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消费者对酒店的新需求-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 有哪些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 有哪些
一、经过了这次疫情,健康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加注重卫生和健康。餐厅的卫生状况与每日消毒也为消费者关注,随着绿色食品、素食、疗食、滋补等概念愈发得到消费者的赞同,“衣要布,食要素”成为了很多人的消费方式,健康消费日渐风行,餐饮行业适应消费者需求,更加注重餐饮产品的营养。
二、除了健康观念外,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更多的消费群体减少了人稠密集的消费场所,社区消费将会成为下一个受消费者喜爱的消费区。
三、服务模式。餐厅封闭的边界也被打破,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不用再排队等候服务,可以提前网络点餐,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疫情之后,酒店应采取哪些创新手段走出困境?
未来消费者对自身的健康将会更加关注,酒店应该完善相关设施建设。
此次突如其来的病毒肺炎的疫苗与治疗药物,目前仍然在实验和研发阶段,根据相关官方的介绍,很多治愈的患者是在自身的免疫力和相应药物的辅助治疗下予以康复,自身的免疫能力成为战胜病毒的关键因素。
因此,消费者会加强对自身的锻炼力度,客户对健身、游泳等的需求会进一步的加大;所以,酒店可以抓紧时间完善酒店的健身房设备、制定健身卡、游泳卡的优惠促销政策;制定专业的健身课程设置及对客的私人教练配置等等。
酒店在数字化的运用将会进一步提升线上经济。酒店业是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风向标,酒店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快速变动之中,顾客的需求也在经常发生变化,酒店的管理就需要通过提供创新的产品和创新的服务来做出积极的回应。
要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对手吃掉,要么会更上一层楼。在市场经济时代,竞争就像海浪,一波又一波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不论是企业、产品还是技术,想要在这个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中存在并且不断壮大,除了要有自己的特色之外,更要有能立足市场不倒的口碑。
疫情下酒店该怎么应对
1.
积极应对疫情,做好防疫措施 疫情当下更应该做好环境卫生及每日的消毒工作,减少顾客来店的顾虑,为顾客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做好细节服务,提升酒店口碑效应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酒店市场已悄然发生转变,顾客手上把握着更多的主动权! 为了应对这样的变化,酒店更应该积极优化客户的体验。做好基本的基础服务之外,还要做一些细节服务比如迎宾水果+接送服务+伴手礼;还有能让顾客倍感温暖的用心服务:房间里的一张精致温馨问候卡片,一张酒店附近出行、游玩、美食地图等细节服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顾客对酒店的好感,从而提升口碑效应!
3.
做好线上OTA运营,带来翻倍流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人们出行消费趋于理性
后疫情酒店需求的变化趋势预测及应对措施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中国酒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首旅酒店(600258)、锦江酒店(600754)、华住集团(01179.HK)、格林酒店(NYSE:GHG)、岭南控股(000524)、西安旅游(000610)、华天酒店(000428)、金陵饭店(601007)等。
本文核心数据:连锁酒店客房占比、酒店业市场集中度
1、连锁化经营成为酒店业的趋势
酒店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连锁加盟模式快速发展。对品牌方而言,直营模式属于重资产发展,存在酒店物业的增值空间或者融资担保作用。酒店集团主要采取连锁加盟的轻资产输出模式,统一物资供应链、物业服务和管理,保证现金流、提高净利率、快速扩张品牌影响力、降低金融风险;对单体酒店而言,连锁化有助于解决酒店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拓宽单体酒店经营空间。中国酒店业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连锁化经营解决传统酒店行业重资产、低效率等痛点。
2、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年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渐上升,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中国饭店协会《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以同一品牌3家(含)门店以上为连锁酒店的统一口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中国共计2668个连锁酒店品牌,连锁客房数为469万间,连锁化率为30.6%,而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水平可达到60%-70%。未来中国酒店业加速整合,行业逐渐成熟,由此推断未来非连锁酒店有望转换为连锁酒店。
3、国内连锁酒店发展不均衡
从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其他城市的连锁化率分别为48%、41%和24%。一线城市与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连锁化率相对较高,除一线城市、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其他城市连锁化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有较大增量、存量改造机会。
从酒店规模看,70间房以上酒店连锁化率较高:客房数规模为15-29间、30-69间、70-149间、150间以上规模的酒店连锁化率分别为6%、21%、46%、38%。大型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高,而15-29间规模酒店连锁化率仅为6%,这种小型规模酒店通常是个体经营模式,有较大的连锁化改造空间。
从酒店等级看,豪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高,为53%。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仅为25%。未来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整合空间最大。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疫情对酒店行业的影响有哪些?
疫情期间,大部分酒店都生意惨淡。租金、人力成本、易耗品采购、水电费用等,都是酒店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酒店正在面临亏损的风险。部分酒店在建设过程中,背负了银行贷款。如果收入跟不上,则可能难以如期归还贷款本息。
疫情同样改变了酒店的运营方向。在政策引导之下,本地游、周边游开始成为主流出行方式,同城、同省的住宿趋势进一步加强。
部分酒店开始将本地化场景纳入生态,且家庭集体出游的情况在日渐增加, 酒店开始考虑设置更多的家庭房、套房等,完善亲子游乐设施,将酒店打造成休闲度假目的地。
酒店业近年经营情况分析
疫情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我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加,刺激着酒店业需求的增长。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一共拥有住宿设施总数为44.7万家,较2024年减少了16.1万家,其中酒店住宿业27.9万家,较2024年减少了5.9万家;其他住宿业16.8万家,较2024年减少了10.2万家。疫情对酒店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