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的意思-文言文“鄙”的意思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文言文“鄙”的意思是什么?
- 2、鄙的意思
- 3、鄙拼音和意思组词
文言文“鄙”的意思是什么?
鄙 bǐ
①边境。
如鄙的意思: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卑微。
如: 鄙陋没世鄙的意思,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
③自谦,代词
如: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中山狼传》
④浅陋、庸俗。
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⑤看不起、轻视。
如:鄙的意思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昭公十六年》
组词
1、鄙薄 bǐbó
(1) 【shallow】∶浅显微薄(多作谦辞);
鄙薄之志,无以奉酬。——唐· 元稹《会真记》
鄙薄之见
(2) 【despise】∶鄙视菲薄;
鄙薄体力劳动。
2、 鄙夫 bǐfū
(1) 【burn;vagrant;a vulgar person】∶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
(2) 【I】∶第一人称的谦称。
3、 鄙见 bǐjiàn
【my humble opinion】 谦辞,称自己的见解粗俗浅薄。
4、鄙贱 bǐjiàn
(1) 【be mean and low】
(2) 卑贱
(3) 谦词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鄙陋 bǐlòu
(1) 【shallow】∶粗俗浅薄。
学识鄙陋
(2) 【ugly】∶丑陋
书迹鄙陋
6、 鄙弃 bǐqì
【loathe;spurn;reject with disdain】 轻视;因厌恶而嫌弃。
7、 鄙人 bǐrén
(1) 【I;me ;my humble self;your humble servant】
(2) 对自己的谦称。
(3) 边鄙的人。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8、鄙视 bǐshì
【despise;disdain】 轻视,看不起。
鄙视他因为他是胆小鬼。
鄙视不诚实的政客们。
9、 鄙俗 bǐsú
【low;mean;vulgar】 庸俗;粗俗。
诗句鄙俗
10、 鄙夷 bǐyí
【despise;disdain;scorn】 轻视;鄙薄。
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安也)我楚邦。—— 宋濂《燕书》
鄙的意思
鄙的意思鄙的意思:(言行)粗俗鄙的意思;(人品)低下。
鄙(拼音:b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鄙初文作“啚”,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中,古字形上部像城市,下部为城外的粮仓。到小篆时添加了义符“邑”。从字形上看,“鄙”的造字本义就是指城外的粮仓或者农田。
鄙字又指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一般在郊外的远处,因而鄙也指边远之地,引申为粗俗、浅薄之义。在中心城市人的眼中,边远地方人不如都城里的人见得广,行得通,说得好。因此“鄙”作形容词用在人身上,表示他的粗俗。
因为处于边远地方的人是粗俗的,因此,可以说乡下人常常受人轻视,这是长期不发达社会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根深蒂固的病态。“鄙”用作动词就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鄙”的动词用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普遍了,后来“鄙”的动词用法固定在书面语中,一直流传到现代,现代汉语中还有鄙弃、鄙薄、鄙夷这些词。
在交际过程中,尽管不可轻易地允许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己表示谦恭时是可以使用“鄙”字的。譬如在一些场合还常用鄙人、鄙意这些词,这不是实指他本人的粗俗,而是自称的谦辞。
鄙拼音和意思组词
以下是鄙拼音和意思组词鄙的意思:
鄙:bǐ。
释义: 1、(见闻)浅薄鄙的意思;(品质)恶劣。 2、看不起。 3、边远的地方。 4、谦辞。用于自称。
鄙组词 :
鄙视、可鄙、鄙人、鄙俗、鄙薄、粗鄙、边鄙、芜鄙、鄙陋、卑鄙无耻、鄙见、鄙俚、鄙意、鄙吝、鄙夷、鄙背、西鄙、卑鄙龌龊、鄙谬、乡鄙、烦鄙、侨鄙、廉鄙、鄙闇、鄙况、异文鄙事、鄙啬、鄙人不才、鄙倍、鄙悖、鄙斥、老鄙、蚩鄙、鄙讯、穷鄙、鄙弱、鄙促、鄙争、酇鄙、鄙诈。
鄙造句:
1、尽管鄙的意思他的工作遭到周围许多人的鄙视鄙的意思,但他仍投入鄙的意思了最大的热情。
2、她用鄙夷的目光扫了众人一眼。
3、他是个卑鄙小人。
4、他的脸上露出一副鄙夷不屑的表情。
5、你是我见过的最卑鄙无耻的小人。
6、让那卑鄙的畜生见鬼去吧。
7、汤姆确实是个卑鄙的懦夫。
8、他们肯定会极端鄙视他的。
9、这样威胁老太太太卑鄙了。
10、真主敬爱武士,鄙视强盗。
11、他用鄙劣的手段欺骗了我。我会向他报复的。
12、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3、豪杰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者,人诵先王言也,下畏逆顺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