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市-什么是省级城市?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省级城市?
省级城市省级市,即省辖市省级市,由省级行政区管辖的市。中国共计312个省辖市,包括293个地级市、19个省直辖县级市。
在中华民国的宪法中称为“市”,隶属于省政府,地位与县同级。依地方制度法规定,人口聚居达50万人以上未满125万人,且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地位重要之地区,设省辖市,其地位等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级市。
在中国大陆地区,“省辖市”指省、自治区管辖的“市”。所有地级市均为省辖市,一些特殊的县级市也由省、自治区管辖,它们也为省辖市,例如,河南省济源市,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海南省直辖的5个县级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9个县级市。
扩展资料省级市:
比外,有些县级市也直接由省、自治区管辖,它们也为省辖市。
在中国台湾地区,市以下分设区,区以下设里,里之下设有邻。台湾地区辖有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三个省辖市。
虽然依地方制度法规定省辖市人口须达50万人以上,但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均未达此一标准,此三个城市均在地方制度法通过立法前升格为省辖市,因此也形成部分县辖市人口超过省辖市的特殊现象,尚未有依地方制度法规定升格之省辖市。
参考资料省级市:百度百科-省辖市
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是什么?
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说明如下。
我国没有省级市一说省级市,只有直辖市。直辖市和地级市的区别就在于行政架构上有所区别省级市,直辖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所以它相较于地级市来说政治权限和经济计划权限更大一些。
1,直辖市: 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2,地级市,广义为县级以上单位,省级以下单位,狭义为高于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接受省级行政单位领导,行政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大部分地级市一般管辖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和县级市。
我国的城市大大小小很多,有好几千个,但是因为历史、政治、地理和经济等因素,我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又被分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等。现在的城市都建设得很漂亮了。
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是什么?
没有省级市,只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以及地级市,县级市。直辖市和省一个级别。副省级城市高于地级市,低于省。县级市属于地级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城市。
地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级行政区划之一,因其行政建制为地区级别的“市”,故称“地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在于地级市归省管、县级市归地级市管。
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行政区,按照1982年宪法的规定,中国大陆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市与县一样同属二级行政区归省直辖。也有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属一级行政区。
需知:
1、直辖市:指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特大城市,人口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与省、自治区相平行的一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下设区和县。
2、副省级市。百万人口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行政级别上享受副省级待遇的特大型城市。副省级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和国家计委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
3、地级市:是与民族自治州相平行的特殊行政区,一般均设区和县。
4、县级市:是与县、民族自治县相平行的二级行政区。一般不设区。为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互助,中国两次推行市管县体制,第一次是从1958年开始,到1959年全国辖县的市有50多个,管辖的县达240多个。
第二次是1982年12月提出改革地区体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目前,全国共有283个地级市,369个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