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吃饭消费投诉-在饭店吃饭超时被要求支付高额费用合法吗?去哪里投诉?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在饭店吃饭超时被要求支付高额费用合法吗?去哪里投诉?
如果你在饭店吃饭被要求支付高额费用你可以选择拒绝支付,因为这个是不合法的,去任何饭店消费都应该是明码标价的,不能存在一些隐性的消费,如果你发现你的账单跟你的消费不符,你应该及时拒绝。
当你觉得你消费的饭店让你支付过高的费用时,你可以选择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可以直接拨打315消费者热线,你可以把你遇到的详细情况和饭店名称地址都通过电话告知。
其实当遇到饭店让你支付高额费用时,你除了可以找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还可以跟经营者协商和解,看老板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何,如果你觉得合理也可以跟老板协商解决,当然,如果与老板无法达成一致,你又觉得事情很严重,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申请帮助。
其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各行各业多多少少都有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涉嫌欺诈消费者,之前新闻中也对这些事情进行了多次的报道,就比如有一些美发行业做天价头发,有些美容护肤机构售卖天价护肤品等等。其实,这些商家目光都过于短浅,毕竟,他们这么做可能赚的是一时的快钱,但是很长远看,他们失去的是人心,一个经营者如果没有了客户信任那么也就无法再生存下去,况且现在国家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还是比较到位的,国家有出台专门的消费者保护权益法,对消费者投诉的相关事件,都会进行及时处理,对一些特别严重的消费者投诉,消费者协会还会派专门的人跟进调查解决,这个时候,商家不仅会失去一大波客户的信任,还会受到相关市场监管局的处罚,简直就是得不偿失,所以,不管哪个行业的商家,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讲究诚信,不要走上欺诈消费者这条路。
餐厅哪些问题可以投诉
菜品问题、服务问题、卫生问题、消费纠纷。
解决
通常上述问题可以和店家协商解决酒店吃饭消费投诉,若是无法通过沟通解决,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电话为酒店吃饭消费投诉:12315。
可拨打电话情形
1、当权益受到侵害,被投诉方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时酒店吃饭消费投诉;
2、当消费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3、当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黑窝点”时。
扩展资料
拨打方法
拨通12315电话后,如需投诉或举报,请按工作人员的提示回答问题,如实说出投诉的事实、理由及投诉请求,并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酒店吃饭消费投诉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电话。
另外拔打12315是收费的,消费者申诉案件,由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如商家在异地需商家所在地区号+12315。
拨打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诉方; (投诉前一定要酒店吃饭消费投诉了解清楚具体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电话等)
(二)有具体的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管辖范围可以分为: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管辖范围涉及:职能和属地两个方面)
(四)消费者因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举报酒店餐饮电话号码
消费者维权电话:12315。
酒店餐饮是服务行业,消费者可以拨打以上号码进行维权投诉等。
"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
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在全国设立的专门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专用电话号码。
饭店收费过高的价格怎么投诉?
打12358或者12315
乱收费由物价部门管理酒店吃饭消费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物价部门进行举报酒店吃饭消费投诉,全国统一价格举报电话12358酒店吃饭消费投诉,也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向消协或工商局投诉。工商部门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视具体情况,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处以罚款或停业整顿。
留好证据,录音、照相,点餐记录与菜品,然后再进行投诉。
法律依据酒店吃饭消费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拓展资料:
餐饮行业四大陷阱:
一是“时令价”模糊不清。海鲜、家禽、高价蔬菜,经营者往往在餐牌上标着“标时价”,消费者结账时才发现价格高得惊人。
二是优惠券限制多。一些酒楼以优惠代金券招徕生意。当消费者下次就餐并出示代金券时,店方则以“这种券只能在一天中某个时段使用”、“这种券只对某些菜品有效”等理由搪塞,并以代金券背后印制的“使用规则如有改动,恕不提前通知”“本券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等条款开脱。
三是原料中途调包。即消费者所选择消费的食品与经营者提供的不一致,即便是要求当面验证,也不能避免商家在烹饪环节做手脚。
四是海鲜计量作假。由于许多海鲜要按斤称重且价格不菲,受利润驱使,经营者常常在海鲜计量方面做手脚。如在电子秤下面垫塑料泡沫,导致称量时缺斤少两;等消费者挑选好海鲜时才按单价数字并“开始计算”,将秤盘与海鲜一起称重计价;将海鲜猛地扔进秤盘,产生的冲击力使秤的计量数字瞬间加大,导致计量不准;在电子秤前堆放物品,或将秤放在较远处,让消费者难以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