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法-国家的根本法是什么法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的根本法是什么法
国家的根本法是宪法。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一条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正式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历经修订。现行宪法为1982年通过并于2004年修订的宪法。
1、宪法的内容
宪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其它重要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2、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其根本法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我国宪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我国的根本法是什么法?
我国的根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根本法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根本法
1、根本法指的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针对成文法国家而言。根本法是指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居核心地位的、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极为严格的宪法。
2、通常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它规定的基本原则是立法机构进行立法的基础,一切法律、条例和国家机关的决议、命令,都不能与之相抵触,如有抵触就无效。个别国家对某些方面的法律也称根本法,如法国于1956年制定的《海外领土根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