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指现在的-子夜是指现在的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子夜是指现在的
子夜指的是北京时间23点至凌晨1点的时间段,又称子时、夜半、中夜,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中国古代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一昼夜的时间,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命名。子时为一天的开始,亥时作为一天的结束。
古人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亦称时辰,古人将一昼夜分成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作为名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古文上阐述半个时辰即就是一个小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具体实际为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子夜是指现在的什么时间
子夜是指现在的23点到凌晨1点钟。
子夜也叫子时、子鼠,是十二时辰的开端,古人认为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是老鼠繁殖、偷粮等活动最频繁的时期,所以将鼠与子时对应,称其为子鼠。
十二时辰制
子时是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是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是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是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是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
巳时是09 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是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点。
未时是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
申时是15时至17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时是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是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亥时是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子夜是指现在的什么时间-简短介绍
子夜也被称为子时,指的是现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通常这个时候人们早就已经睡觉了。在我国古代,是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一天时间的,而这十二个时辰对应的就是现在的二十四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子夜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
子夜指的是什么时间段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他们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并按照十二地支来给每个时辰取名,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同时也将十二时辰和十二生肖对应。
一般来说,古代每日的时辰从“子时”开始,“亥时”结束,子时指的是北京时间23时到1时这两个小时,亥时指的是北京时间21时到23时。在计时这方面,古人划分是极为准确的,还做出了日晷等计时的仪器。
为什么不继续以时辰计时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时辰与钟表上的数字对应,一个时辰被称为“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称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在民间普及,大时的说法也就消失了,人们也逐渐习惯了用24小时计时法计时。
子夜是指现在的什么时间?
子夜指的是23点至1点,意思是半夜;午夜。出自唐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
子夜指的是23点至1点。子夜又称为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子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零点以前为前一日,零点以后为次日。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孔颖达在为《春秋·庄公七年》中“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一句作疏云:“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天色由黑到亮的这段,都称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