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场景消费-阿里旗下飞猪三连击 想以“设计”变革旅行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阿里旗下飞猪三连击 想以“设计”变革旅行
阿里旗下飞猪三连击 想以“设计”变革旅行
大平台的流量成为定制商家不得不倚靠的大树,但平台间的竞争也在加剧。
在线旅游下半场,追赶者正在加速。不久前才有新美大将酒旅业务独立为新品牌“美团旅行”,昨日,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品牌飞猪则发布“设计”为导向的生态战略。它们基于各自基因,试图找到差异化的切入点,向携程、去哪儿等大玩家发起挑战。
飞猪此次的口号是“以设计变革旅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飞猪总裁李少华表示,对消费者而言,“设计”意味着通过搜索购买组件式产品,或者直接购买飞猪设计的旅行专线,或者发起定制需求;对商家而言,“设计”则是利用阿里的大流量、大数据,以及信用、会员和营销资源,参与到旅行产品甚至商业模式的设计当中。
为此,飞猪发布了三大产品——酒店全场景信用消费、定制旅行和四大专线。李少华称之为飞猪更名之后的“第一场”战略发布,从中可一窥飞猪在OTA战场上的布局和策略。
一、升级信用住,酒店内外全场景“免押先享后付”
OTA的机票、酒店、休闲度假三板块中,酒店比度假产品标准,但比机票消费流程复杂,体验和服务的可改进空间很大。
早在2015年3月,飞猪就针对酒店行业推出了“信用住”业务,1.0版本以芝麻信用分为基础,允许用户免押金入住、离店免查房、先离店后支付。这些服务的背后,需要阿里支付宝积累的大数据支撑。据飞猪提供的数据,“信用住”已有超过10万酒店商家接入,超千万人次使用,累计节省300多万小时。
此次的“酒店全场景信用消费”则把原有的“信用住”延伸至酒店住宿消费之外,比如酒店餐饮、康乐、水上项目、购物等相关的内外消费,流程无需押金、现金和移动支付,只需要在消费时提供酒店入住房号和姓名,离店后24小时即可由支付宝账户自动进行线上后付扣款结算。
6月1日起,这项业务在三亚亚龙湾美高梅度假酒店、三亚天域度假酒店、三亚海棠湾民生威斯汀酒店试水,下半年将落地杭州西溪。“接下来我们会把酒店周边的公共消费区涵盖进来,未来还可能发展到涵盖整个度假城市。”李少华说。
猪酒店事业部总经理黄宇舟表示,“飞猪调研显示,从未产生过杂费消费的酒店用户中,有65%对于这种以酒店为核心场景的信用消费新模式有兴趣。”一个可预见的趋势是,人们越来越青睐于根据周边吃喝玩乐资源的聚集程度选择酒店,而非房价和房型。
这项业务瞄准了携程的优势阵地——高星酒店。流程的改善有益于增加客流、鼓励消费,但挑战在于,酒店业的信息化程度低,并且杂费项目高度非标,改造起来成本和阻力不小。以首批入驻的三亚美高梅酒店为例,餐饮、SPA、海上摩托艇、帆船等项目依然需要向前台电话预约,尚未实现线上操作。
依托大数据建立起来的消费信用模型是飞猪的利剑。以酒店住宿为核心,延伸到酒店内全流程消费,到未来打通目的地的更多旅游产品和本地服务,让信用消费成为基础设施一般的存在,才是飞猪的野心,也是制衡行业巨头如携程的.武器。
事实上,携程对“信用住”也有所应对。2016年1月,携程联合旗下PMS(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客房预订系统)公司众荟推出“信用住”功能,为用户提供 “到店免押金、离店免查房、离店后再扣款”服务。
二、上线定制旅行频道,给供应商一片“自留地”
6月1日,飞猪定制旅行频道也在经过一个月测试期后正式上线。定制旅游商家以店铺形式入驻飞猪,首批数量近20家,包括六人游、无二之旅、世界邦、白日梦等主流定制旅游品牌。
飞猪首席产品官胡光华对媒体表示,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高效地传递给商家,并保障商家的服务,是定制游产品成败的关键。飞猪的方案是在移动端上发力,“用产品设计的手段把个性化的东西通过标准化,提高效率兼顾有保障的服务”。
除此之外,商家信用也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现有的创业公司即使有一定的流量,仍然难以规模化的原因,因为他的品牌、运营规模以及商品个性化决定了,消费者会意识到信用风险。”李少华说。飞猪作为平台可以提供品牌背书和运营支持,更重要的是,其大数据能力可以让商家更了解消费者,以做出更称心的线路提案,并提前备货、规模采购。
关乎供应商核心利益的派单机制还在实验当中。由于目前平台上供应商数量有限,用户提出定制申请后,系统会依据商家擅长线路自动派出一单。李少华表示,未来飞猪鼓励商家创造内容来运营自身,“定制的特点是内容触发旅行灵感,因此通过内容成单一定会超过通过搜索。”
原本高端的定制旅游正在变得大众。定制旅行品牌六人游CEO贾建强告诉36氪,国内的定制旅游消费正处于观光向休闲的过渡阶段,经典行程加个性化主题是普遍组合方式。“即使没去过欧洲的消费者,也不愿意跟团了。”贾建强说。
大平台的流量成为定制商家不得不倚靠的大树,但平台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携程于2016年1月上线了定制频道,并与2017年4月发布了2.0版本,据称供应商数量超过了1200家。此外,途牛、同程、中青旅、众信等也都推出了定制旅游业务。
三、激活冷门的“度假IP”,为商家做范本
继2016年推出“极光专线”后,飞猪又推出了四款专线目的地产品——49999元“南极专线”、8999元“北极光专线2.0”、8999元英伦专线,以及6999元贝加尔湖专线。这四条线路由飞猪和供应商共同设计。以南极产品为例,飞猪负责向海达路徳邮轮公司包船,平台上的七个商家向飞猪采购船票,组合成各自的线路产品。
“一些成熟的目的地比如马尔代夫已经不需要设计了,我们做的是欠整合的目的地,并看中它们爆发的潜力。”飞猪首席设计官崂山表示。
崂山还告诉36氪,飞猪前期以自营形式切入相对冷门、价高的产品,是希望树立标杆,带动商家一起整合资源。“未来飞猪会更多依靠商家,坚守平台的角色。”
;
疫情下酒店该怎么应对
1.
积极应对疫情,做好防疫措施 疫情当下更应该做好环境卫生及每日的消毒工作,减少顾客来店的顾虑,为顾客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做好细节服务,提升酒店口碑效应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酒店市场已悄然发生转变,顾客手上把握着更多的主动权! 为了应对这样的变化,酒店更应该积极优化客户的体验。做好基本的基础服务之外,还要做一些细节服务比如迎宾水果+接送服务+伴手礼;还有能让顾客倍感温暖的用心服务:房间里的一张精致温馨问候卡片,一张酒店附近出行、游玩、美食地图等细节服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顾客对酒店的好感,从而提升口碑效应!
3.
做好线上OTA运营,带来翻倍流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人们出行消费趋于理性
消费场景:商业机会进化与演变的核心逻辑
无论是作产品,还是作服务,都需要一个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有个这个平台和载体,我们的产品才能成为商品,进入流通;我们的服务才能进入消费,产生价值。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这个平台和载体,就抓住了商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抓住了商业的机会和空间。这个平台和载体是什么?就是常常被我们看见又被忽视的消费场景。
一、短缺经济时代:商业机会就是回应消费场景
人一生下来,就要吃穿住行,玩娱学教。所有的商业机会都产生于人的需求之中。但这种需求要成为一种商业机会、商业行为则一定需要场景化。比如吃,如果缺少酒店餐馆这样消费场景,只能在家中完成的话,这样的需求就成不了商业,只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罢了。要想成为商业机会,一定得将这样的需求通过消费场景的搭建构筑出来。
吃这样的一种需求刚开始时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生理性的需求,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才会成为一种心理性、甚至社会性的需求。
心理性就是饭菜口味、就餐环境、就餐方式等方面心理需求已超越吃本身。社会性就是在吃的生理需求之外附加了社交需求的功能。有了这两种属性,吃就不是简单的在家里,自给自足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它需要一种既能体现身份地位,又能实现社交功能的消费场景,酒店餐馆应运而生。
短缺经济时代,最基本的需求还是生理性的,人的心理性社会性需求还不是很明显,有也不是自发性的。这个时候的消费场景大抵比较简单和原始,商业机会仅仅表现为对这种简单原始消费场景的被动回应上。正因为消费场景简单,这个时候的商业也很不发达,甚至消费都算不上,只是社会分工的一种结果而已。
那时候的酒店餐馆更多表现为是对家庭就餐模式的简单复制,没有所谓的包厢,更没有高端上档次的奢华装饰,是一种过路行脚性的消费,吃完即走,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属性不明显,吃得卫生舒服开心的心理属性也不明显,商家也只要满足人们外出之后找一个像家一样可以吃的地方这一简单的消费场景即可。
因此,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是简单的,这种简单体现在商业机会上就是消费场景的极度简化并极度简单地予以回应。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只需将货物集中起来,简单地予以陈列布展就可以了,包装以及美化既没必要,也不需要。行呢只要能够通过畜力或者机械代替人力就可以了,穿则以保暖遮羞为主,商业在消费场景的构建上缺乏主导力,也缺少主动性,而且由于基本需求巨大,机会遍地皆是,也没有动力去引导和推动形成新的消费场景。
二、丰裕经济时代:商业机会就是发现消费场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日益提高,与此随之而来的消费场景也日益多元,更加多样,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挑剔。我们突然发现过去那种简单生产,简单服务的方式已很难适应市场需要。
这是一种选择增多的结果,也是一种人类生产生活范围拓展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意越来越难做。但进一步又发现,即使再激烈的竞争,再难做的生意依然有人将企业做得很好,过得很滋润,这里面的原因就是这些人不断去发现新的消费场景,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方便面起源纯属一次意外。据说台湾人张国文在一次从台北到高雄的火车上,发现有乘客拿着开水泡自己自带的熟食饭,突发奇想,能不能生产一种用开水一泡即可食用的速食面。后来的事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了,方便面就此风靡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
在方便面这一商品崛起的过程中消费场景的发掘和运用功不可没。这个消费场景就是坐火车路途远、时间长,火车上的饭食口味不好,而且又贵,怎样解决人们火车上用餐问题,就成了一次可以抓住和可资利用的商业机会,而且谁发现得早,谁能将这种消费场景是商业结合起来,意味着谁就能更早更快的取得成功。
从短缺经济过渡到丰裕经济时代,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只要坐等顾客上门就能创造商业效益,现在变成了必须始终睁大眼睛,看能不能从顾客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中拓展出新的消费需求。这种拓展本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新场景的发现运用过程,而且从一种新的消费场景中我们可以关联或者拓展出更多更新的消费场景,或者对新的消费场景渗透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比如从方便面的消费场景中我们关联出了速冻食品,自嗨火锅等新的消费场景。
但随着消费升级和商业深化,虽然我们发现的消费场景越来越多,但是能够被发现的消费场景则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这种市场越分越细的结果是商品和服务可以生存和回旋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发现消费场景走到了尽头,我们的丰裕经济也走到了自己必须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口。
三、体验经济时代,商业机会就是构建消费场景
丰裕经济与短缺经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产品过剩,供给过剩。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是竞争的红海,你想改变这种局面,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仅靠发现消费场景是不够的,你还得突破,甚至开辟开创新的商业通道和消费场景。
有人说,苹果的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或者说发现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新场景。事实上,乔布斯既不是发明了智能手机,更不是发现了智能手机的消费新场景,而是构建了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的消费新场景,智能手机则是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
如果我们把智能手机定位于手机的话,那智能手机就只能局限于以通讯为主要功能的传统消费场景,而现在智能手机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讯,它几乎把我们个体所有的生活功能都涵盖进去了:资讯、购物、消费、理财、支付等等。它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消费方式,它最大的作用是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方便快捷简单,现在我们只要带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环游全世界,即使身处最偏僻的地方,也可以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结。
由此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的发明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划时代其中之一就是标志着体验经济的全面崛起。这是消费从生理性到心理性、社会性全面进化的重大转折。也就是说,现代商业更多的是要与人的心理性、社会性消费相联结,不是去强求和引导消费者懂你,而是你应该想办法怎么去更懂消费者,甚至讨好他们。
但心理性体验往往都是难以捉摸,难以确定的,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要消费者准确的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你只能通过深入地揣摩他们,然后用理解他们的方式构建出新的消费场景去匹配和适应他们的消费需求。
正是由于具有这一特征,体验经济往往迭代很快,淘汰也很快,很多商业机会转瞬即使,很多商业模式转眼即死。也正因为如此,网红时代往往只会产生网红产品,很难形成网红品牌,无论李佳琦的口红,还是薇娅的好物推荐,都注定很快就会成为一种商业的过去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视频以及直播的风口还可以火多久,基本上是可以看得见的事,风口的意思本身就是风过去了,口还在,等着下一阵风吹来。体验经济的商业密码就是新,新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快,要快你就不能等,你就得主动以及以更快的速度构建出新的消费场景去回应和匹配消费者。
叶茂中说,优秀的企业满求需求,伟大的企业满足欲望。欲望是靠逗引出来的,构建消费场景本质上就是一场对欲望的不断刺激和逗引。因此,体验经济时代,你要想获得消费者和顾客的认可,获得持续地生存和发展,你就不能满足于做一家优秀的企业,而是要立志于做一家伟大的企业。只有你伟大了,你的顾客和消费者的胃口才会越来越大,你的商业机会和生存发展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大。
记住,广告的作用不是让人懂得,也不是让人去知道,而是让人去希望,体验经济时代,希望你永远成为被消费者和顾客希望的那家企业、那个产品,那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