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级标准-2024年中产家庭收入标准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中产家庭收入标准
中产家庭,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家庭;中产家庭也称中产、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
根据2024年中国民间公布的最新家庭年收入标准,年收入在5千万以上为富豪家庭;年收入在100万至500万之间为小富家庭;年收入在20万至50万之间为中产家庭;年收入在8万至8万之间为贫穷家庭。
目前,中国家庭大部分为中产家庭,他们不仅有百万资产,同时也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品德以及精神层次的追求。他们有房有车,良好的教育背景与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时追求健康生活,有着适当的旅游购物娱乐,有格调的生活品质、有道德、有礼仪、有素质,更多的是注重精神追求。对于全国80%的地区来讲,年收入20万至50万的家庭年收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入了。如果说不去北上广深和部分新一线城市生活,比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那么,你就属于小康水平了。假如你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甚至在农村,这个水平可能已经算得上是高收入水平了。对于全国80%的地区来讲,年收入20万至50万的家庭年收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入了。如果说不去北上广深和部分新一线城市生活,比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那么,你就属于小康水平了。假如你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甚至在农村,这个水平可能已经算得上是高收入水平了。中国家庭大部分为中产家庭,他们不仅有百万资产,同时也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品德以及精神层次的追求。他们有房有车,良好的教育背景与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时追求健康生活,有着适当的旅游购物娱乐,有格调的生活品质、有道德、有礼仪、有素质,更多的是注重精神追求。
家庭资产多少算中产阶级?
谓中产阶级,不能单纯用总资产多少来衡量,不同的城市,总资产差异会很大。
不同的城市,总资产差异
中产阶级,每个家庭最少应该有两套以上配套齐全的住房,一套在城市主城区,一套在郊区或风景区,人口多的三代人以上的应该有两套以上日常住房。有最少一辆私家车,人口多的有两辆以上私家车。每年家庭成员休闲度假旅游时间不少于15天,退休人员,每年旅游、度假天数不少于30天。
年收入不能以家庭收入划分,应该以人均收入划分,家庭人口差异比较大,以家庭划分不能准确反应收入水平:一线城市人均20万以上,新一线城市人均16万以上,二线城市人均14万以上,三线城市人均12万以上,四线城市10万以上。
北上广的中产阶级水平是固定资产800万,家庭年收入50万。
新一线水平是固定资产500万,家庭年收入40万。
二线水平是固定资产300万,家庭年收入30万。
三线城市是固定资产200万,家庭年收入20万。
四线城市是固定资产150万,家庭年收入15万。
五线城市是固定资产100万,家庭年收入10万。
但是对中产阶级的跨越阶级情况也有所变化,五线城市资产150万年收入15万的家庭虽说与四线城市资产150万年收入15万的家庭实力相同,但过的日子是完全不同的,以此类推。
中产家庭基本条件为两个方面
一是扣除家庭刚需资产后的净资产数,按家庭人口平均应在100万以上;
二是家庭现金支出占家庭现金收入的比例低于60%。
达到这两个条件的家庭不管你生活在北京、上海,还是生活在偏僻的小县城或农村你都可以成为“中产阶级”。
现阶段中国中产的标准
1,有能力在强地级市或者省会城市及以上的城市置业的人群。
2,在这些城市拥有至少两套房产,每套面积在七十平以上,并且必须是一个孩子,如果孩子多必须每多一个孩子要多一套房产。
3,如果没有第三套以上的房产,必须有二百万的现金存款。有三套以上的房产必须有不低于五十万的现金流。
4,必须有大学文凭,如果不是全日制大学毕业,也要有类似的资质,因为这样能够保障生活品质和情调情趣,没有文化的物质过不上高品味的生活。
5,必须能够拥有二十万以上的汽车,即使不喜欢开车,也要在保证以上条件之后能够有资金买这样档次的汽车。
我国的中产阶级,其实就是起步富裕家庭的标准。虽然我国今年经济发展良好,人民收入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有钱人越来越多。但是能达到中产阶级家庭标准的,还是在少数。估计全国,连1%的比例都达不到。所以不必对“中产阶级家庭”,或许执着追求。把自己的小家过好,就可以了。
中产阶级标准年收入多少?
; 01
目前各个国家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标准不同中国中产阶级标准,全球也没有对于“中产阶级”准确的划分。按照之前网传“标准”来看中国中产阶级标准,家庭年收入大概在6万至50万为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一种对于收入人群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收入处于社会中等级别的人。这类人的收入和生活状态,要比普通人好上一些,但又达不到社会“高层”的地步。目前各个国家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标准不同,全球也没有对于“中产阶级”准确的划分。有的国家直接将国家人民收入靠前的70%左右纳为“中产阶级”。而有的国家将人均年收入在2万美元以上的,视为“中产阶级”。
《福布斯》曾将中国中产阶级标准我国年收入,在1万至6万美元的之间的人,视为“中产阶级”。不过《福布斯》的这个标准,有些太过“模糊”,不太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还是几年前的。
按照之前网传“标准”来看,家庭年收入大概在6万至50万为中产阶级。对一线城市家庭来说,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至少能够达到1万块钱以上才能算是真正的中产家庭。
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
合理中国中产阶级标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中国中产阶级标准,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中国中产阶级标准,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中产阶级国内目前没有什么标准。因为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标准也就有差异。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在内,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现阶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中国的状况是,有中产,而无“阶级”。
扩展资料:
中产阶级的基本标志:
1、通过提供知识来获取收入,或者通过经营小规模生产资料来获利。
2、拥有满足人们安稳生活需求的资产,如:房、车、存款。
3、能够完全满足基本生活用品消费需求,大多注重物质生活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奢侈品消费能力。
4、具有较强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需求,大多注重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
5、没有资产阶级的巨大财富,也没有低收入阶层的社会福利。
6、大多对安稳的社会环境有强烈的依赖,群体利益受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的影响较大。
中产阶级两大划分误区:
误区一:收入—收入多少算中产?5万元还是50万元?
三分之一收入能自由支配
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经济学家们尚无定论。文章称,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而最常用的定义是以收入为标准。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而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文章称,这些数字不仅差别很大,而且有误导性。中国的生活成本与西方有很大不同。一个人如果每月赚1000美元,中国中产阶级标准他在中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但在美国就不行。
因此文章认为,在中国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都可能当上中产,但衡量中产阶层永恒不变的标准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进行自由支配消费。
误区二:职业—职业蓝领没有中产?
除中国中产阶级标准了以收入为衡量标准外,文章还质疑了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中产阶级的职业定义――管理和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士、企业家、私营企业主和公务员。
文章称,与美国不同,中国中产阶级集中在大城市,相对西方中产阶级更年轻。在一定程度上,中产阶级是一个西方概念,中国人对其存在误读。
他们认为,西方中产阶级都是有房有车,能经常旅游度假,都是有礼貌、有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其实那些低技能行业里也有很多中产阶级。工人、农民中也有中产,比如中高级技师,他们是“蓝领”里的“白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产阶级(占有一定生产资料的阶级)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01
中产阶级的收入是丰富的,比一般人高,大概为月收入4.5万以上,年收入50万以上。
02
中产阶级具有稳定的收入,并且可供支配的流动资金丰富,至少在100万元以上。
03
中产阶级除了拥有足够金钱,还有房子和车子,甚至是别墅,这些房子大都在一线城市,车子也是中高端的品牌。但房奴和车奴除外。
04
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毕业于高等学府,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具有话语权,工作、生活经历丰富。
05
中产阶级十分重视自己的健康、爱好运动,爱好健身、潜水、滑雪、登山都是中国中产阶级标准他们喜爱的运动。
06
中产阶级有良好的生活态度、注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经常旅游、爱好购物。中国中产阶级标准他们有足够的收入,不会被金钱所累,他们享受生活。
07
中产阶级没有金钱困扰,他们追求生活的品质,室内装修不是追求奢华而是格调与品质,爱好听音乐会、闲暇时喜欢品味咖啡与红酒、享受美食,却不是所谓的山珍海味。
08
中产阶级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文化、有礼貌、有素质、尊重别人,与别人相处时,不会让他人感到难受,不会只顾自己,同时也照顾他人的感受。
09
中产阶级重视自己的穿衣品味,有自己钟爱的服装品牌,并且在不同场合搭配不同的服饰,虽然这些衣服并不是最贵的,但却是舒适的、大方的。
10
中产阶级重视精神上的追求,他们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挑战,丰富自己的阅历与经历,比如学跳伞、学潜水、学钢琴、学外语等。
特别提示
每个人对中产阶级的标准不同,以上是我认为的一些划分中产阶级的标准。
中产阶级标准(有多少资产才属于中产阶级)
一、中产阶级
在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个时髦的名词。
可是,谁是中产阶级呢?
按照定义,他们是一个群体,大多数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乍一看,城市里白领似乎都可以自称中产阶级。当然,我们不能只看“模糊概念”,得画一条线,一条中产阶级的线。
《2024年新中产白皮书》显示,在一线城市,新中产家庭资产中位数为483万元,负债112万元,净资产371万元。除了中位数数据,其平均资产数为625万元,房产均价(一套房)为532万元。
新一线、二线城市:资产中位数345万元,房产均价(一套房)为163万
三四线城市:资产中位数273万元,房产均价(一套房)为82万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财务公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
就此,我们对于中产阶级就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了,他们所在城市有一套房、夫妻有体面且收入不错的工作。当然,不少中产阶级因为贷款买房,每月还需承受不小的还款压力。
一个典型的新中产家庭财富结构:
房产:56%
储蓄:17%
股票、基金、P2P:14%
公司股权:7%
冷门资产:6%
此外,中产阶级的消费观也非常有意思。
子女、学习和自我提升、旅行位列新中产阶级消费增长的前三位,或许这与其主要大多数从事脑力劳动,且一般受过良好教育有关。
二、更有钱的人
看完中产阶级,我看可以向上多看一个阶级,瞧一眼拥有财务自由的"有钱人“有何不同。
胡润在2018年的《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提到了财务自由的门栏。(高净值人群观点)
一线城市:1.3亿
二线城市:8000万
三线城市:6000万
真正的富裕家庭,职业为企业主的占了大头,资产超千万家庭的为60%,资产破亿的为80%。
除了钱多,财务自由群体的职业构成与中产阶级有很大的不同。
职业不同的背后是资产构成的巨大差异。富人最喜欢投资股权,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迅速做大做强企业。
三、中产阶级资产存在的问题
财务自由群体资产核心为股权,他们投资或控股企业。中产阶级的资产核心是房产,但它不是一项稳妥的投资。
2013-2024年,个人房贷余额的年均增速达26%,其中,首套房房贷增速15.8%,多套房房贷增速32%。2017至2018年,家庭多套房上的住房贷款占比从62.9%上升至65.9%。更为关键的是47.1%的存量房贷在空置房里,简单理解就是很多拥有多套住房的房东,买了房子却不住。
现在,银行放出的贷款中,房贷成了绝对的主流。
央行还用“住户贷款占GDP比重”的算法,计算出了各省市“住户杠杆率”,由于现在住户贷款主要是房贷,我们可以视作“楼市杠杆率”。
当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80%。
看似不高,实则压力不小,因为经济超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远去。2024年第1-3季度同比增长6.20%!
随着而来的是行业利润下滑,公司赚钱并不容易。
通常,我们用GDP增速衡量财富创造速度,用货币M2增速表示货币膨胀速度。数据显示,1995年-2018年,货币M2年均增速为16.14%,GDP年均增速为8.87%。
在25个主要行业中,只有银行业以35.88%的利润率跑赢了货币M2的增速,仅有公共事业、食品饮料、传媒、非银金融、房地产、医疗生物和计算机超过GDP年均增速,其他17个行业利润率均低于8.87%。
四、中产阶级工资困境
行业利润不高,这必然导致工资上涨乏力,若公司的利润不到8.87%,它不可能给全员加薪10%,甚至5%都非常困难。
不要忘了,我们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80%,而各地房贷利率集中在5%-6%。大部分人可能面临工资增速跑不过房贷利率的状况。
前文《2024年新中产白皮书》显示新中产家庭资产中位数为483万元,负债112万元。
假设,一个家庭房贷112万,那么每年的利息大概率超过5.48%,也就是5.48万。这种状况在一二线城市,应算是普遍,新进中产阶级更是平常。
目前,中国有75%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45万元,也就是他们无力负担112万的房贷利息。15%的家庭年收入在4.45万元到10万之间,他们只能拼尽全力才能承受每月5944.14元的月供(30年期)。
若两口子都月薪过万,家庭收入超20万,已经属于绝对的“头部”家庭了,因为仅有5%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7.2万元。他们才能正常负担112万的房贷。
五、低收益的未来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坐拥数百万资产的中产阶级经常感到忧虑。
工作的压力自不必说,还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若三年内工资没有提升,自己会感觉危机四伏,觉得单位要关门,若五年内没有获得提拔,就会觉得大事不好,有被裁员的风险。没有买房,看到房价上涨,坐立不安,买了房又为月供焦头烂额。
11月28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中国租金收益率低的都不好意思说,目前SOHO的策略是想用低租金把大家吸引过来,再慢慢把租金涨到合理水平。
前段时间,有机构对全国大城市租金收益率进行了统计,显示一线城市租金收益率只有1.7%,二线城市租金收益率只有2.4%。而租房者的视角是租金收入比快速上升,数据显示北京整租一居室租金收入比高达89.5%,也就是说在北京想要整租一套一居室平均下来要花费年轻人90%的收入。
在11月份召开的首届总精算师论坛上,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贾飙表示,“目前,所有法定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都要停止销售预定利率为4.025%的终身年金产品”。
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已经停止销售预定利率为4.025%的终身年金产品,就是因为风控部门已经看到未来利率的趋势是下行的。
穿透这些财经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现在中产阶级因买房而背负的利率(4.80%或以上)在可见的未来将会是一个高利率!
未来,工资涨幅很难高于GDP增速,甚至低于房贷利率
除了人口持续流入的一二线城市,其他城市房价难有太大的成长。
实际上,中产阶级已属工薪阶级的头部,但因未迈入资产收益阶段,依旧有很大的风险滑落到下一阶级,而每过几年,中产阶级的标准又得上升几个档次。
不算遥远的未来,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线可能得10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