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最低消费是否合法-酒楼等消费场所设定最低消费合法吗?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酒楼等消费场所设定最低消费合法吗?
- 2、餐厅设置最低消费的合理之处
- 3、上海女子称一饭店要求低消满1万,从法律角度看餐馆设“最低消费”合理吗?
- 4、禁止自带酒水、收取开瓶费、最低消费标准这些真的合法吗?
- 5、酒店的“开瓶费”是否合法啊
酒楼等消费场所设定最低消费合法吗?
酒楼等消费场所设定最低消费是不合法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酒店最低消费是否合法,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扩展资料酒店最低消费是否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酒店最低消费是否合法;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餐厅设置最低消费的合理之处
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谈:
1 设最低消费是为提供高质量的环境和服务, 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就餐环境和服务,肯定需要一定的营业额来保证成本和利润。.比如许多餐饮企业以及宾馆、酒店设置包厢最低消费是为了防止消费者点上两三个菜就占个包厢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餐饮企业不可能赶走顾客;另一方面,餐饮企业的运转需要一定的成本,茶水、水电等都需要消耗。“餐饮企业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一些顾客尽管消费金额不高,但一定要坚持到包厢消费,否则就投诉。宾馆设定最低消费后,这种现象基本上没有了。
2 在信息经济学上,最低消费这种功能实际上就是著名的"信息甄别"机制,它是商家的一种正规的营销手段,并非什么歪门邪道.
当然,餐厅的最低消费一定要明示给顾客, 让顾客做好心理预期, 同时也要人性化"收费", 如果因为最低消费"伤"了顾客失了口碑, 那就得不偿失了.
上海女子称一饭店要求低消满1万,从法律角度看餐馆设“最低消费”合理吗?
如果从法律的角度看餐馆设“最低消费”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因为餐馆规定“最低消费”的情况下,已经侵犯到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所以说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
有时候我们去餐馆进行吃饭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餐馆规定最低消费的规则。而我们在面对这种规则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不逾越的。因为在餐馆消费的过程中,作为消费者,应该有权利选择消费的金额。
一、上海女子称一饭店要求低消费满1万。
李女士在为自己孩子办一周岁生日宴。然后选择在一家高级酒店进行举办,但是在进行预定包间的过程中。服务员提醒李女士,该包间需要最低消费满1万元。面对这样的提醒,李女士也表示欣然接受。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只有9000元左右,在结账的时候,服务员又一次强调需要满1万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李女士又点了一瓶香槟。才凑够了低消费满1万的标准。
二、从法律的角度看并不合理。
如果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件事情,饭店所要求的最低消费并不合理。因为饭店在规定最低消费的情况下,就已经侵犯到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相关权利。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进行就餐的过程中,是有权利选择自己消费的金额。而不是在规定金额的情况下,进行相对的消费。
三、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中,这名李女士在为自己儿子办周岁宴的过程中,本来内心是比较喜悦的。但是经历了饭店要求最低消费满1万元的事情之后,可能会让李女士在这件事情中感觉到不舒适。所以才会导致李女士在办完周岁宴之后,选择进行投诉。而且我个人也觉得饭店要求低,消费满1万元的规定,是不太合理的。
禁止自带酒水、收取开瓶费、最低消费标准这些真的合法吗?
禁止自带酒水、收取开瓶费,这样的一些最低收费标准真的不合法。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再去到一些高级饭店里面去吃饭的时候,会发现饭店里面门口都会直接声明禁止顾客自己带酒水。认为顾客直接从外面带的酒水到饭店里面,进行消费的数额就会减少,其实酒店这样做一般也是迫不得已。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成本,一些酒店才不得不禁止客户直接从外面带酒水。在开红酒的时候还要求向顾客收取开瓶费,这样的一些问题显然都是应该在情理之中去进行帮忙的,而不应该直接向顾客收取费用。
其实有很多消费者在面临着去饭店里面吃饭的时候,也都是因为考虑到自家的酒水特别的多,所以就会直接从家里面自带酒水。但在去到饭店门口的时候就会直接被饭店的工作人员给拦下,认为自带酒水已经不符合饭店的规定,从而必须要求顾客从店里面去进行消费酒水。其实酒水的价格也并不是特别的多,可能对于一些饭店的经营者因为考虑到本身菜品价格就比较便宜。
就是想要通过酒水当中能够赚取到一定的利益,如果顾客再直接从外面带酒水,那么吃一顿饭根本就不挣钱。再带着红酒去外面吃饭的时候要求服务员帮助客户去进行开酒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单独要求收取消费者的开瓶费,这样对于消费者而言就会觉得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所谓的最低消费标准也不应该有所执行。
毕竟每一个人在饮食当中可能吃饭的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吃的比较多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多点一些菜。但吃不了的情况下,就会根据个人的喜好去进行消费。在去饭店里面吃饭,千万不要只考虑去限制顾客的消费能力。每一个人在饭店里面吃饭,都是因为凭借着饭店口碑比较好才去的,如果因为这样的一些问题收费,顾客就一定会越来越少。
酒店的“开瓶费”是否合法啊
不合法,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这属于强加式的消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由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扩展资料
案例:经营者设定最低消费开瓶费最高罚5万元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审议了《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草案规定,经营者设定最低消费、开瓶费,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不符合规定的费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郭承录介绍,目前甘肃现行的《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是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
条例实施10年来,较好地适应了全省消费市场状况,满足了消费维权工作需要,特别是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创设规定,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04年至2014年,全省工商系统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6.7万件,案值1914843万元,受理消费者投诉1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89777万元。消协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10年间共调解消费纠纷7.7万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经营者设定最低消费开瓶费最高罚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