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诗歌的创作方法?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诗歌的创作方法?
- 2、诗歌创作技巧
- 3、诗歌创作的要求有哪些?拜托,速度!
- 4、怎样创作现代诗歌?
- 5、什么是诗歌创作?
- 6、诗歌创作的技巧有哪些?
诗歌的创作方法?
第一: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一般是整首诗歌的灵魂,需要仔细提炼.也可以是诗歌内在的主线,类似小说的主体思想.当然,诗歌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那是对于诗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的而言,在这里,并不提倡把诗歌的题目代号化.
方法/步骤
第二:诗歌的长度总体说来,诗歌的长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长,长到几时行乃至几百行;可以短,短到只有几行,甚至几个字.但是,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在里面,要根据语言的张力而定,不可肆意缩短和延长.要根据诗歌的语言的张力来定,不能过火,也不可不足,这两者都不是好的选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三:诗歌的立意诗歌本身可以无立意,可以有立意,但是要根据语言和技巧来定是否需要立意.严格的来说,诗歌的立意同小说的立意不同,但,也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来给诗歌立意.诗歌的立意不象小说那样要求严格,诗歌的立意仅仅是一条线索而已,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能谈到写成什么理论性教材.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脑子中形成诗歌的句子的时候,立意已经产生,可能产生的仅仅是几个字或者几个词,但是,立意跟随的就是这几个字或者词产生.要是非得将立意说明白的话,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去定;但是,还要根据诗歌的题目来定,诗歌的题目本身就是诗歌要围绕的中心,所以,一个诗歌的题目可以简单的认为是诗歌的立意所在.诗歌的语言运用相当复杂,在这里仅仅讲几个重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而且要有张力,就是所谓的短小精悍. HA、掌握语言的火候.所谓语言的火候就是要掌握好诗歌的本身对于语言的要求,不能过火,不能可意把主旨拔高,不可肆意的宣泄,但是,也不可不足,不可将主旨压缩,不可萎靡的沮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B、要有内在的音乐感.音乐感,就是写出来的一首诗歌要可以朗朗上口,可以把诗歌用唱的形式唱出来,要语言优美,精炼,不能拖沓,严格的要求不能拖泥带水.一首好诗是可以直接谱曲,可以直接让歌手唱出来的.C、要有内在的张力.张力就是诗歌的弹性,象小说的语言的弹性一样,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至于诗歌的长短,要根据诗歌的立意而定,不能拖沓.如果讲诗歌比喻成河流的话,这条河流无论怎么流,始终在河岸里面流动,始终不会象两岸泛滥.散文则不然,你可以将两岸完全淹没,也可以只在河岸里流淌,这个就是诗歌和散文的相对的区别.所以,诗歌就是一条河流,一条从不泛滥的河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四:诗歌的技巧诗歌的技巧是最复杂的事情了,但是,总体上来说,诗歌和其他文体的写作基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1,意识流阶段,也就是纯意识的流动性创作,脑子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种没有章程的写法.2,运用各种技巧,提纲契领阶段,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的意图、构思和立意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写法去创作,一般搞写作的人可以从当中看出其写作的意图,和明确的主线,以及准确的立意,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类似在道路上面看着路标前行的创作阶段.3,无我的阶段,也就是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的技巧,可以不用提纲已经可以进行创作,类似技巧跟着你在走的阶段,类似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阶段性创作,已经把各种的技巧融会贯通,不需要再去找什么技巧,技巧自然不自然的就流露出来的阶段.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但是,无论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技巧这两个字.但是,诗歌的技巧比起其他的文体的创作的技巧要相对复杂一点,不过,与其他文体的技巧也有相通之处.
诗歌的技巧之一:丰富的想像力想像力在诗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你没有丰富的想像力可以成为好的小说家,哲理学家,或者政治学家,但是绝不可能成为好的诗人”.这句话很正确,但是,还有一句话说:“诗歌来自胡说”,当然,诗歌不是在胡说,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诗歌的创作的形象性,与诗歌的创作的想像力的体现.丰富的想像力是诗歌创作者所必须的不能摒弃的技巧之一,是有重要作用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关于写作,当然任何的题材,生活都是最好的宝库,生活是基础.2,对于诗歌的写作,要多去读,多去思考,多练习,多去历练自己的语言.3,诗歌写作是件比起任何题材都要苦的事情,要奈的住寂寞和孤独,要多思考和历练自己的文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诗歌创作技巧
诗歌创作技巧:
1、生动传神
诗歌感情诗歌创作的表达往往借助具体诗歌创作的形象,诗歌形象是融注了诗人情感的形象,称为意象。意即情感,象为形象。生活中的形象一旦入诗,就已经染上了诗人心中要表达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诗中的“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2、优美意境
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古代诗歌的意境特点主要有: 1、慷慨豪壮,雄奇奔放《观沧海》 2、苍凉沉郁,感慨深沉《登高》3、清新优美,闲适愉悦《咏柳》 4、凄凉冷落,失意感伤《雨霖铃》 5、闲逸淡泊,旷达超脱《过故人庄》
现代诗歌同样讲求意境的创造,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现代诗歌同样令人陶醉。例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唱童年的惊喜唱中年的寂寞想起雕竹做笼想起呼灯篱落想起月饼想起桂花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想起雁南飞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想起妈妈唤我们去加衣裳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把诗人的怀旧之情、乡恋之情、盼归之情表现得含蓄深切,读来余味无穷,颇受感染。
3、内容深刻
不要以为句子分行排列、语句押韵的文字就是诗歌。 诗歌要感情真挚饱满,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要发人深省,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思想的启迪。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澎湃激越的情感,给人以多方面震撼和感染。
写作诗歌,要想获得高分,必须要在思想感情的表达方面用心。既要激情饱满,又要思想深刻,有鲜明的观点或深刻的思想意蕴,使既富于情怀的感染,又诗歌富于哲理的启迪。例如舒婷的《也许》 也许 ——答一位作者的寂寞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也许燃尽生命烛照黑暗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也许泪水流尽土地更加肥沃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它选择
诗中情感深沉凝重,思想深刻,语言有时直白,有时富有形象感,二者相互映衬,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4、凝炼集中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骄子,高度凝炼、概括性强。要讲求以少胜多,有以一当十的概括力。这就是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尽可能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如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十四个字,就把红军战士万里转战、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出来。又如,艾青的《盼望》: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艾青一贯强调诗歌的语言应富有启示性。他的《诗论》有云:“启示的语言,以最平凡的外形,蕴蓄着深刻的真理。”他的许多歌唱平凡的真理的短诗,大都是“以最平凡的外形”抒写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知灼见,语言都富有启示性。《盼望》一诗也是如此。诗中描述海员的两种“盼望”,实际上是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因为对于海员来说,“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胜利地到达目的地。没有出发,就无所谓到达;没有战斗,也就谈不上胜利。因此,海员们的两种盼望正是表达了对战斗与胜利的渴望。推而广之,出发与到达——战斗与胜利,岂只是海员们的两种盼望?每一个革命者在人生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脑海里涌现这两种盼望么?船在海上,会不停地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不断地碰到困难。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就应该象英雄的海员那样,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这就是《盼望》一诗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诗歌创作的要求有哪些?拜托,速度!
诗歌创作,要求形象生动传神,创造优美意境,思想内容深刻,语句高度凝炼集中,概括性强,优美形象生动,韵律节奏鲜明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凝聚着作者强烈诗歌创作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诗歌创作的节奏感。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以抒情为主,或叙事,或说理,想象丰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相关信息: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怎样创作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诗歌创作,与古典诗歌相区分。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诗歌创作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写现代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定调子
所谓调子,就是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或忧郁,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热念,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调子是一首诗歌的关键,可以说是影响着诗歌的整体风貌。
2、取象
“象”在这里是指没有负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物质,可具象为物件,动作,细节等等。整个取象的过程是复杂的,它的内容很繁杂,可以是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诸方面,只要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皆可以调用。
3、寄寓
所谓寄寓,诗家又云“寄托”,就是将情思附着在象上表达的过程。 寄寓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表现为三种常见的形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缘事抒情。其中的“景”、“物”、“事”都是象,这便让情感和思想有诗歌创作了传达的通道,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内敛的美感。
扩展资料:
诗歌写作升华的技巧:
1、点染意境:这种方法化自绘画,就是在诗歌的关键之处,予以点染、开拓,发掘一种新境界。
2、点明情思:这是现代诗常用的升华法之一。它的好处,在于诗歌不至于太过晦涩难懂,早期的现代诗的写作大多如此。
3、强化主题:这也是现代诗写作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前后呼应或反复吟唱。前者显得结构完整,后者则感情热烈,还让诗歌创作我们看到了情思动态的流动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诗
什么是诗歌创作?
诗歌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直到最近诗歌创作,诗歌还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古时候,诗歌如同粮食、房屋和服装一样至关重要。人们经常在一些重大公众场合吟诵诗歌,受过教育的人把诗歌学习看作自己基本知识装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一百年前,任何一位有志于成为作家的人事实上都写过诗歌,因为写诗被认为是学习秩序和准则最好的途径。学习如何写诗就是学习如何创作艺术。
如今,诗歌的地位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变化速度之快,如同篮球明星丹尼斯·罗德曼的头发颜色。在过去的75~100年间,诗歌逐渐从一种高贵艺术衰落成了次要的文学形式,只有很少一些人还在为一个诗人头衔相互竞争——诗歌已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以及大量的读者。幸运的是,仍有大大小小的出版社还出版诗集,仍有一群热心执著而且忠实的读者还在读诗。
在这一章里,我先介绍诗歌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地讲述不同的诗歌形式,这样诗歌创作你可以自己决定哪种诗歌适合你的口味和才能。另外,我还提供了许多名诗片断作为具体的例证,你可以用来参照模仿。最后,我会要求你写出一首小诗,让你的创作活力释放出来。
什么是诗歌?我为什么要写诗。
诗歌如同性感: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又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埃德加·爱伦·坡认为,诗歌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而罗伯特·弗洛斯特则认为,诗歌是“对表达的探索和寻求完美的努力”。珀·比·雪莱道:“诗歌以其永恒的真理表现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最优秀的头脑对最美妙、最幸福时刻的记录。”
试用下列定义,看看哪些更适合你的想象力。诗歌这种文学形式:
●所用的词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以表达美感、声音和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
●所使用的语言比日常用语更热切,更富于表现力。
●能体现诗人被美,体验或情感所唤起的激动情绪。
●能提供一种清新的、出乎意料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无论是在感觉方面,情感方面,还是在思维方面都会使人愉快。
在艾米莉·狄金森看来,诗歌是
…my letter to the World
That never wrote to Me,
The simple News that Nature Told
with tender Majesty
Her Message is committed
To Hands I cannot see
For love of Her—Sweet—countrymen
Judge tenderly—of Me.
一场真正激烈的争斗:诗歌与散文
塞缪尔·泰勒·科勒律治曾断言,“散文是由以最精美的顺序组织起来的词构成的,而诗歌是由以最精美的顺序组织起来的最精美的词构成的。”诗歌与散文的主要区别是具体性。诗歌中的一个词,比起散文中的一个词,所表达的意义要深远得多。这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有着特殊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是以简洁生动的语句提炼意境,也就是说,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和暗示唤起读者的反应。
说不如做:成为一个诗人
写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当今世界!),而且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做这种耗神费力又得不到多少酬金的工作。不过,假如你能写出一行可与莎士比亚诗句媲美的十四行诗,你就可以永远称自己为作家。
但是,无论最终你写出什么样的诗来,写诗在你成长为一个作家的过程中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会在严格的形式范围内进行写作,找到有力的节奏,选择并运用合适的词语,精心创作诗歌,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你成为一个很好的作家,无论你从事哪种类型或体裁的文学创作。
诗歌创作的技巧有哪些?
必须重视诗歌的音乐感
我们相信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千百年来不曾改变,不管诗歌的形式、内容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不管创作者如何去探索、实验、求新求奇,诗歌创作的原则一以贯之——词句精炼、讲求乐感、创造意境。
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诗歌里的音乐感,也就是诗发出的声音——节奏快慢、腔调起伏、字顺音谐、韵律谐和。
诗歌创作是极古老的,在先民的生产活动中,就有诗歌的雏形了。一群壮汉要合力挪动重物,就一起发出有节奏感的“嘿哟、嘿哟”声,正是二言诗歌的初形了。祭祀时要对神讲些真心话,正是诗歌的内容了。诗歌从一开始便是别具特征的、专用场景使用的语言形式——用语言加上音调节奏,或者用语言加上乐器再加上舞蹈,以既颂、既唱又舞的方式进行着,在先民的劳动中、祭祀中、传播英雄传说中发挥着作用。
语言既是诗的载体,又是诗的内容,同是诗的表现形式,我们便当注意,诗第一是用来说的、唱的、听的,是口对口、口对耳;不是用来看的,看是文字出现以后,作为保存与记忆来发挥作用的。语言是用来说的,文字是用来看的。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诗歌时一定要注重诗歌的“悦耳”性,要经得起读与听、说与唱,而不是耐看。我们后来的诗歌创作越来越倾向于看了,看着文字,在心里默读,发挥联想、想象,默领神会,这使得诗的语言表现力与情感外显的力量减弱了,弱化了诗表情达意的功能;也使得诗歌的互动性降低了,现实的实用功能(人与人凭诗当面交流互动)退化了——后来的人欣赏诗歌不必然读出声来,也不必然要读出来给另一个人听,这与祭祀时的念词(使用场景)已明显不同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提倡诗歌的可读性,提倡诗歌创作者关注到诗歌语言中音声的特殊作用,要让诗歌的可读性更强,音乐感的表现力更足。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应该有意识地去处理诗歌中节奏的快慢、腔调的起伏、韵律的谐和。它们表现在音声上面将极强烈且直接的表现出诗歌的情感状态,充分调动人的多种感官,从而使得诗歌的作用力变得更加强。
比如节奏的快慢,假使用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读的时候自然就把速度放慢了,节奏放缓了,则在那样的音声效果里哀婉幽怨的感觉就出来了。假使用叠词“哗啦啦”“突突突突突”在读的时候自然会把速度加快,节奏变急,则高昂的激越的效果就容易表现出来。
大家去看演员念台词,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节奏、腔调、语气去说,就肯定是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效果,甚至不一样的意思了。什么样的情感与什么样的节奏、语气相适应,是诗人要努力去调配好的,它关乎诗歌的艺术魅力。哑巴诗歌是不足取的。
再比如说诗歌为什么要讲押韵啊,因为顺口,顺口就好说出来,情感就容易得到加强,在篇幅内用着相同“频率”的字词去引起声音上的共振,就会让内容变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在声音上会更加悦耳动听,让人更容易接受。
诗歌为什么要讲平仄啊,因为字与字之间那高低起伏的音调变化使得声音的对比度变得明显,在高低起伏间让情感更有力的表现出来,在有序的参差排列中带给人音声上的美感。
古人写诗是重视诗歌音乐感的,现代诗则差了些。现代诗写法上更自由了,对词句的搭配使用似乎也更灵活了,可是诗中的音声效果却减弱了,甚至没有,这就很违诗歌创作的原则了。
我们提倡现代诗歌创作强化可读性,诗歌中要体现音乐感。如果诗人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那就积极去向古人学习,不要为了求新,不顾音声效果,不要拿现代诗有现代诗的写法和讲究当借口,不去表现诗的音乐感。诗之所以为诗,音乐感是很关键的要素。
当然,我们也当认识到,现代诗歌创作,不必然要平仄相间相对,不必然要押韵,不必然要采用固定的五言或者七言的格式,那么,诗歌的音乐感又将从何而出呢?诗人们当然应该有自己的积极探索,打破格律诗的一些藩篱,突破固有的范式,这意味着那个诗人的艺术能力要更强,对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有着更为清晰深刻的把握,对现代汉语里别具诗味、情味的词汇能够加以灵活恰当的组合运用,就像一个郎中用药,君臣佐使搭配得当。如果还没有这个能力,那就老实点积极向古人学习。
最后录几句有代表性的现代诗句,供大家感受下。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远比远方更远。”(有押韵)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有押韵)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无押韵)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品尝了初雪的滋味。”(无押韵)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这几句经典的现代诗句,有的押韵了,有的没有,也没有严格按照平仄相间相对的规则去写,平仄之间弹性较大,但基本上做到了参差出现,表现出来了诗歌的音乐感。让诸位去向古人学习,不是依葫芦画瓢,而应该深入诗歌创作规律,加以灵活运用。
把诗歌语言的流动当成音乐的流动来对待,让字词组合起来的音声效果带有音乐中音阶组合的旋律感,无疑的,这样的诗歌语言必然是有音乐感的,其可读性自然大大增强了,更添了艺术感染力。朋友们,不把现代诗歌写成小说、散文的样子,音乐感的体现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创作者不可不察也。
——胡柳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