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最快最好的中成药-喝什么去湿气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喝什么去湿气
- 2、湿疹应该怎样防治?
- 3、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
- 4、乌白芷的作用与功效
喝什么去湿气
不少人都有湿气重的毛病,很多人也都问怎么祛湿,湿气重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喝茶祛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那么喝什么茶可以祛湿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下可以去除身体湿气的茶!
1、红豆薏仁茶
红豆薏仁茶由赤小豆、薏仁、冬瓜、玉米须组成,具有良好的利水除湿、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的作用,身体湿气重泡一杯这个茶真的是不错的选择 。
2、普洱茶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生茶性微凉可去火,但对肠胃的刺激性比较大,而熟茶相对要温和些,体内湿气重的朋友,温和的普洱熟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3、五花茶 五花茶选用的都是清热、解暑、利湿功效的花,再加上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有很好的利湿效果。
4、陈皮茯苓茶 陈皮茯苓茶有健脾利湿,而且还可以起到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等作用。
5、竹叶茶 竹叶茶有清热、解毒、利尿之作用,加冰糖后冲泡出的茶饮气味清香,消暑、祛湿,还是很好的。
湿疹应该怎样防治?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任何性别、年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发于四肢者,常对称发作,主要表现为患部剧烈瘙痒、红斑、丘疹、水泡、糜烂、结痂、脱屑、苔癣样改变等皮肤损害,常反复发作,但皮疹消退后,不留永久性痕迹。中医认为是风湿热侵入肌肤而成。急性、亚急性以湿热为主,慢性的乃久病耗血所致。
湿疹常易与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相混淆,未确诊时勿用药。皮疹发作前,如有服药史,而过去又从未发过,可能是药物过敏。忌用手抓剥患处,否则会使其扩散,严重者可引起感染。忌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软膏(肤轻松、地塞米松等软膏),避免引发不良反应。避免用热水洗烫及过多使用肥皂、清洁剂。避免使用化妆品和油脂。不宜穿毛及化纤等制品,衣被勿过暖。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淋浴不宜过勤,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忌海鱼、辣椒、毛笋、虾、蟹等物,少吃荤菜。一些人对花粉、羊毛、羽毛、寄生虫、奶糖等过敏,故要细心寻找过敏物品,尽量避免接触。
西医药治疗
扑尔敏片,每次1~2片,每日3次;或息斯敏片,每次10毫克,每日1次。
中医药治疗
中成药为龙胆泻肝丸,每次6~9克,每日3次。防风通圣丸,每次6~9克,每日3次。除湿丸,每次6~8丸,每日2次。
徐长卿洗剂配方:徐长卿31克,加水熟煮,去渣。外洗患部。治疗急性湿疹。
复方四皮洗液配方:桃树嫩皮、花椒树皮各100克,苦楝树皮90克,白藓皮、苦参、葛根各60克。上药加开水2000毫升,水煎30分钟,待温度降至30℃时加入硫磺3克、明矾30克。每次用前加热水30℃。外洗患处,每日1次,5日1剂,10日为1疗程。
止痒祛湿洗剂配方:防风12克,地肤子、白藓皮、蒲公英各9克,金银花1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上药加水煎煮,去渣。乘热浸泡或涂擦患处,以能忍受为度。每日1剂,每剂可用2~3次,连洗3~5日。止痒消肿,消炎镇痛,治疗湿疹,脚气,脓疱疹等。
饮食疗法
绿豆、粟米各30克,水煎加红糖温服。用于慢性湿疹。
蕹菜30克,玉米须15克,荸荠10只,煎汤服。
米仁、荸荠各10克,加适量白糖煮汤服。
红枣10只,白扁豆30克,加适量红糖煮汤服。用于慢性湿疹。
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
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
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六味木香胶囊在临床上是用于消化系统病症治疗的中成药物。主要针对消化系统的疾病与病症,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
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1
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
六味木香胶囊属于用于消化系统病症治疗的中成药物。虽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与病症,大家都比较熟悉甚至有的朋友曾患有过。但对于六味木香胶囊这个药,可能并不太熟悉。
一、六味木香胶囊的基本信息
通用名:六味木香胶囊
商品名:抚河牌、希臣
主要成分:木香、栀子、石榴皮、闹羊花、豆蔻、荜茇。
方药中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驱虫;闹羊花祛风除湿,散瘀定痛;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荜茇温中下气,补腰脚,杀腥气,消食,除胃冷,可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诸药合用,奏行气开郁,止痛之功。
二、六味木香胶囊的`功效主治
六味木香片具有开郁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痛,腹痛,嗳气呕吐的治疗。
现代医学表明,六味木香胶囊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抗溃疡和促进胃动力的作用,对急性、慢性胃炎肠炎等疾病都有着一定的疗效。
三、用法用量
口服,一天1~2次,一次6粒。
四、不良反应
在对六味木香胶囊的临床应用中,暂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需要注意的,对于疾病用药,为避免导致严重不适,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常见用药疑问
胃炎患者服用六味木香胶囊要注意什么吗?
对于胃炎的治疗,六味木香胶囊可有抗炎,止痛的功效。用药注意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此外,胃炎患者应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注意胃部的保暖。
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2
【药名】六味木香胶囊
【药方组成】木香、栀子、石榴皮、闹羊花、豆蔻、荜茇。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本品可抗消化性溃疡,减少胃溃疡点的产生,降低溃疡指数,提高溃疡抑制百分率。调和胃肠功能,有效抑制胃酸和胃液的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及炎症长期的黏膜刺激,使胃蠕动和紧张度保持正常。延缓痛觉反应时间,减少痛觉次数,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持续5小时镇痛。对幽门螺旋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状】本品为胶囊,内容物为黄色粉末;气香,味辛、苦。
【功效与主治】开郁行气,止痛。用于胃痛、腹痛、暖气呕吐。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1~2次。
【剂型与规格】胶囊,每粒0、42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六味木香胶囊的作用与功效3
在临床上六味木香胶囊具体的作用与功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六味木香胶囊具体的作用,在临床上本品主要是用于治疗胃肠系统疾病,比如患者出现胃痛、腹痛等都可以应用本品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嗳气呕吐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六味木香胶囊具体的功效,临床上本品主要的功效是可以行气、止痛、开郁。
在临床上六味木香胶囊是非常常用的口服纯中药制剂,药物的组成包括豆蔻,石榴皮,木香,栀子等,这些药物相互配伍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在应用六味木香胶囊期间需要清淡饮食,忌烟、酒。
六味木香胶囊具有止痛的效果,因为六味木香胶囊可以抑制平滑肌收缩,有效缓解痉挛。所以在临床上该药物一般多用于治疗胃肠道痉挛所引起的疼痛。
六味木香胶囊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胃病,因为该药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所以对于胃病患者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清淡饮食,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平时还应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乌白芷的作用与功效
一、白芷的功效: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阴虚血热者忌服。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别名: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二、白芷的作用:
1、白芷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
2、白芷用于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3、白芷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蒿本、蔓荆子等;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
4、白芷又为治鼻渊要药,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5、白芷用于疮疡肿痛:白芷治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为外科常用的辅助药品。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在消散疮疡方面还可以研末外敷。
1、白芷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2、白芷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
3、白芷治感冒头风头痛:用都梁丸,白芷100克研细粉,制成水丸,每服6克,主治感冒头风头痛。
4、白芷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梁丸)
5、白芷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6、白芷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百一选方》)
7、白芷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8、白芷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9、白芷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
10、白芷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11、白芷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12、白芷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医方摘要》)
13、白芷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