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酒店与消费者串通-关于酒店的法律问题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酒店的法律问题
- 2、以处对象额名义和酒店串通骗钱构成犯罪吗?
- 3、“五钻酒店”混淆五星级酒店让消费者屡屡中招,该如何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 4、考研房遇圣诞部分酒店价格暴涨,酒店涨价的行为到底对不对?
关于酒店的法律问题
1、既然喝了房间里的酒,那肯定要给钱。虽然酒店没告知你消费房间里的东西要给钱,但也没告知你房间里的东西全免费。按基本的生活经验,那个酒店的房钱越贵,房间内东西免费的可能就越大,如果只是普通房价,你应该想到那酒不可能免费。
2、对你有利的是,你只应该想到那酒要收费,但不应该想到酒会那么贵。酒店没有证据证明他明示过红酒的价格,你可以提出按普通市场价支付,或者干脆提出按原样赔两瓶酒给酒店。
3、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让酒店起诉你吧,如果在法院讲理讲输了,那就勇敢承担责任。为这点事情赖账不值得。
以处对象额名义和酒店串通骗钱构成犯罪吗?
如果说是数额较大疑酒店与消费者串通的话疑酒店与消费者串通,当然构成犯罪疑酒店与消费者串通了疑酒店与消费者串通,这种情况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疑酒店与消费者串通,通过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款项的行为。只不过你取证起来可能难度比较大一点
“五钻酒店”混淆五星级酒店让消费者屡屡中招,该如何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五钻酒店要让自己酒店与五星级酒店进行严格的区分,能够让消费者显著了解,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很大一部分平台上的酒店为了提高自己酒店的排行榜,能够更好的推送给游客让其选择居住,他们往往会在广告宣传上做许多的功夫,打着五星级的幌子,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居住,殊不知在真正居住之后却发现,广告的宣传与现实差别很大。
五钻酒店混淆五星级酒店。
上海的一位王女士在出差时,本想在某旅游机构平台上订一个比较好的酒店,在选购的过程中,他选择了一家五星级酒店,而且价格很合适。等真正入住之后却发现整体环境与所宣传的五星级酒店差别很大,后来才知道这家酒店是一个5钻酒店,而且是平台自己评定的,因此王女士感到自己上当受骗。
五钻酒店要与五星级酒店进行严格区分。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旅游机构平台上查看到。五钻酒店他们的标识是5个黄色钻石,而五星级酒店是5个黄色星星,如果不仔细查看,很有可能会被这些标志所混淆。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相关平台,一定要把这两种酒店进行严格区分,能够更明显的提示消费者,他们选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酒店,而不是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来误导消费者。
让消费者明确了解酒店详情。
酒店在一些旅游机构平台上上架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提供真实的状况,特别是酒店内部居住的环境和服务水平要真实的发布,千万不能虚假宣传。如果消费者在居住之后发现,居住的环境与平台所宣传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寻求相关的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研房遇圣诞部分酒店价格暴涨,酒店涨价的行为到底对不对?
我认为酒店涨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很难接受。
考研房遇圣诞,部分酒店价格暴涨!
考研将于12月24日至26日举行,很多考生都会选择提前到考点附近入住酒店准备考试。但是今年恰逢考研时间恰逢圣诞期间,很多酒店房间已经被订满,而且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更有甚者涨价幅度高达500%。比如在松江大学城附近,亿家平日价格在200元上下的酒店,已将23号24号的价格上调至1100元,这一涨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考点附近房价暴涨无疑引来一片哀嚎之声,而对于酒店来说,在特殊节日涨价已经是普遍操作了。无论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总会有人愿意买单。
我觉得酒店涨价行为没办法讨论对或不对,个人表示能理解,但很难接受。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酒店对于房间价格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没有隐形消费,不故意坑害消费者,酒店上调或下调房间价格都属于正常操作。因此,在遇到特殊时间段,如圣诞节或考研,酒店预定人数暴增,价格自然会随之暴涨。这对酒店来说属于市场范围内的正常经营活动,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因此,我觉得酒店价格上涨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对于酒店来说,提高房价之后也不愁有人来住,能多赚一笔是一笔。可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我觉得这很难接受,平时二三百元的房价突然间暴涨到1000多元,这个暴涨幅度实在是过高也确实是让人难以承担。
有律师表示酒店方面不能根据供求关系肆意暴涨酒店价格,而是应该根据其价值上下浮动。政府方面也应该进行监管,并要求酒店进行整改,对最高价格进行限定,从而保障酒店房间价格的基本稳定。
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角度当然不同,所以酒店涨价的行为没办法讨论对或者不对。只要明码标价,没有强迫消费者消费,在政府没有进行监管并要求其整改之前,消费者只能选择住或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