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段均衡器最佳效果图-杜比音效的十段均衡器怎么设置才是重低音效果?请高手解答,最好有截图,要最好的重低音效果。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杜比音效的十段均衡器怎么设置才是重低音效果?请高手解答,最好有截图,要最好的重低音效果。
1、29和59hz是重低音,调的越高越震撼。119和227hZ是低音,调的越高声音就越闷。474是中低音,947是中音,1889也是中音,这三段主要是人声。
2、3770是中高音,调的越高越通透。7523是高音,调的越高声音越尖。1501也是高音,调的越高声音越细腻。重低音的话按如下比例来调:从左到右(首先都是平衡的):9 9 6 5 4 0 0 4 5 8 。
3、这是杜比音效的重低音效果图,可以试下,效果还不错。
10段均衡器求高手指导怎么调出声音大很清楚干净听着舒服的数值。
10段均衡器中,调节250Hz可以让声音清楚干净,调节1000Hz可以让声音更加明亮,调节500Hz可以增加声音的舒适度。总而言之,低频音太多会让声音轰鸣,高频音太多会让声音尖锐,适当调节中间频段声音可凸显人声,让声音听起来干净舒服。
250Hz ——这个频段多了声音会很脏,少了声音会很干净,硬实,但它同时也是人声、弦乐、手鼓等等音色的主要共鸣点的所在频段。
500Hz ——和250Hz的感受相似,这一频段的增强会使一些铺底的合成器pad音色凸显出来,会使更多的男声凸显出来,这一频段多了还是会浑浊,稍微增加一些会使音乐有更多温暖、亲近的感觉。
1000Hz——这个频段可以算作一个分水岭,大部分乐器的基频都在200—1000Hz,所以调节1000以下的频段会更多的影响音色(不是影响音量),增强这一频段会使音色更明亮。
扩展资料:
其他频段对声音的影响:
32Hz ——这个频段需要播放器材有比较好的低频下潜能力,如果没有,当然就不容易听见,这个频段主要影响底鼓的延续音(sustain),就是踩下底鼓之后嗡嗡的声音,增强这个频段可以让音乐浑厚。
64Hz ——这个频段是底鼓所在的主要频段,如果单纯把这个频点增强10dB,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底鼓声变得很大,甚至破了,所以增强这个频段有助于音乐更厚实。
125Hz ——这就主要是贝斯的频段了,贝斯常用的音高位置的音色主要在这一频段,当然不是说这一频段只有贝斯,增强这一频段音乐会更扎实。
基本上,如果增强了上述三个频段,重低音就有了。
250Hz ——这个频段多了声音会很脏,少了声音会很干净,硬实,但它同时也是人声、弦乐、手鼓等等音色的主要共鸣点的所在频段。
500Hz ——和250Hz的感受相似,这一频段的增强会使一些铺底的合成器pad音色凸显出来,会使更多的男声凸显出来,这一频段多了还是会浑浊,稍微增加一些会使音乐有更多温暖、亲近的感觉。
1000Hz——这个频段可以算作一个分水岭,大部分乐器的基频都在200—1000Hz,所以调节1000以下的频段会更多的影响音色(不是影响音量),增强这一频段会使音色更明亮。
2000Hz——增强人声,说白了听得更清楚,包括吉他贝斯的琴弦摩擦的声音,电吉他的尖刺感,两元店大喇叭里的广告,增强这一频段让音乐更清晰。
4000Hz——这一频段可以让声音更完整,更具细节,更多现场感,但是过多的提升也会让人觉得刺耳,听觉疲劳。5000Hz以上是几乎所有乐器的谐波成分,也是人耳最敏感的频段,比如把5000Hz提升6dB,会让人觉得整个音量被开大了一倍,如果过多的衰减则会让音乐听起来很远。
8000Hz——这个频段比较明显的是各种镲声、弦乐摩擦琴弦的声音、还有就是齿音,一般很少会大幅提升这一频段。
16000Hz——这一频段确实很难分辨,如果不仔细听,会感觉音乐没什么变化。
十段均衡器最佳重低音怎么调?
均衡器的作用是调谐音频、改善音质,使得音域层次更加宽阔、音质更加悦耳动听。你的十段均衡器,大概和如下图形式:
依上图十段均衡器为例,左边为低音区,滑动按钮向上推低音信号加强,右边为高音区。如果想使音响低音强(重低音),就将左边滑动按钮向上推,右边滑动按钮逐渐向下推。就使滑动按钮排列成“\”字形。如果需要高音强一点,右边向上推,左边逐渐向下推,按钮排列成“/”,要想高低音兼顾,排列成“V”字形。慢慢的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高低音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