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钱是谁-我国两弹一星的“三钱”是指哪三位科学家。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340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两弹一星的“三钱”是指哪三位科学家。

钱学森、钱骥、钱三强

一、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二、钱骥

钱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

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三、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扩展资料

三钱说法

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初步方案完成后,归纳成图表,在分别向科学院领导和国防科委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后,由钱骥等直接向周总理汇报。当周总理知道是钱骥给他汇报时,风趣地说,我们的卫星总设计师也是姓钱啊?

我们搞尖端的,原子弹、导弹、卫星,都离不开“钱”啊。后来钱骥说,周总理的平易近人,一下打消了他紧张情绪,会议室里顿时活跃起来。

1999年表彰的“两弹一星”元勋共23人,其中三位姓氏为“钱”的有钱三强、钱学森、钱骥。钱三强负责原子弹、氢弹;钱学森负责火箭、导弹;钱骥负责卫星。

空间技术与空间物理专家钱骥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人造卫星发展规划、科学试验卫星、应用卫星的研究贡献了毕生精力。

两弹一星“三钱”的提法包括钱学森、钱三强和钱骥,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期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学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三强

我国有名的三钱指谁?称号分别是什么

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三钱都出身于知识之家:钱学森生于一九—一年;钱伟长生于一九一二年;他的四叔叫钱穆、钱三强生于~儿一三年;他的父亲叫钱玄同。三钱都是清华大学校友:钱三强一九三二年进入清华物理系,一九三五年留学法国。钱伟长一九三一年进入清华物理系,一九三五年成为该系研究生,后赴加拿大、美国留学。钱学森一九三四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研究生留学美国。三钱都怀着爱国热忱,学成归国;钱伟长一九四六年回国,任清华机械系教授。钱三强一九四八年回国,任清华物理系教授。钱学森一九五五年回国,投身于祖国国防事业。

三钱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是中国科学院的台柱子:钱学森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伟K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一九五七年戴上右冠后被撤职):钱三强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三钱都在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参与了制定我国自然科学十二年规划的工作。周总理在见到他们三人时,称他们为“三钱”。

一提到“三钱”,你会想到谁?

一提到"三钱"——这个最初由毛泽东同志喊出的"别号",人们便会肃然起敬地想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为给祖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他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实力决定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他们在给我们国家带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一个时代的自豪感。 钱学森是用美军战俘换回来的。美国人一时疏忽放走了他们曾经控制下的、这位当年美国海军次长认为"至少等于5个师兵力"、后来享誉世界的航空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应用软科学家和系统工程学家。钱学森的脑袋的确与众不同,仿佛里面藏着一座智慧的金山,又似乎装有一堆留给明天的秘密。 1935年8月,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回国前,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49年中秋节,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钱学森夫妇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边赏月,一边倾诉衷肠。在这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美好时光,钱学森萌发早日回国报效祖国的念头。就在钱学森积极筹备回国事宜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国内掀起一股疯狂的反共逆流。钱学森涉嫌学院马列主义书记威因鲍姆的案件,美国政府决定取消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同时指控他是美国共产党员,非法入境。钱学森一边据理驳斥美国联邦的指控,一边正式申请回国。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移民局突然勒令他不准离开美国,海关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1950年9月6日,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非法拘留,引起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愤慨。钱学森的导师、人称"超音速飞行之父"的冯.卡门教授多方奔波,终于把他保释出来。然而,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有放过对钱学森的迫害,千方百计设置障碍阻止他回国。为了麻痹美国当局,钱学森另行选择"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令人可笑的是,当时美国当局对工程控制论跟军事的关系还蒙在鼓里,毫无察觉。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盯梢,在寄给比利时亲戚的信中夹带一张香烟纸,香烟纸上写的是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迫切请示通过外交途径帮助他早日回国。于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国大使王炳南拿着钱学森的亲笔信,指名道姓地要求美国允许钱学森回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中美参议以尽快交换战俘为前提达成协议。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回国,祖国也在焦急地等待着这位游子的回归。 风华正茂的钱学森回到祖国,正赶上空军建设战略方向的研究。面对帝国主义飞机肆意侵扰我国领空的现实,不少人认为要建设强大的空军,首先必须研制飞机。钱学森却提出搞导弹。此语一出,四座皆惊:导弹深奥莫测,连美苏也都刚刚起步,我们"一穷二白"怎么搞?钱学森分析说:"飞机要重复使用,对发动机材料等要求很高,我国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而导弹是一次性的,材料难度小,主要靠脑袋,中国人聪明,完全能解决制导和自动控制上的难题。当年亲耳聆听钱学林讲话的何祚庥院士往事时激动不已:"钱学森真是颇具创新胆识的大科学家,一席话令人茅塞顿开!" 果然,在钱学森主持研究下,中国导弹后来居上,大出风头。如今,国产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捍卫着祖国的安全,国产运载火箭飞向太空,我们为当年钱学森那极具创新价值的思维而深感幸运和自豪。 当年与钱学森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航空航天研究的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乡下。少年钱伟长长得瘦弱,衣衫褴褛。他断断续续地念到初中毕业。考上苏州中学后,钱伟长发现自己的学习基础跟班上的同学相差一大截。尤其是数学、物理那些公理、定律、推导,演绎简直像一团麻。钱伟长决心拼一拼。他刻苦钻研每一道题目,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夜深人静,他还在向老师请教。经过3年苦读,钱伟长终于取得优良成绩,但文科比理科强。钱伟长有一股倔强劲,哪壶不开提哪壶。在同时考取的5所大学中,他偏偏选中理工科清华大学物理专业。踏进清华园,钱伟长的学习潜能一下发挥出来了。每天清晨北斗星还隐隐悬在天际,钱伟长已端坐教室里看书,晚上必待灯火俱灭方回宿舍。四年之中,钱伟长完成了需8年才能完成的学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考取了吴有训教授门下的研究生。 1940年钱伟长同另外两位中国留学生搭乘俄国"皇后号"轮船横跨太平洋,抵达加拿大,进入世界一流的多伦多大学深造。指导老师很快就喜欢上这个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中国留学生。他在钱伟长硕士学位评语中选择了难得使用的字眼,盛赞他是"了不起的好学生,校园中多年未见的优秀人才!"1942年,钱伟长获自然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连载的形式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一、二卷上刊登。他提出的一组非线性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1944年,世界软科学研究权威冯.卡门教授邀请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喷气推进研究所跟他合作,共同研究薄壁构件扭转问题。钱伟长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变扭角的扭转》一文,被冯.卡门教授称之为"经典论文"。在出国留学的7年中,钱伟长以卓越的研究才能一次又一次成功。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他同林家翘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将英国伦敦从灭顶之灾中拯救出来。时值二战,盟军的参战使德国法西斯作困兽斗,伦敦正遭到德国火箭的威胁,丘吉尔向美国求援。钱伟长、林家翘等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运行火箭受到干扰缩短旅程的对策,有效地阻遏了德国的飞弹。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不胜感慨,由衷地称赞:"美国青年真厉害 !"他哪里知道,使他避免厄运的实际上是黑头发的中国青年。于是,"钱伟长智救伦敦"的传奇故事不胫而走,成为二十世纪科坛上的一段佳话。 1946年5月 ,钱伟长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国,从洛杉矶乘船回到上海,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有人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钱伟长明确填"NO",予以拒绝。 1983年,在小平同志亲自批示下,钱伟长调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1994年5月,原上海大学、上海工大和上海科技大学、和原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被任命为上海大学校长,是中国第一位终身校长。 在"三钱"中,钱三强的大学生活充满革命斗争的气息。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曾任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对钱三强影响颇大。 1935年侵略军入关威胁北平。日本帝国主义大肆收买汉奸,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使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生死关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2月16日,党再次领导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钱三强也加入了游行的行列中,他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反动军警沿路设卡,阻挡施行队伍。钱三强与几位身材魁梧的同学手抬木头撞开一处紧闭的城门,城楼上的军警用石块投向学生,企图驱散施行队伍。流行队伍继续前进,军警们挥舞警棍、大刀,水龙头喷射的刺骨的水浸湿了单薄的棉衣,鲜血染红了冰冻的大地。钱三强搀扶着受伤的同学向后疏散。此后,钱三强一直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显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1936年,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师从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10年后,钱三强学成回国,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第一个核装置――原子能反应堆。一次偶然的事故使钱三强大动肝火:"我们不仅要学科学,还要学管理。"此后,这位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巨子把他的后半生献给了中国核科学组织工作。钱三强知人善任,是他大胆起用年仅26岁的邓稼先出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总设计师。诚如邓稼先的老同学、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所言:"钱三强独具慧眼的睿智和超凡的组织才能,促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伟哉,科坛三钱!他们的爱国情绪、拼搏精神、智慧之光,永远昭示、激励国人。

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他们是什么关系(科学家三钱指的是谁?)

1、三钱科学家都是谁。

2、我国科学家三钱分别是谁。

3、科学界的三钱指的是谁。

4、科学家三钱是哪三钱。

5、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除了钱学森另外两位是谁。

6、三钱是指哪三位科学家。

1.三钱指的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被并称为“三钱”。

2.这三位都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这三位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不是亲戚。

三钱是谁?

“三钱”三钱是谁,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三钱是谁,最初是由毛泽东主席喊出的“别号”。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

钱学森

钱伟长(1912.10.9-2010.7.30),享誉海内外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钱伟长

钱三强 (1913—1992),原名钱秉穹,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三钱是谁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钱三强

扩展资料:

“三钱”说法的出处

第一种说法:

钱伟长之所以被誉为“三钱”之一,其原因是由于1956年制定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时,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力排众议,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规划,故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杰出的“三钱”,而且同时还被任命为了清华大学副校长。故“三钱”一说并不是源于“星弹”,而是源于“规划”。尽管许多媒体所表述的“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的说法不妥,但钱伟长因作为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规划的建议人而可能会被列入“三钱”之列却是于典有据的。

科技三钱”的提法最早见于1956年,也是《12年科学技术规划》编制过程中,由总负责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从此广为人知,包括参与规划制定的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第二种说法:

1999年表彰的“两弹一星”元勋共23人,其中三位姓氏为钱的有钱三强、钱学森、钱骥。钱三强负责原子弹、氢弹;钱学森负责火箭、导弹;钱骥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三钱”的提法包括钱学森,钱三强和卫星专家钱骥,只不过这个提法很晚,查到的明确甚至是在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期间,最早也不可能早于两项事业开始的1958年。钱骥1983年就去世了。钱伟长如果1957年没被划成右派倒也有可能参与“两弹一星”,早在建国初期,发展”两弹一星“,计算机等重要议题就是钱伟长等三人提出的。1957年成了右派以后钱伟长就不得参与该领域的研制,这是个人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参考资料:三钱-百度百科

三钱是谁啊????

“三钱”是指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三位科学家。

三位科学家三钱是谁的简介和贡献:

钱三强(1913~1992)三钱是谁,浙江湖州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三钱是谁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完成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钱学森(1911~2009),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标签: 三钱是谁

相关文章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