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壶口瀑布-壶口瀑布在哪个省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壶口瀑布在哪个省
壶口瀑布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陕西省和山西省两省的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壶口一带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叠系纸房组。上部为紫红色、紫灰色和灰绿色细砂岩与泥质岩类互层,下部为深层砂岩,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比较坚硬;泥质岩类以页岩为主,松软破碎,易遭流水浸蚀。
壶口瀑布所在地属于暖温带湿和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热同季,且多暴雨。该区四季分明,夏季短暂略热,冬季稍长干寒,春秋两季温和多变。
秦晋峡谷流域的暴雨,降水面积大,历时较长,降雨强度也较大,一日最大降雨量可达200-300毫米,是黄河中游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壶口瀑布的特点
壶口瀑布的特点是气势壮观、周围自然景观奇特、世界上最黄的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接,是我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壶口两岸,苍山挟持,万里黄河至此,河床由3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50多米,浩淼的黄河水骤然收成一束,从30多米落差的黄河壶口飞流直下,奔泄于十里龙槽。因其形状似一把壶的口子,故而得名。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周围自然景观奇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扩展资料: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到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每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更多关于壶口瀑布的特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陕西壶口瀑布在哪个县
陕西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但壶口瀑布是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的景点。壶口瀑布东面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附近。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河口汇聚如壶口瀑布而得名。
陕西省壶口瀑布县城
陕西壶口瀑布西邻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邻山西省临汾市蓟县壶口镇,所以壶口瀑布是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和山西省临汾市蓟县共有的旅游景点。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瀑布上游的黄河水面有300米宽,不到500米就压缩到20 ~ 30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河在此奔流,两岸石壁陡峭,河口似壶口瀑布,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在哪里
壶口瀑布在陕西省宜川县、山西省吉县两个地方,它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春秋两季是去壶口瀑布旅游的最佳时间。4-5月称为“三月桃花汛”,9-11月叫做“壶口秋风”。这两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
壶口瀑布主要有8大奇观,称之为:水底冒烟、旱地行船,霓虹戏水、山飞海立,晴空洒雨、旱天惊雷、冰峰倒挂、十里龙槽。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蒸云接天,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
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水流落下,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大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壶口瀑布景点介绍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陕西壶口瀑布,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陕西壶口瀑布,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陕西壶口瀑布,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陕西壶口瀑布;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陕西壶口瀑布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相关说明
2013年12月,“宜川县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评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国家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荣誉的授予,成为壶口景区继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之后第四张国家级名片,为延安市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2024年2月,为感谢全国医护人员的坚守奉献,自疫情消散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景区向参与武汉“抗疫”一线救援工作的全体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及各行业志愿者们免费开放。2024年8月10日,受黄河上游洪峰影响暂时关闭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已恢复开放。
壶口瀑布的历史文化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壶口”一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如“既载壶口,治梁及歧”、“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都与大禹治水的路线与策略有关。这里提壶口而未言瀑布。
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对孟门及瀑布作了深刻的描述:“《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蹬,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_,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有人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衡,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魂。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最怒,鼓山若腾,_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这里所记,指出瀑布在孟门处,而未提黄河于流上的壶口。
《元和郡县志》也叙述壶口,把它称为石槽。一则说“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再则说,“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这显然和郦道元所说的不同,说明壶口瀑布向上游推移了。
《元和郡县志》撰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上距郦道元逝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为286年。说明在郦道元之后的286年间,壶口瀑布从孟门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冲出一条约长一千步,宽30步的深槽,现已上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的龙王_附近,号称十里龙槽。以上为1500年来壶口演变的历史。
扩展资料
壶口瀑布落差甚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困难。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龙王_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园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
尽管有一些园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为天下奇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壶口瀑布(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