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泥鳅养殖技术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42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如下:

1、池塘消毒

在放养泥鳅苗前泥鳅养殖,要彻底清理池塘泥鳅养殖,对池塘进行消毒泥鳅养殖,可以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池塘,然后用增氧颗粒以及复合盐有效改善水质,清塘完毕后,要重新加水,可以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另外在可以在放养前10天往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泥鳅养殖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2、泥鳅苗投放

泥鳅苗要选择游得快,表皮无损伤,健康无病害,体长3-4cm泥鳅养殖的泥鳅苗,一般运输来的泥鳅苗要先进行消毒,可以用食盐水淋一遍泥鳅苗,再放入池塘,放养苗种的适宜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3、饲料投喂

泥鳅的食性是很杂的,处于苗期的泥鳅,口器较少,不能直接使用人工饵料,可在养殖池塘中施足肥料,以浮游藻类为食,否则产量极低,存活率极低。人工饵料,如鱼粉、鱼肉、动物内脏等,可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慢慢添加,使其快速生长。

4、水质管理

泥鳅生长水质较差,将导致其生长能力受损,饲料转化率变低,水体中还会滋生大量细菌,使泥鳅患病的机率大大增加,出现水体中毒死亡的现象。一般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泥鳅养殖可在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池塘周边保持干净,在池塘底部铺上土壤,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温保持在15-30℃左右。挑选购买大小均匀、健壮无病害的泥鳅苗放到水池中,保持好养殖密度。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水蚯蚓、小鱼、小虾、昆虫、豆饼、豆渣等。

泥鳅怎样养殖

养殖泥鳅,要在适宜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搭建好后要清洗消毒,养殖过程中,可以给泥鳅投喂蛋黄、鱼粉、豆饼、蚯蚓、蛆虫、河蚌和螺蛳等食物,还需要保证水质清洁,高温天气要经常换水,平时还应多观察泥鳅的生长状态。

泥鳅的养殖方法

1、建造池塘

想要养殖泥鳅,首先需要在向阳、进排水方便、含腐殖质适中的黏质土壤处建池塘,池塘的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的防逃设施,池中要投放水草,这样能供泥鳅栖息和作为食物来采食,池塘使用前需要先清洗消毒。

2、饵料要求

刚投放到池塘里的泥鳅苗,需要投喂一些小型的浮游生物、蛋黄、鱼粉和豆饼等饵料供泥鳅食用,后期养殖的时候,可以投喂一些蚯蚓、蛆虫、河蚌、螺蛳等饲料,平时还可以施撒一些腐熟鸡粪鸭粪提高水体的肥力。

3、水质要求

养殖泥鳅需要让其有干净清洁的水质,透明度在20-30最为适宜,在高温季节的时候,需要经常为其注入新水来更换老水,不然水质被污染得比较严重的话,水体的病菌会大量滋生,这样泥鳅容易产生疾病。

4、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泥鳅的时候,需要经常巡塘,观察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如果泥鳅出现缺氧现象的话,需要及时给予期增氧设备, 泥鳅如果产生疾病的话,那么需要及时治疗,以免泥鳅出现大面积的生病现象。

泥鳅的养殖方法

1.池塘建设

在养殖泥鳅的池塘周围泥鳅养殖,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泥鳅养殖,坡度60℃~70℃泥鳅养殖,深度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池塘周围要用网、塑料板或瓷板做围墙,防止蛇、老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此外,进水口和出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敌害生物、野生鱼卵、鱼苗进入池塘。

2.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泥鳅前,清理池塘很有必要。水深达到10cm后,就要用生石灰做成泥浆,然后洒水,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底肥。

3.播种。

泥鳅苗上塘时间为每年5月,种植密度为1500-2000只/m2。鱼苗投产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前的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cm时,可根据水情适当追肥。追肥可以用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天早晚各撒一次。泥鳅长到2cm时,加深水位至50cm,施肥水质,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泥鳅的养殖水质非常重要。除了一周换一两次水,还需要经常施肥,保持水的黄绿色。

标签: 泥鳅养殖

相关文章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