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风热-风寒和风热如何区别呢?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风寒和风热如何区别呢?
风寒和风热是引起感冒的常见病因,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致病邪气、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三个方面。
一、致病邪气不同。
1、风寒:通俗来说,就是风邪与寒邪相结合。一般在寒冷的环境中出现,例如在冬季、深秋、早春等季节,或者在夏季空调温度较低的环境中,都比较容易感受风寒邪气而表现出相关不适。
2、风热:通俗的说,就是风邪与热邪相结合。一般在温热的环境中出现,例如在春季、初夏等季节,或者是在冬季供暖较好、室温较高的环境中,都比较容易感受风热邪气而出现相关症状。
二、临床表现不同。
1、风寒感冒:由于风寒束表,毛孔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临床多以怕冷症状突出,发热症状不明显,一般没有明显出汗,并常伴随肢体、关节疼痛等;鼻涕和咳嗽的痰液一般呈白色,质地清稀,多数患者没有明显咽喉部症状;一般不引起口渴,即使口渴也喜欢喝热水。
2、风热感冒:由于风热侵袭,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临床多以发热症状突出,没有明显怕冷表现;鼻涕和咳嗽的痰液一般呈黄色,质地粘稠,多数患者有较明显的咽喉红肿疼痛症状;一般会引起口渴,并且多喜欢喝冷饮。
三、治疗方法不同。
1、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治法,常用方药为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等。
2、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为治法,常用方药为银翘散、桑菊饮等。
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感冒,一般预后良好。但老年人、婴幼儿、体弱患者及重症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中医科、呼吸科就诊,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影像检查等相关检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明确病情,积极治疗。
什么是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症状表现、治法、处方上都有明显区别,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误用药物加重病情。
1.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中医学感冒的两种常见类型,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出现了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肢体酸楚甚至疼痛,咽痒咳嗽,痰白而稀薄,舌苔薄白,脉浮或脉浮紧。风寒感冒一般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代表方剂为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身热较重,轻微恶风,汗液排泄不畅,头胀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咽干咽痛,咳嗽痰黄,口干,舌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风热感冒一般治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代表方剂是银翘散。
3.风热犯表与风寒束表在症状、治法、处方上都不同,如果未辨明病邪性质,以风热辛凉解表的治法治疗风寒,以风寒辛温解表的治法治疗风热,则不仅不能治疗感冒,还会加重病情,导致疾病传变。感冒的患者应当及时就医,由专业中医师经过辨证论治再用药,以免误治加重病情。
如何区分风热与风寒感冒?
区别: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风寒感冒原因: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不但祛病,而且保健。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也可提前打预防针。
风热感冒原因: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怎样区分风寒与风热的症状
如何知道风寒还是风热,要从风寒和风热的以下症状进行区别:
一、风寒犯肺: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咽痒,且咽痒就想咳嗽,怕冷比较重,发热比较轻,咳嗽时咳白稀痰,痰中或者夹有少许的泡沫,还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一般属于风寒犯肺引起来的风寒感冒。
二、风热犯肺:常见的症状有鼻塞、黄脓鼻涕、咽喉肿痛,发热比较重,怕冷比较轻,咳嗽时咳黄黏痰,痰黏稠且不容易咳出来,还有舌淡红、苔薄黄、小便黄、大便干等等,这样的症状属于风热犯肺引起来的风热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