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啊?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啊?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作者是,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特色之处
《本草纲目》具有较严密的分类体系,这是它能跻身于世界科学之林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手段,使药物物以类从、目随纲举。
由于应用了纲目体,药物的相似特征和亲缘关系被阶梯式的等级条目区别开来,使药物从品系、形态、鉴别、归类到分析比较等,眉目清楚,纲举目张,科学的药物分类法由此诞生。
在每种药物的具体记载上,一个部类中的每一味药,用大字记载其“气味、主治”本草纲目的作者是;用小字记载该药的“释名、集解、发明,辨疑、正误、附录、附方”等,前者为“纲”,后者为“目”。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
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作者是谁?
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共有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可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时代贡献
李时珍从五代流传下来的关于脉象的《脉诀》,虽然传播至今很久但是却有缺陷,因此根据自己父亲著作还有其他各家的医学经验和正统脉学,不仅增加原有脉象,还纠正其中错误,编写成新的歌诀,其中文字生动形象,表述清晰,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之作。
还有《奇经八脉考》是李时珍关于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的记录,将每条经脉的运行还有会得的疾病进行整理归纳,还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我们后世的医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贡献,为人们养生和用药方面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被人们尊称为“药圣”。
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轶事典故
李时珍一路考察,一路为父老乡亲们治病,深受人们尊敬与依赖。有位老婆婆,患习惯性便秘达30年之久,虽多方治疗,终不见效。李时珍运用从民间学来的偏方,以适量的牵牛子配成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
还有个妇女鼻腔出血,一昼夜都止不住,怎么治也不见效。李时珍用大蒜切片敷贴患者足心,不大工夫血就不流了。这个方子,也是他从民间采得的。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什么?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
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