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的区别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的区别
1、 岗位工资 是指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技能、重要性(对产品关键度、质、量)、安全系数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 工资 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岗位工资制是按照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的不同岗位确定工资,并根据职工完成规定的岗位职责情况支付劳动报酬的工资制度。岗位工资标准是根据各岗位的技术高低、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因素确定的。它是将劳动组织和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一种分配形式。一般是一个岗位一个工资标准,有技术业务熟练程度差别的岗位,则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资标准。 2、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 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法律分析】:岗位工资是由职称(职务)和职级决定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职称(职务)和职级是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预先设定的。目前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设十三个级别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分别对应不同的职称(职务),一个职称(职务)对应多个工资级别。薪级工资主要是由个人资历和工作表现决定的,资历越长、工作表现越好,薪级工资就越高。目前事业单位人员薪级工资的设置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和管理人员(职务)六十五个薪级,工人四十个薪级,每个薪级只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每个地方的数额不一样,但其组成部分是一样的,岗位工资是专业技术人员在本岗位的工资额,岗位工资从高到低是一级至十三级,一级岗位工资是最高的,评到正高级职称的人才能上到一级岗位工资,极少人能评到,一个县大概也就几个甚至没有。十三级岗位工资是刚入职,学历是专科的员工岗位工资,本科毕业刚开始领十二级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其实就是工龄工资,每年薪级工资都会升一级,跟职称无关,是自然增长的工资。
2024年教师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表
本文目录一览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1、2024年教师岗位薪级工资标准
2、2024年新版薪级工资表
3、2024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
2024年教师岗位薪级工资标准
1、岗位工资的套改
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
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本次工改增加额
本次工改增加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
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6、正常调整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
教育部2024年教师工资政策
教育部2024年教师工资政策调整义务教育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大于等于当地公务员。2024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把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的收入保障情况作为督导的重点。如果发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会采取约谈或者问责的方式进行督促整改。义务教育是属于公益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只会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会进进一步提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对照表2024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对照表2024
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 ***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 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其它工资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一览:
附表一: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 元/月)
来源:以上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 ***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附表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
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附表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
说明: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202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
一、事业单位岗位工资标准
1、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550元—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3810元;
2、管理人员由现行的550元—275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3770元;
3、工人由现行的540元—830元分别调高到1130元—1640元。
二、事业单位员工工龄工资标准
6、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7、员工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8、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三、事业单位薪级工资标准
1、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80元—2600元分别提高到 170元—5795元
2、工人由现行的70元—915元分别提高到 150元—1855元。
四、事业单位员工工龄计算 ***
1、 工龄连续计算法: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 *** ,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 *** 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 合并计算连续工龄计算法: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 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备注:在**或***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