。有的房间迷你吧放在电视柜或床头柜位置,对应的矿泉水也进行调整位置。也有酒店将矿泉水单独放到窗口茶几上。
三、矿泉水的品质、价格等选择
1、品质:大多酒店都会配备目前市场上已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矿泉水,让客人放心饮用,也有酒店会选择在本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来进行定制供货,只要供应商或厂家具备相关检测合格的证书、营业执照等手续,都是可以的。
但是部分酒店对于矿泉水品质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中高端客户提供较高端的品牌矿泉水,甚至不少国外品牌矿泉水,也迎合了部分客人追求品质、养生、健康生活的消费理念。比如有的酒店免费矿泉水为一般品牌,收费矿泉水则选用较好品牌、价位较高的矿泉水,反而客人选择后者居多。
2、价格:矿泉水的进价,通常按照和供应商商定的进货价格确定,一般在0.5-1.2元之间(根据大瓶或小瓶、是否需要定制会有所区别),而品质好的矿泉水,则价格可能翻番。
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玩法
1)、增加配备数量法。传统酒店房间配备2瓶矿泉水,增加到9瓶,摆放成三角形。客人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再也不需要打电话呼叫送水了。宝妈也不用担心水不够,酒店服务员也不用忙于去送水,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服务。收获客人不少嘉许!
2)、增加位置法。将房间摆放矿泉水,增加到在电梯间、走廊上、大堂、前台等位置摆放矿泉水,供进入店内的所有客人饮用。收获客人不少赞叹!
3)、增加温度管理法。夏天给矿泉水降温,前台在客人办理入住时询问客人需要常温还是冰矿泉水。冬天客人离店时,送给客人一瓶“带有温度的水”,在矿泉水上贴有酒店温馨提示。收获客人不少感动!
4)、服务前置法。部分提供接送机、接送站服务的酒店,在接到客人时,司机或服务人员给客人递上一瓶矿泉水,一句暖心问候,收获客人不少满意!
5)、替代产品服务法。部分抵店客人进入房间后,酒店服务管家敲门送“欢迎茶”,1片大黄菊,5粒枸杞,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热茶,收获客人不少舒心!
当然有的酒店在前台展开此项服务,客人办理入住手续时,即给客人“奉茶”,免去房间打扰客人休息。
将茶水调整为免费的咖啡、房间配备茶具供客人自助服务、提供免费酸奶等也是为很多酒店所效仿。
6)、公区服务法。在酒店大堂客人休息区,不管客人是退房离店等候客人,还是外来等候客人,在酒店大堂休息区时,大堂服务人员主动给客人倒上一杯红茶或柠檬水等饮品,收获客人不少认可!
7)、健康管理法。很多客人在酒店停车后,车上可能会遗留有未喝完的矿泉水,如果车辆停放在户外高温季节,车内矿泉水因已开封细菌容易繁殖,将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身体健康。酒店可针对服务,留言提醒客人可到前台免费领取矿泉水,注意保护了健康。收获客人不少惊喜!
五、酒店未来的“水路”商机走向何方?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食物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对水的品质需求也是人们品质追求的重要象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饮品的研发和推出,客人将面临更多的选择,而酒店作为服务者,如何基于消费场景,去满足客人的各种需求,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手段,去获得客人的认可,赢得服务口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坚持品质,不可“水(随)心所欲”。
1)、坚持正规渠道进货,确保水的品质。
2)、前台等区域提供的茶水,最好使用净水器或桶装矿泉水烧开。
3)、注意储备,防止水质过期,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卫生和污染。
4)、在查房时,对于剩余的矿泉水要做好检查,防止有开封了但未动的水检查不到位继续配备到房间,等等。
2、根据目标人群,进行个性化配备。比如中高端客户居多,可配备品质较高的矿泉水。对亲子房、儿童消费频次较多的场所,配备儿童专饮。对部分VVIP客户或特殊客户,可配备小分子水、蒸馏水、巴马矿泉水等。
3、从品牌运营角度,做好“水文化”。未来的企业,一定是需要将产品或理念,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比如拿瓶喝好,还是倒入杯子喝比较好?等),给到目标人群,从而提升品牌的忠诚度,增加产品的复购率。酒店或产品合作商,可策划和设计”水产品”,让更多客人知道如何选择好水、如何正确饮用水、如何进行自我“水疗”(原理同睡眠理疗)等。
4、跨界搭建酒店新零售平台,为酒店植入爆品基因,享受第一波“水产红利”。酒店可自行或和产品供应商合作,根据客人消费场景和服务节点,设计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提升酒店营收。
——————————————————
如果你认为还有别的玩法,欢迎在以下评论区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