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奥黛丽·赫本,坠落人间的天使,表里如一真女神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奥黛丽·赫本,坠落人间的天使,表里如一真女神
她塑造过众多难忘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荧幕形象。《罗马假日》中高雅不失活力的安妮公主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龙凤配》中干练自信的萨布里娜,《战争与和平》中执着单纯的娜塔莎,《蒂凡尼早餐》中多变脆弱的霍莉。
她也刻画了一个个经典的舞台角色。《金粉世界》中愤世嫉俗的巴黎丑小鸭琪琪,《美人鱼》中爱放弃一切的美人鱼翁蒂娜,《窈窕淑女》中不甘向命运妥协的卖花女伊莱莎,《甜姐儿》里追求真我的书店店员乔·斯托克顿。
她就是奥黛丽·赫本,一个凭借着迷人的电影形象、对时尚独特品味和公益事业的全情投入,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不朽的女神。
奥黛丽·赫本演绎生涯中,获得2次奥斯卡奖,4次英国电影学院奖,3次意大利大卫奖,3次金球奖,1次金桂冠奖,1次格莱美奖和2次托尼奖等。并被授予演员终身成就奖以及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普通公民可以获得的最高奖项。
即使获奖无数,她依旧是她,那个对凡夫俗事充满敬畏,对生命充满热爱,从容优雅的奥黛丽·赫本,直到今天脑海里还留有她大方得体、简约优雅的形象。
今天就为你展现女神奥黛丽·赫本的真实世界。
一、要有一颗不甘被命运摆布的心
奥黛丽·赫本出生于一个老欧洲贵族家庭,母亲艾拉有着男爵的头衔,受过良好的上流社会教育。随着荷兰被德国占领,奥黛丽·赫本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母亲家几个世纪来的财富一时间化为乌有。
全家生活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奥黛丽·赫本一次又一次亲身体验到纳粹政权如何将亲人从她身边夺走的悲痛,虽然未成年,但她已经见识了人性的残酷。但这没有让她放弃心中的真善美和真正的贵族精神。她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和胆量,为荷兰反抗军服务,奉献自己的力量。
战争带给她不仅是精神上的打击,也有身体上的摧残。她因长期缺乏食物,而营养不良,一米七几的身高,却只有40kg。她双腿浮肿,被黄疸折磨,靠着坚毅的内心,挣扎着在二战中存活。
战后母女来到伦敦,艾拉为了成就女儿的芭蕾舞演员的梦想。甘愿整理垃圾,洗刷楼梯,同时承担店员、保姆、厨师等各种工作。母亲的身教多于言传,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奥黛丽·赫本如何应对命运的阻挠。所以当芭蕾梦想的幻灭时,奥黛丽·赫本也依然能够找到新的人生方向。
从芭蕾舞者到演员,她成功的蜕变。在拍摄《战争与和平》期间,她经历了怀孕的喜悦和纠结,经历了流产的悲痛与绝望。她忍痛从悲剧之中走出,回归到了影片的拍摄。为了让娜塔莎鲜活生动,奥黛丽·赫本不断回忆着童年经历的过往,让自己陷入绝望梦魇之中,她成功的演绎了娜塔莎的完美蜕变,自此以后已无人超越。
流年已逝,斗转星移,唯一不变的只有她那颗刚毅坚强的内心。
二、演戏是工作,家庭才是归属
6岁时父亲的离开,成为了奥黛丽·赫本一生都无法抚平的隐痛,她力争做一个好母亲、好妻子,不想悲剧在她的孩子身上发生,但是公主的生活并不总是童话,王子的出现注定带着酸楚。
第一任丈夫梅尔,是《罗马假日》男主角格里高利派克的朋友,他们一见倾心,被彼此的才华所吸引,她不顾母亲艾拉的反对,与这个名气不与自己相称并且比自己大12岁的男人结为连理。
虽然外界一直对这对璧人婚姻颇有微词,但是奥黛丽·赫本极力维护梅尔,甚至宣布没有梅尔的角色,她都拒绝参演。面对外界的各种质疑,奥黛丽·赫本更像是一个守护家人的战士,比起那些光鲜亮丽的名誉,她需要梅尔的呵护,需要家庭的温暖。
在经历了两次流产后,为了保住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她推掉了所有的工作,生下了肖恩。在她心中,一个完整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她为生活中的责任划定了严格的界限,她一生秉承着这样的信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演戏只是她的工作,家庭才是她的归属。
而地位的不对称,给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奥黛丽·赫本越是成功,梅尔越是失落。面对大男子主义的梅尔,奥黛丽·赫本敬小慎微,并且宣布退出好莱坞,即使这样也没有能挽留住梅尔的心。她无法从婚姻的失败中抽离出来,她曾经发誓要成为影视界白头偕老的楷模,而这一切在罗马城阴雨绵绵的天气的笼罩下,幻化为泡影。
《丽人行》中马克问:什么样的人在餐馆面对面坐着却不说话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乔安娜说:结了婚的人?马克答道:没错!不幸的婚姻如同沼泽,深陷其中的人越是奋力挣脱,越是无法自拔。
当遇到第二任丈夫安德烈时,她如同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便紧紧不放。不到6周,就宣布与安德烈结婚,她不想重蹈覆辙,于是推掉一切片约,甘于做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而安德烈的越来越贪恋神色犬马的生活,这如同一把利刃刺进奥黛丽的心中。当然这段婚姻依然以失败结尾。这个小鹿般的女子仅仅只是渴望家庭的平静。
终于,当奥黛丽·赫本遇上罗伯特时,她才知道这是灵魂伴侣。他们选择不用任何形式绑架彼此。奥黛丽·赫本终于在他身上找到了被尊重和理解的温暖。公主在垂暮之年找到了心中的王子,他们依偎相伴,携手度过余生。
爱情是不约束,而在爱情中独立自我,慢慢沉淀的经历才是最弥足珍贵。
三、宛如行走的速度
现实的生活远没有童话般的梦幻,一个人世间的公主在历经过战争带来的伤痛,婚姻带来的洗礼后,一步步迈入圣洁的天堂。
奥黛丽·赫本在罗伯特的介绍下,决定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师。她坦言194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她和同胞送来的食物和基本的生活医疗用品,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善良的种子,在她心中结出了饱满的果实。多年后,她第一次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名气,为远在异国他乡的贫困儿童,争取世界的关注和救援。
亲善大使的工作,让奥黛丽·赫本重获新生,她每天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家人希望她能注意休息,可她总觉得有那么多人需要她的帮助,不能停下脚步。她多次造访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国家。她不断举办各种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每当发布演讲时,她如再次亲临那片饥荒和病痛遍布的苍凉之地,泪如泉滴,哽咽不止。
在孟加拉的时,奥黛丽·赫本看见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一个的小女孩,她独自一个人站在一颗椰子树下,她轻轻地走过去,蹲下身子问她:“你为什么不加入他们的队伍呢?”当她抱起这个孩子,才震惊地发现,孩子的双腿因为小儿麻痹症残废了,已经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奥黛丽·赫本抱着孩子回到人群中,眼睛里面噙满了泪水。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此时的她更像这些贫困儿童的母亲。她对他们倾注了余生最后的爱,直到她顽强的意志再也无法支撑疲惫和病痛的身躯。虽然家人、朋友、医生们想尽各种办法,可始终无法阻止天堂对她的召唤,她患了癌症,并且已经到了晚期。弥留之际,她依旧惦记着忍饥挨饿的儿童,当肖恩问母亲有什么遗憾之时,她说: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苦难。
在荧幕上,她不仅能饰演高雅的公主,更是将各种女性角色都刻画得惟妙惟肖,隐忍的修女、彷徨的同性恋、善变的交际花、智勇双全的盲女,她为剧本中的人物倾注了全部的精力。银幕下,与她合作过的人,在感叹她外在美的同时,也不禁被她的内在美折服。在她那摄人心魄的眼睛之下,有一颗钻石一般坚韧不腐且晶莹剔透的心。
1999年,奥黛丽·赫本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The Spirit of Audrey。不是每个女孩都有如奥黛丽·赫本一样明艳动人的眼睛,超凡脱俗的仪态。而如何能让一个人的旅程熠熠生辉。只有本身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抗命运不灭的信念。
即使风雨的摧残,岁月的冲刷,依旧坚强屹立、花开不败,用最美的姿态绽放自己的色彩。
历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历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获奖者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29年第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珍妮•盖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30年第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玛丽•碧克馥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31年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瑙玛•希拉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32年第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玛丽•杜丝勒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33年第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海伦•海丝;
1934年第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凯瑟琳•赫本;
1935年第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克劳黛•考尔白;
1936年第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贝蒂•戴维斯;
1937年第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路易丝•赖纳;
1938年第1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路易丝•赖纳;
1939年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贝蒂•戴维斯;
1940年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费雯•丽;
1941年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金格尔•罗杰斯;
1942年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琼•芳登;
1943年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葛丽亚•嘉逊;
1944年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珍妮弗•琼斯;
1945年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英格丽•褒曼;
1946年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琼•克劳馥;
1947年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奥莉薇•黛•哈佛兰;
1948年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洛丽泰•杨;
1949年第2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简•惠曼;
1950年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奥莉薇•黛•哈佛兰;
1951年第2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朱迪•霍利德;
1952年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费雯•丽;
1953年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雪莉•布思;
1954年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奥黛丽•赫本;
1955年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格蕾丝•凯利;
1956年第2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安娜•麦兰妮;
1957年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英格丽•褒曼;
1958年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乔安娜•伍德沃德;
1959年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苏珊•海沃德;
1960年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西蒙•西涅莱;
1961年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伊丽莎白•泰勒;
1962年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索菲亚•罗兰;
1963年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安妮•班克罗夫特;
1964年第3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帕德里夏•妮尔;
1965年第3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朱莉•安德鲁斯;
1966年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朱莉•克里斯蒂;
1967年第3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伊丽莎白•泰勒;
1968年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凯瑟琳•赫本;
1969年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凯瑟琳•赫本;
1970年第4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玛吉•史密斯;
1971年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格伦达•杰克逊;
1972年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简•方达;
1973年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丽莎•明奈利;
1974年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格伦达•杰克逊;
1975年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艾伦•伯斯汀;
1976年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路易丝•弗莱彻;
1977年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费•唐纳薇;
1978年第5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黛安•基顿;
1979年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简•方达;
1980年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莎莉•菲尔德;
1981年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茜茜•斯派塞克;
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凯瑟琳•赫本;
1983年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梅丽尔斯特丽普;
1984年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雪莉•麦克雷恩;
1985年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莎莉•菲尔德;
1986年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杰拉丁•佩姬;
1987年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玛丽•玛特琳;
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雪儿;
1989年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朱迪•福斯特;
1990年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杰西卡•坦迪;
1991年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凯茜•贝茨;
1992年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朱迪•福斯特;
1993年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艾玛•汤普森;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霍利•亨特;
1995年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杰西卡•兰格;
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苏珊•萨兰登;
1997年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1998年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海伦•亨特;
1999年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格温妮丝•帕特洛;
2000年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希拉里•斯万克;
2001年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朱莉娅•罗伯茨;
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哈莉•贝瑞;
2003年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妮可•基德曼;
2004年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查理兹赛隆;
2005年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希拉里•斯万克;
2006年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瑞茜•威瑟斯彭;
2007年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海伦•米伦;
2008年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玛丽昂•歌迪亚;
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
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
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娜塔丽•波特曼;
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
2013年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詹妮弗•劳伦斯;
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
2015年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朱丽安•摩尔;
2016年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布丽•拉尔森;
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艾玛•斯通;
2018年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2024年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奥利维亚·科尔曼;
2024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蕾妮·齐薇格。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盘点奥斯卡十大经典女性电影,十足展现了女性的魅力
奥斯卡电影从来不曾忽略对女性的关注,因此,女性题材的影片层出不穷,佳作纷呈。我试图精选出十大经典女性电影,以展示女性成长的 历史 变化,使女人在影像的世界里看到女性鲜活的美丽人生。
一、纯真公主的美丽爱情
片名:《罗马假日》
奖项:第二十六届(1953年)最佳女主角
这是沾沾自喜的美国人在那个时代的一部理想化的电影,
二、两个女人对男人的复仇
片名:《末路狂花》
奖项:第六十三届(1991年)最佳原创剧本奖
三、苏醒的爱情
片名:《钢琴课》
奖项:第六十六届(1994年)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这部由法国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是奥斯卡史上女性题材影片的一部经典之作。一个视钢琴和音乐为生命的哑少妇,嫁给了一个无法理解她的男人,她内心对爱的渴求只能在弹奏几下被丈夫避弃的钢琴时才能得到缓解。这时另外一个听懂她音乐中的骚动的男人唤起了她的激情。钢琴点燃了两人的情欲之火……本来沉默恭顺的女人忽然迸发出无所畏惧的勇气和激情去享受爱情,音乐促成了一个女人的自我觉醒,看起来惊心动魄,就像蝴蝶破茧而出一样美丽,这也正是片子的感人之处吧。
四、传奇女人的一生
片名:《贝隆夫人》
奖项:第六十九届(1997年)最佳歌曲奖
这部片子当年因为麦当娜出演阿根廷的国母艾薇塔,在阿根廷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艾薇塔是个传奇般的女人,一生大起大落,当过妓 女,做过 娱乐 明星,遇到贝隆上校以后,她找到了真爱,也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贝隆当上了阿根廷总统,艾薇塔就成了国母,人们对她褒贬不一,有人叫她“穷人的旗手”,富人们称她“不择手段的女人”。33岁的艾薇塔去世时,整个阿根廷都为她而哭泣。这个女人的一生,选择了权力又坚信自己的爱情,她是贝隆夫人但更多时候还是艾薇塔,她的勇气在当时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但是她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当她成为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女神时,她的心灵深处一定在暗自流泪。
五、她不想做女人
片名:《男孩不哭》
奖项:第七十二届(2000年)最佳女主角奖
奥斯卡获奖影片 盘点奥斯卡十大经典女性电影
《男孩不哭》讲的21岁的问题女孩来到小城法奥斯,决心像个男人那样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当她的女儿身不慎暴露以后,她却被昔日的哥们儿强 暴并杀害。她一心想做个男孩,可是保守而又骄傲自大的男性 社会 决不会 接纳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人。这部片子更多的是给人带来对现代都市女性的命运的思考。
六、东方的女权主义
片名:《卧虎藏龙》
奖项:第七十三届(2001年)最佳摄影
这是华人导演首次在奥斯卡获奖,到现在还余温不散。很多人只认为这是一部飞来飞去的武侠电影,其实武侠故事只是李安深刻的人文探讨的外壳。李慕白想爱不敢爱,重义轻情的传统操守,代表了东方男权 社会 的伦理,而反叛的玉娇龙性格里面却包含了浓重的女权主义色彩,对父权的反叛、对爱的自由的追求。个性解放,全然不把所谓“道义”放在眼里。无一不是在展示女人的自我觉醒以及对男权 社会 的伦理的反抗。
七、三个孤独无助的女人
片名:《时时刻刻》
奖项:第七十五届(2003年)最佳女主角
这部根据伍尔芙小说改编的片子很女性化地揭示了女人的脆弱和无助,讲的是三个处于不同时空的感情不稳定并且生活在孤独、抑郁中的女人的故事。她们被戴罗薇夫人这个名字交织在一起,一个近乎疯狂的天才女作家,一个想要自杀的怀孕的家庭主妇,一个爱上了因艾滋病而濒死的诗人的女人,她们在片中的一天,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女性寻找自我、体认自身力量的过程。三个女人同时被闹钟叫醒,梳妆,开始崭新的一天,这天在三人看来都是“阳光灿烂的一天”,而阳光下三个人都有各自的压抑和绝望。可以说这是一部对女人充满怜悯和无奈的片子,艺术电影的气息很浓,或许更符合欧洲评委的口味。
八、土著少女酋长的成长
片名:《鲸骑士》
奖项:第七十六届(2004年)最佳女主角提名
这是部讲述纽西兰土著第一位女酋长成长的故事。纽西兰海岸责任酋长惟一的孙女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接过祖父的担子,但祖父坚持要挑选男性为自己的接班人。小女孩只能利用各种机会,向祖父和族人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能胜任酋长的位置。最后她靠智慧和勇气骑上鲸鱼背,像当年祖先一样驰骋在海上,她也因此成为了下一位酋长……这部片子票房相当不错,小女孩的倔强要强和惊人的勇气打动了无数人。相比于太多的暴力血腥的反抗,这部女性题材的电影让我们看起来舒服多了。
九、绝望的同志之爱
片名:《女魔头》
奖项:第七十六届(2004年)最佳女主角
奥斯卡又一部女同 性 恋题材的影片,如果《男孩不哭》是进入男性 社会 的渴望,《女魔头》就是女人寻找最后的爱和希望的旅程。这也是改编自真实故事的一部影片。沃诺斯从小家庭不幸,流落街头以卖淫为生,主流 社会 从来都不接纳她,没有男人真正爱过她,她也没有爱过任何男人。同 性 恋希尔比的出现让她意识到同性之爱或许是人间最后的温暖和希望,于是为了爱人,沃诺斯开始疯狂的杀人。最后却是希尔比在警方的劝说下出庭作证,将沃诺斯送上了绞架,也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世界。这部片子没把沃诺斯描绘成一个女魔头,而是力图在病态和 情感 之间寻找平衡,可以说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片子,在女魔头残暴的背后,仍然是一个纯洁的善良的爱憎分明的女子。
十、表演爱情的女人
片名:《成为朱丽娅》
奖项:第七十七届(2005年)最佳女主角提名
今年,安特尼·本宁又输给了希拉里·斯旺克,不过这部片子的确很优秀,一个面临中年危机的强权女人朱丽娅,伦敦歌剧院的当家女主唱,因为意识到年轻情人联合自己的竞争对手来欺骗自己,就开始了维护地位的斗争和对背叛的报复。她凭着多年的表演实力在对手和情人间周旋,最后无情地毁了对手的前途,把自己的事业推上了新的高峰。这样的女性角色在奥斯卡影片里面不是很常见,朱丽娅不容许任何人取代她,她就是财富和名望,所以这个在男权 社会 中得到财富和名望的女人,最大的法宝还是要成为自己。
2024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2024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奥利维娅·科尔曼:《暗处的女儿》
佩内洛普·克鲁兹:《平行母亲》
妮可·基德曼:《里卡多一家》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斯宾塞》
杰西卡·查斯坦:《塔米·菲的眼睛》
2024奥斯卡奖影后项目预测分析
即将在2024年3月底登场的第94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开办在即,在影后奖项的赛况中,出现了有趣的局面:阿汤哥(汤姆克鲁斯)的前妻妮可基嫚与前女友佩内洛普·克鲁兹狭路相逢、同届入围。
而曾因演出18世纪英女王而夺后的奥利维娅·科尔曼,这次则是对上了在《斯宾塞》饰演20上世纪传奇人物“戴安娜王妃”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至于杰西卡·查斯坦以疯狂化妆术和催眠式演技所端出的《神圣电视台》存在感强且幻术力最大,有望在一群准影后互斗相争之中出现,成为今年的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奖得主。
以上内容参考 正观新闻-2024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