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十八岁的雅称-女子十八岁叫什么年华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9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女子十八岁叫什么年华

女子十八岁称为锦瑟年华。出自: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名称】:锦瑟年华

【拼音】: jǐn sè nián huá

【含义】:比喻青春时代

【出处】:

出自: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白话翻译: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造句】:

1、锦瑟年华谁与度?莫问情归处。在情人节到来的日子里,让玫瑰花的美丽陶醉你的心房,把期待和梦想托春风捎去,让爱情绽放。祝情人节快乐!

2、建党迎来九十年,神洲大地笑开颜,峥嵘岁月驱顽敌,锦瑟年华建乐园,毕夏如今多美好,小康生活蔗甘甜,人民幸福党恩赐,富国安邦天下先。

3、转眼,锦瑟年华匆匆而过,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生活终于在大起大落、交叠反复中走向了宁静。

4、午後的阳光一般都比较温和,两位锦瑟年华的一男一女正在河边聊天戏水。

5、你锦瑟年华只手覆了江山,我一缕幽魂铭刻在你江山千里之外的墓碑上。

扩展资料:

形容女子年龄的词语: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至三岁。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总角:幼年泛称。

6、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7、黄口:十岁以下。

8、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9、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0、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11、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2、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3、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14、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15、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6、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17、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女子十八岁古代的称呼

二九年华

女子十八岁在古代称为“二九年华”。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二八年华”之说,是说女孩子到了16岁就完全成人,到了风华正茂,最漂亮最完美的时候。所以,以此类推“二九年华”的意思就是说,女孩子到了18岁。

古代把十八岁的女子称作什么

古代把十八岁的女子称作二九年华。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扩展资料:

称谓来历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十八岁少女在古代称为什么?

十八岁少女在古代称为及笄之年。

出自《礼记·内则》。 指女子满了15岁女子十八岁的雅称,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女子十八岁的雅称,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女子十八岁的雅称,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扩展资料女子十八岁的雅称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二三岁。

始龀(chen)七八岁。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三四岁到七八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束发:男子十六岁。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及笄之年

18岁年龄雅称有哪些?

18岁男子年龄雅称为“舞象之年”。舞象之年是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在古代,是可以上战场的年龄,“舞象”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男子18岁时可以称之为“舞象之年”。

女子十八岁的雅称:二九年华。古代女子到16岁叫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到了20岁叫桃李年华,女子24岁叫花信年华。

古代各类年龄的雅称: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初度:周岁。

3、生小:幼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4、总角:童年时代。

5、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6、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7、金钗之年:女孩12岁。

8、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9、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10、及笄:年满十五岁的女子。

11、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2、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3、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女生18岁在古代称为什么

古代把十八岁女子十八岁的雅称的女子称作二九年华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相关文章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