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怎么读拼音-戌怎么读?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戌怎么读?
- 2、戌这个字怎么读,代表什么意思
- 3、戌怎么读
- 4、戌怎么读,戌怎么读
- 5、戌字怎么读
戌怎么读?
戌读作:xū
声母x,韵母u,声调一声。
部首戈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6画
五笔86DGNT,五笔98DGD,仓颉IHM
1、地支的第十一位,属狗。
2、用于计时:戌时。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屈戌儿[qū qur]
铜制或铁制的带两个脚的小环儿,钉在门窗边上或箱、柜正面,用来挂上钌铞或锁,或者成对地钉在抽屉正面或箱子侧面,用来固定U字形的环儿。
2、戌日[xū rì]
即腊日。
3、壬戌[rén xū]
壬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9个。
4、戌生命[xū shēng mìng]
狗。戌年属狗,故云。
5、甲戌日[jiǎ xū rì]
中国干支历法中的第十一天。
戌这个字怎么读,代表什么意思
戌的拼音:[xū]
基本解释:
1、地支的第十一位,属狗。
2、用于计时:~时(下午七点至九点)。
字源
“戌”字为独体象形字,本义是一种长柄的斧钺类古兵器。假借为地支的第十一位,其前为酉、其后为亥。另有一读音qū,用于“屈戌儿”一词。
“戌”字在早期汉字如甲骨文、金文中,是独体象形字,后来讹变为从“戊”从“一”《说文》据小篆字形,解释为“从戊含一”,是错误的。其本义为当时的一种长柄兵器,头部形似斧钺 。
常用词组
戊戌变法
例句:此外另有一条时间暗线贯穿其中,从戊戌变法到流亡日本,再到欧洲游历后退出政坛,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启超关于语文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更。
解释: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维新、百日维新。
扩展资料
戌字的本义为兵器,那么《说文解字》里说“戌,灭也。”正是从兵器的引申义上来的,有消灭除掉的意思。左半部分是个三点水,所以从水。右边是戊字,它属土,那么在戊里边有一横,一的下面有一个火。所以在这边有用水用土灭火的意思,所以这个字儿念灭。
如果是拆字,那么戌这个字可以拆成戊里见一。一代表阳气,老示阳气入于土,说明“阳气微也。”微,中间是山下见一,所以说“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事必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戊含一。”
那么在周易里面用剥卦来代表这个戌字,剥卦是五阴一阳。下面五个阴爻,上面一个阳爻。表示阳气衰也。所以在十二地支里边,他排在第十一位,到第十二位亥,这个五阴剥一阳的剥卦就变成了六爻皆阴的坤卦。
所以律书里面说“火死于戌,阳气至戌而尽。九月于卦为剥,五阴方盛一阳将尽,阳下入地,故其字从土从戊,土中戊中含一之义。”所以戌字的兵器的本义,现在也不用了。后世的常用义倒是它的假借字,即地支的一个专用字。
在一年之中戌代表九月,在一天之中戌代表晚上的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太阳落山了,夜晚开始了,在五更的划分当中,它是一更天。
戌在十二生肖中与狗相配,因为在戌时也就是一天当中,它是晚上的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大地入睡万籁俱寂啊!狗耳贴地而眠,就是狗的耳朵贴着地睡觉了,虽然睡觉了,它仍然像卫戍战士一样警觉着。
戌怎么读
戌戌怎么读拼音,汉语汉字戌怎么读拼音,读音为xū,也读作qu。在字形上,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把宽口大斧。本义是斧类宽刃兵器,后借以表示十二地支戌怎么读拼音的第十一位,又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狗”、五行中的“土”等。
戌字常见组词有戌怎么读拼音:
壬戌戌怎么读拼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9个。
戌时:十二时辰之一。指晚上时间的七时至九时。
建戌:指夏历九月。
戌日:指腊日。
戌削:形容衣服裁制合体。
戌怎么读,戌怎么读
戌怎么读
“戊、戌、戍、戎”四字只相差一点点,许多人记不住它们的读音,意思也经常搞错。
这里介绍四句口诀,记住后,你就不会再张冠李戴了。口诀是: “戊读wù,天干甲乙丙丁戊; 加横xū,地支亥字前位戌; 加点shù,军队防守去卫戍; 十字róng,身穿戎装守边疆。” 戌字怎么读
“戌”的读音是qu和xū
“戊”,“戌”,“戍”,“戎”分别怎么读?
1、“戊” wù(音误)天干的第五位(甲、乙、丙、丁、戊);常用做顺序的第五;“戊更”指夜晚五更。
2、“戌”xū(音需),地支的第十一位;戌时指晚上七点至九点。
3、戍”shù(音术),军队守卫的意思,用做“边戍”、“戍边”、“卫戍”
扩展资料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 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
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 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35字了。
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 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不过此书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僻字
戌怎么读音
戌
拼音: xū ,qu, 笔划: 6 部首: 戈 五笔: dgnt 基本解释:戌 xū 地支的第十一位,属狗。 用于计时:戌时(下午七点至九点)。 笔画数:6; 部首:戈; 戌 qu ——见“屈戌儿”(qūqur) “戊”,“戌”,“戍”,“戎” 都怎么读
一、戊:wù
1.天干的第五位。
2.(Wù)姓。
二、戌:qu、xū
1.(指事。从戊,含一。不详。戊( wù)武器。本义:地支的第十一位)
2.同本义 。又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
3.戌时
4.十二生肖属狗
三、戍:shù
1.(军队)防守:卫~。~边。
2.姓。
扩展资料
“戊”最早见于图形文字,其本义是斧钺等一类的兵器,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五位的代称,并成为此义的专用字,由此又引申为序数第五,又因其处于十天干的中间位置,因以指方位中央,也指代土
“戌”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斧类宽刃兵器,后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又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狗”、五行中的“土”等。《说文解字》认为是“灭也”。
相关词汇:
1.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区。~司令。
2.戍守:武装守卫;防守:~边疆。
3.戍夫:戍守边关的人。
4戍角:驻防士兵的号角。
5.守戍:戍守,防守保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
戌字怎么读
“戌”的读音是qu和xū
简体部首: 戈 ,部外笔画: 2 ,总笔画: 6
释义
◎ 地支的第十一位,属狗。
◎ 用于计时:~时(下午七点至九点)。
组词
◎ 戌时 xūshí
指晚上七点钟至九点钟的时间
戌日 xū rì
即腊日。《后汉书·陈宠传》“犹用汉家祖腊”李贤注引汉应劭《风俗通》:“汉火行,衰於戌,故腊用戌日也。”
戊戌维新
wù xū wéi xīn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变法活动。
造句
一、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
二、戊戌政变促使大批文化人转向反清革命。
三、前陷交阯将吏苏佐等十七人自拔来归。九月戊戌,诏:"冬至日南郊,宜依故事设皇地只位。礼毕,别议方泽之仪以闻。"。
四、光绪帝对居心叵测的袁世凯委以重任,这就加速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五、清朝末年,慈禧再次垂帘听政,把历时仅103天的戊戌变法镇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