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中国的酒店行业如今发展的怎么样?呈现怎样的趋势?
微信号
13111116084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的酒店行业如今发展的怎么样?呈现怎样的趋势?
- 2、酒店消费呈现了新趋势,你觉得新趋势怎么样?
- 3、酒店业有哪些市场细分
- 4、娱乐业的发展对酒店行业的影响
- 5、中端酒店投资前景怎么样?
- 6、酒店行业复苏明显,多品牌差异化发展是关键?
中国的酒店行业如今发展的怎么样?呈现怎样的趋势?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内结构性差异化特征。由于国家对三公消费和八项中央规定的限制,以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豪华酒店消费需求迅速萎缩。同时,由于经营成本高、房地产投资高峰期等因素,豪华酒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率逐年下降。
在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高峰后,以如家、汉庭等连锁酒店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由于严重同质化和供应过剩,已进入洗牌阶段。中高端酒店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快速扩张,再加上经济型酒店和豪华酒店消费转移的影响。近年来,中高端酒店迎来了行业分红时代,并保持了多年的快速发展态势。
未来中国酒店业的结构布局将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呈现中高端酒店为主体的特点。从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结构来看,中端酒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中高端酒店将迎来中长期快速发展阶段。如果你不了解互联网,不要投资或经营酒店,即使你已经是高级酒店的专业经理,因为你不了解生产关系。如果你不了解生产关系,你就不属于酒店商业圈,那么你离失败不远了。
未来,酒店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进入酒店,如刷脸支付、代码扫描入住、AI前台、智能客房系统等。这对酒店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把握好了,就能抓住机遇,收获很多。相反,我们可能会被市场淘汰。随着企业组织的日益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和多样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将在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技术和对管理者的要求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
酒店消费呈现了新趋势,你觉得新趋势怎么样?
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我觉得新趋势非常棒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酒店智能化会使客人更加方便。
酒店发展的趋势
一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酒店数量会继续增长
1、随着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旅游业在近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大量的需求会推动酒店业的发展。
2、消费主体已经从“60、70”变化为“80、90”,80、90的经济基础逐渐变得稳健,最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喜欢“玩”。
3、目前中国很多的投资渠道受阻、酒店作为风险较低的行业、备受投资者喜爱。
二:精品酒店会引领未来
1、由于消费主体悄然的发生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了变化、消费者对酒店的要求逐渐变高、简单地“洗、息、睡”型的酒店很难满足目前的主流消费人群的需求。
2、消费者是60、70、80、90共存的时代,文化需求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中式、欧式、现代”之分了!每个人的年龄段、成长背景、出生地域、成长经历不一样,而产生的需求也不一样,精品酒店恰好可以给他们形成细分有针对性的用户体验。如主 打音乐文化的朵 丽 米音 乐酒店,就属于此类。
3、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好、时代的变化、每个人的被尊重感和个性化需求,精品酒店就非常容易体现。
三:酒店会对OTA的依赖加剧
1、目前市场上的酒店“格式化”、“同质化”严重,没有办法吸引到目标人群,就只有继续服用OTA这剂。
2、由于“信息化、数据化、流量化”的时代来临,OTA确实很好的解决了用户的方便性。
3、大部分的酒店没有自己的PC端、移动端的导流方式,同时缺乏与用户的互动,加之OTA操作简单直接、故而对OTA上瘾。
四:人工智能和微智能会广泛地在酒店中运用
1、部分科技的使用可以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但在初期会增加酒店的投入。
2、从用户的体验的角度、对用户隐私、方便性等角度,极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例 如朵丽 米 酒 店的智能客房,其中的一键控制和智能家居均受到了加盟商和消费者的关注。
3、目前也有一些连锁酒店品牌在微智能或人工智能领域尝到甜头、会带领整个行业的快速运用。
五:酒店的盈利模式会多样化
1、盈利模式的单一、就证明酒店的体验或服务单一、很难满足用户的深度体验。
2、不同的目标用户需求、需要不同的产品进行支撑,差异化的模式反而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3、目前酒店单一的盈利模式、很难满足日渐高涨的成本。最终会使酒店的盈利成为“鸡肋”。
六:低端快捷酒店和高星级酒店会“出局”一批
1、高星级酒店在整个国家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国家反腐日益高压的大背景下,会挤出大量的“伪”消费者。从近三年的高星级酒店的数据来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由于精品酒店的大众化、价格与低端快捷酒店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体验好得多,从而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中端精品酒店。
3、由于消费主体的变化、他们对酒店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端快捷酒店很难满足他们得需求。
4、目前精品酒店的投资也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一般就在2000元每平米左右的投资。反而盈利能力比低端快捷酒店更强、投资更加安全。
七:品牌互动与跨界整合现象会更加明显
同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在很多的资源上、信息上可以共享,反而增加了酒店的竞争力。
酒店业有哪些市场细分
1、商务型酒店
主要以接待从事商务活动的客人为主,是为商务活动服务的。这类客人对酒店的地理位置要求较高,要求酒店靠近城区或商业中心区。其客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影响而产生大的变化。商务性酒店的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较为完善。
2、度假型酒
它以接待休假的客人为主,多兴建在海滨、温泉、风景区附近。其经营的季节性较强。度假性酒店要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备。
3、主题型酒店
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一般历史、文化、城市、自然、神话童话故事等都可成为主题,如薇爱精品时尚主题酒店。
4、长住型酒店
为租居者提供较长时间的食宿服务。此类酒店客房多采取家庭式结构,以套房为主,房间大者可供一个家庭使用,小者有仅供一人使用的单人房间。它既提供一般酒店的服务,又提供一般家庭的服务。会议型酒店。
它是以接待会议旅客为主的酒店,除食宿娱乐外还为会议代表提供接送站、会议资料打印、录像摄像、旅游等服务。要求有较为完善的会议服务设施(大小会议室、同声传译设备、投影仪等)和功能齐全的娱乐设施。
5、观光型酒店
主要为观光旅游者服务,多建造在旅游点,经营特点不仅要满足旅游者食住的需要,还要求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旅游者休息、娱乐、购物的综合需要,使旅游生活丰富多彩、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享受。
6、经济型酒店
经济型酒店多为旅游出差者预备,其价格低廉,服务方便快捷。特点可是说是快来快去,总体节奏较快,实现住宿者和商家互利的模式。
7、连锁酒店
连锁酒店可以说是经济型酒店的精品,诸如莫泰、如家等知名品牌酒店,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越来越大。
8、公寓式酒店
公寓式酒店吸引懒人和忙人酒店式服务公寓,最早始于1994年欧洲,,意为“酒店式的服务,公寓式的管理”,是当时旅游区内租给游客,供其临时休息的物业,由专门管理公司进行统一上门管理,既有酒店的性质又相当于个人的“临时住宅”。这些物业就成了酒店式公寓的雏形。
扩展资料:
服务及设施
酒店房间的基本设备包括床、衣柜、沙发、一般亦设有电话、电视、闹钟;并有冰箱,内有各种饮料、酒类及小吃,全部需额外收费(有酒店例外),在结账时缴付。房间亦备有热水瓶(或电热水壶)、水杯及速溶咖啡、茶包、奶精、砂糖等供住客免费使用。
除了十分便宜的酒店外,房内通常都设有独立浴室,内有坐厕、浴缸及淋浴设备。现在越来越多酒店设有WIFI及互联网接驳服务,采免费或额外收费。
等级
酒店的价格及品质,通常由其提供的服务所决定。在20世纪末开始,由于全球旅客人数大幅上升,酒店的服务水准亦有不少改善,世界各国一般都以酒店等级标准(由一星至五星)为酒店星级。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二大城市迪拜的阿拉伯塔自称为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提供各式顶级服务、设备与国际精品品牌用品(按酒店等级标准则为五星级)。
五星级酒店是最高等级的酒店,一般包含的附属设施也比较多,例如泳池、Spa水疗中心及高级餐厅等。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水平被称为最高级的服务,因此“五星级服务”这个词经常出现在生活里面,指最高级的享受和生活水平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酒店
娱乐业的发展对酒店行业的影响
一、国内酒店业迈入提价周期
国内酒店经营数据显示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新一轮增长周期已经启动。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星级酒店收入及客房数据,国内星级饭店经历了一个完整周期后,2017年开始复苏。一般而言,出租率是酒店行业周期变化的先行指标,从2012年至今,酒店行业出租率先出现负增长,随后平均房价也开始下跌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租率和平均房价保持底部震荡稳定,出租率同比增速开始恢复正值,预示着酒店行业已经见底。
国内三大酒店集团平均房价亦开始步入提升阶段:继而推动RevPAR持续增长。锦江17Q3出租率增速为3.77%,较低点2015Q4回升9.04个百分点;华住17Q3出租率增速为4.49%,较低点15Q2增长10.42pct;如家17Q3出租率增速为1.99%,较低点15Q2回升5.92个百分点。目前国内三大酒店集团出租率已处于高位,2017Q3华住、如家、锦江分别达到93%、89%、84%。
跌幅收窄,酒店业开始复苏
供给增速已显著放缓,未来仍将保持低增速。2013-2016年我国酒店供给CAGR为3.49%,较2003-2012年下降4.28个百分点。未来,2016-2024年,酒店供给增速中枢进一步下降,预计2016-2024年CAGR将降至1.51%。国内宾馆建筑竣工面积自2014年开始出现负增长,2015年竣工3143万平方米,较2014年下滑1.16%。从供给角度来看,国内酒店行业已经处于衰退阶段中后期。
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加。2016年中国实现旅游收入4.69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94万亿,占GDP比重超过6%。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78亿人次,2006年至2016年国内旅游人次年复合增速达12.6%,酒店业受益明显。数据显示,我国酒店客房需求增速2014年起小于供给增速,需求与供给量之比稳中有升。
二、中端酒店市场连锁化率有望提高
高端消费下沉,大众消费中端化,中端酒店因此受益。近年来我国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导致了原有高端酒店的客户下沉到中端酒店消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上升,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中端酒店越来越受到欢迎。受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酒店作为子行业受益良多。
国内中端型酒店占比34%左右,未来国内酒店业结构有望转化为橄榄型。数据显示,国内中端酒店以客房口径计算占比34%左右,2011-2015年复合增长率5.1%,显著低于经济型酒店的60%占比及17.8%的复合增速。美国自2008年以后酒店结构基本定型维持了3:5:2的比例,据预测未来我国中端型酒店占比会逐渐向40%靠拢,长期有望达到美国水平。
回答于 2024-10-17
抢首赞
查看全部1个回答
吸氧机十大品牌-京东家电十大排名,快来看看吧!
吸氧机十大品牌-京东家电大牌正品,价格直降,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你想要的这里都有福利别错过!「京东」品类全,折扣狠,送货快,省事又省心,享受购物就在「JD.com」!
jd.com广告
旅游-京东运动户外,感受生活,选京东更舒心!
旅游-京东运动户外,严选材质,匠心品质,安全可靠,全身心沉浸运动之中!
jd.com广告
智慧旅游 公司-淘宝综合购物平台,年终盛典,优惠不停!
智慧旅游 公司-寻找新潮流,新风向,就上淘宝买买买,好货不用等,大牌集结,全网低价,放心之选!网购逛淘宝,更高性价比,榜单好物,品质优选,乐享不停!
淘宝热卖广告
大家还在搜
怎么查询自己有没有贷款
如何查询自己是否有贷款
亲子鉴定哪里可以做
重庆小面加盟
最火手游
加盟网大全
高速公路护栏报价
做豆腐成套设备
净之源豪华前置过滤器
¥2599 元¥4678 元
购买
京东广告
论新常态下的酒店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根据发达国家酒店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酒店行业波动弹性较GDP更大。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的下滑导致酒店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虽然酒店行业短期内很难出现大幅度的景气反转,但是宏观经济企稳、“三公消费”的影响减弱有望使得酒店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弱复苏周期。未来我国旅游消费升级将释放酒店的需求潜力,同时酒店的集团化与轻资产经营将成为发展趋势。未来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政策支持的驱动下,我国旅游业将进入一轮快速增长的大周期,同时驱动酒店行业的发展。据预测,我国是全球184个国家中未来十年旅游行业增长预期相对较快的国家,我国旅游业有望在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同比增长11.6%;国内游收入所占比例将近90%,且呈现出持续提升的态势。由此可见国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行业成长的动力所在,也是酒店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2013年入境游客1.29亿人次,同比下降2.5%,国际经济环境的疲软使得入境游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压缩。
前瞻产业研究院
回答于 2015-07-15
1点赞 493浏览
全球酒店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连锁酒店渗透率不断提升2024年全球连锁酒店及独立酒店总数量达到88.69万家,其中独立酒店69.9万家,连锁酒店18.79家。COVID-19疫情对商务及休闲旅行的需求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降低了酒店业的需求。一方面,由于疫情,许多公司取消了计划已久的会议、贸易展览、商务会议,并在疫情期间限制了个人及商务旅行。雇员及其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他利益相关者被要求居家工作并进行视频会议以代替面对面形式的会议。另一方面,随着疫情迅速升级为全球性大流行疾病,许多国家对非必要旅行(例如休闲旅行)实施了限制。全球酒店行业呈现分散经营的特点。2024年,连锁酒店占酒店客房总数的约41.1%。特别地,中国及欧洲的连锁酒店渗透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至2024年,全球酒店客房总数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主要是由稳健的宏观环境及旅游市场增长所致。由于COVID-19的影响,全球酒店供应大体上预计将继续停滞。
中端酒店投资前景怎么样?
本文核心数据:中端酒店数量、中端酒店营业收入、中端酒店出租率
1、中端酒店的概念和类型
酒店(又称为宾馆、旅馆、旅店等)的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机构,即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
按照酒店的规模、设备齐全度、服务项目、质量质量等标准进行划分,酒店通常可分为经济型酒店、中端酒店和高端酒店。
中端酒店以便利、服务优良、价格适中为主要特征,客源主要是商务型客户和旅游者。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宿服务外,还会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项目,服务设施多集中在商务和休闲活动上
2、中国中端酒店供给情况:疫情前高速增长,增速领先整体酒店业
中端酒店已成为近年酒店行业的风口,众多国内酒店品牌也在中端酒店,供给不断上升。从酒店数量看,2024年,全国中端酒店数量达31283家,4年(2016-2024)复合增长率达43.2%。2024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中端酒店数量有所收缩,为29683家,同比下降5.1%,但中端酒店占酒店业的比例上升了1个百分点,侧面反映了中端酒店供给端的发展势头。
从客房数量看,疫情前中国中端酒店客房数量呈较高速增长,从2016年的139.5万间上升至2024年的281.0万间,4年(2016-2024)复合增长率为26.3%。2024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中端酒店客房数量有一定下滑,为259.4万间,同比下降7.7%。但中端酒店客房数占酒店业客房数的比例上升了2个百分点。
3、中国中端酒店需求情况:疫情前客房出租率较稳定,营收高速增长
客房出租率是反映酒店需求的重要指标。参考文旅部的统计数据,从出租率看,疫情前中国中端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较为稳定,处于51%-53%的区间。 2024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端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限制了商旅活动的进行。随着国内疫苗普及,国内疫情逐渐改善,预计中端酒店客房出租率将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另一方面,营业收入也是体现酒店需求大小的指标之一。从营收角度看,前瞻整理文旅部与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测算,疫情前中国中端酒店营收呈高速增长趋势,2024年实现营收1207.22亿元,同比上升29.4%,4年(2016-2024)复合增长率为29.13%。 2024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中端酒店营收有较大幅度下滑,实现741.72亿元,同比下降38.6%。
4、未来中端酒店供求两端将同步上升
尽管2024年的新冠疫情对酒店业带来沉重的打击,但国内对疫情防控高度重视,目前疫情已有所改善,随着新冠疫苗的普及,未来旅游业有望迎来复苏。从新冠疫情前的供求两端数据看,中国中端酒店供给、需求保持了同步上升的态势,在供给大量增长的情况下,客房出租率仍保持在稳定水平,说明新增供给与新增需求保持了平衡。居民消费升级仍在继续,中端酒店依然是酒店市场的风口,近年来头部酒店集团对中端市场的布局动作也并未停下。未来中国中端酒店还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酒店行业复苏明显,多品牌差异化发展是关键?
近年来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酒店集团纷纷推出如生活方式、设计美学、 科技 电玩等各种个性十足的酒店品牌,在“聚光灯”下赚足了资本和消费者的眼球。
经过近十年发展,中端酒店市场渐有三足鼎立之势,随着锦江集团旗下的维也纳酒店和华住集团旗下的全季酒店开店规模先后破千家,谁会是第三强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
“我们现在的开店规模已经808家,在手签约酒店超过1500家。”
锦江酒店:境内业务恢复明显,酒店规模扩张显著
公司营收与利润受疫情影响同比出现下滑,国内酒店恢复较快,境外酒店业绩承压。
受2024 年疫情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0.02 亿元,同比下降 37.93%,归母净利润3.01 亿元,同比下降65.54%。
疫情在国内外的控制程度不同也导致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酒店营收数据的差异。
2024前三季度酒店业务贡献了 68.36 亿元,占总营收的 98%,但同比下降 38.38%,其中境内酒店创造营收53.29 亿元,占比酒店营收的 77.96%,同比下降 33.60%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境外酒店前三季度收入 15.07 亿元,占比酒店业务的 22.05%,同比下降 50.88%。
20Q3 公司营收为 29.12 亿元,同比下降 29.64%,环比提升 53.18%;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同比下降 94.90%,环比提升 86.40%。
20Q3 营收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国内跨省 旅游 政策的逐步放开对国内酒店的业绩贡献较大。
从酒店关键指标的角度来看,20Q3 公司国内酒店ADR 为 196.22 元/间,OCC 为 73.69%,RevPar 为 144.59 元/间,分别恢复到 19Q3 的 91.09%、93.88%、85.52%,环比经营数据持续向好。
公司境外酒店业务则受到欧洲疫情二次爆发的影响,恢复不及国内酒店水平。
20Q3 公司境外酒店 ADR 为 55.07 欧元/间,OCC 为 44.56%,RevPAR 为 24.54 欧元/间,分别恢复去年同期的 95%、64.07%、60.86%,若欧洲疫情持续且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境外酒店业务预计在 2024 年全年将出现同比明显的下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整体业绩。
不过,好在近日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利好消息,公司整体酒店业务有望获得提振。
疫情中,逆势进行国内酒店拓展,为疫情完全恢复后提前进行战略布局。
疫情期间国内不少酒店因为经营的压力被迫停业或关闭,整体酒店市场表现低迷,但公司却坚持在疫情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逆势开店。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开业酒店 1,266 家,退出酒店 663 家,净增开业酒店 603 家,其中直营酒店减少 55 家,加盟酒店新增 658 家,中端酒店净开业 587 家,经济型酒店开业 16 家。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已开业酒店总数达到 9,117 家,客房总数达到 896,121 间。
中端酒店 4,150家,经济型酒店 4,967 家,分别占比已开业酒店总数的 45.52%、54.48%;已开业加盟店 8,183 家,直营店 934 家,分别占比已开业酒店的 89.76%、10.24%。
公司在新开店中注重中端酒店的拓展,符合我国中端酒店市场需求增加的趋势。国内出现疫情后,单体酒店由于抗压性较弱,加速了出清的速度。
反观公司在疫情期间加速开店,其中以成本控制为特点的加盟酒店数量新增较多,符合酒店行业管理输出的轻资产发展路径。
未来公司预计能够在酒店和客房数量进一步增加的前提下,形成规模效应,凭借多年积累的会员客户和品牌忠诚度,预计公司将继续巩固A 股酒店龙头地位。
成立中国区公司,保留前端品牌特色,整合后台职能部门,有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公司于2024 年 5 月对集团进行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宣布设立中国区公司,在上海和深圳设立双总部。
在锦江都城、铂涛、维也纳酒店保持各自独有基因的基础上,继续发扬每个品牌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将原各品牌公司的后台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巩固竞争性合作发展的局面。
公司成立中国区公司是推进“深耕国内、全球布局、跨国经营”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世界一流酒店集团的序章,未来公司其消费驱动中端酒店市场他品牌整合、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落地,预计公司组织架构将和运营效率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 旅游 、旅行、机票、酒店、航空、旅行社、景区”,且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 旅游 相关企业数量超340万家。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我国 旅游 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注册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我国此类企业的注册增速仅为14%,此后的几年一直上涨。
2015年至2024年, 旅游 相关企业注册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年度注册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34.3万家增至2024年的约70.2万家。
截至2024年10月9日,以工商登记为准,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新增 旅游 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43万家。
首旅酒店:年内首次实现利润扭亏为盈,新开酒店加速版图扩张
今年疫情对公司营收与业绩影响较大,年内归母净利润在第三季首次度录得正值。
受到国内疫情在上边年较为突出的影响,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5.76 亿元,同比下降 42.60%,归母净利润亏损 5.55 亿元,同比下降 177.17%。
随着我国文旅部对 旅游 出行政策不断地放宽,主营业务酒店营收获得提升,公司 20Q1、20Q2、20Q3 的营业收入实现较为稳定的增长,分别实现营收 8.01 亿元、11.04亿元、16.72 亿元,同比降幅不断收窄,分别为-58.80%、-46.08%、-25.37%。
虽然成本端因会计政策调整,将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调整为营业成本叠加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仅为 3.45%,但单季度毛利率从 20Q1 的-43.53%上升到 20Q2 的 0.51%和 20Q3 的 27.93%。
持续发力中高端酒店市场,轻资产化运营既符合行业格局,更突出公司品牌运作能力。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酒店总数达到 4,638 家,客房数达到 321,497 间,其中经济型酒店数量为 2,466 家,客房数量 241,726 间,分别占比 53.17%、57.35%;
中高端酒店数量 1,079 家,客房数量 121,213,分别占比 23.26%, 28.76%;
云酒店数量达到 651 家,客房数量 35,927间,分别占比 14.04%、8.52%;
其他类型酒店 442家,客房数量 22,631 间,分别占比 9.53%、5.37%。
虽然 2024 年公司整体业绩受到疫情影响下降明显,但从中高端酒店开业数量持续增长的趋势来看,公司重视迎合国内酒店业中高端增长趋势对未来进行战略布局。
此外,打造轻奢和个性化品牌的云酒店整体也保持稳定增长,说明公司针对年轻化出行群体的住宿品牌已经得到市场良好的反响。
公司近些年紧跟国内酒店市场轻资产化发展趋势,主要采取特许经营等品牌输出的模式来提升加盟店的占比。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前三季度,公司全部酒店加盟店占比达到82.56%,同比增加 2.65pct,其中经济型酒店加盟店占比达到 75.30%,同比增加1.34pct;
中高端加盟店占比 81.65%,同比增加 2.53pct;云酒店加盟店占比一直维持在 100%;其他酒店加盟店占比达到 99.55%,同比增加 0.14pct。
公司 20Q3 新开酒店的数据能够更好地说明轻资产化和中高端化的发展战略,期间新开店 298 家,其中加盟店为 288 家,占比新开业酒店的 96.64%,中高端新开业酒店 84 家,占新开业酒店的 28.19%,分别均超过了 2024 前三季度加盟店占比和中高端酒店占比。
短期看,疫情期间公司新开店加盟比例提升预计能够降低公司进行门店扩展的成本,从而确保在年内新开业酒店数量达到既定目标。
中长期看,中高端酒店比例的提升能够迎合消费分级的趋势,结合公司不同档次品牌的完善形成不同酒店品牌的差异化矩阵。
20Q3 中高端酒店环比提升较为明显,疫情受控后酒店整体量价齐升。
20Q3 公司经济型酒店 ADR 为149 元/间,OCC 为 71.7%,RevPAR 为 107 元/间,同比分别下降 15.82%、13.8pct、29.61%,环比二季度分别提升 17.32%、14.1pct、46.58%;
中高端酒店 ADR 为 254 元/间,OCC 为 67.7%,RevPAR 为 172 元/间,同比分别下降 23.26%、9.3pct、32.55%,环比二季度分别提升 20.95%、16.4pct、59.26%。
20Q3 经济型酒店 RevPAR 已恢复去年同期水平的 70%以上,中高端酒店 RevPAR 已恢复去年同期近 67%,表明国内疫情受到控制后,公司酒店 ADR、OCC 均环比稳定增长,实现了量价齐升。
在国内大概率不会发生大面积疫情二次爆发的背景下,预计公司酒店业务主要指标及业绩有望持续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大型赛事有利公司华北酒店业务的中期发展,国际大型主题公园利好公司品牌宣传。
2024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利好我国文旅行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国内外游客在比赛场地(馆)附近的住宿需求将出现明显的增长。
截至 20Q3,公司在华北及山东地区已经布局了 1,221家酒店,客房数量达到 110,277间,预计2024 年冬奥会将直接利好该地区的酒店 RevPAR。
此外,冬奥会也将会吸引国内外游客借参加大会的机会游览中国较为有名的 旅游 城市,利好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地区的酒店业务。
2024年春季,北京环球影城终于开业迎客,作为中方最大股东首旅集团旗下的酒店业上市公司,公司将有可能获得品牌宣传和积累口碑的重要契机,为公司继续公共北京市场以及华北市场的市占率带来机遇。
在我国中端酒店市场盛宴面前,外资品牌能否后来居上,分得一杯羹,有待市场检验。但中端酒店品牌如此之多,却恐将遭遇一次大浪淘沙过程。
而好品牌来自真正能带给门店流量的会员系统和订房平台。因此,赵焕焱认为,不出几年目前纷繁的品牌会被洗牌一半,各大中端酒店品牌应该加强内功,投资自己的系统建设,而非花里胡哨的外在。
“明后年收入速度会恢复到此前20%-30%的增长水平。”莫敏俭说道。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中银证券,零售资本论整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