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区疼痛位置图-胃癌离你那么近,伤胃的事不要再做了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胃癌离你那么近,伤胃的事不要再做了
近期演艺圈,发生了件悲伤胃区疼痛位置图的事情,又一个TVB老戏骨离世,真叫人心痛胃区疼痛位置图!
3月28日晚,中国香港知名演员廖启智因胃癌病逝,享年66岁。其曾参演《上海滩》、《无间道》等经典剧集,曾获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2024年3月,港媒曝廖启智不幸患上胃癌,目前需要全面停工,入院接受治疗。廖启智受访时承认身体欠佳,正在积极治病,有信心能康复起来。哪里想到才几天,竟然传来这样的噩耗。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2018年全球有超过100万胃癌新发病例,约78.3万死亡病例,东亚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据估计,2024年全国胃癌发病率为24.30/10万,新发病例数约为34.6万,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心理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凸显,我国胃癌疾病负担还将继续上升。
早期胃癌临床表现不明显,早诊率比较低(小于10%),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胃镜检查的普及和 健康 意识的提高,早期胃癌发现比例逐年增高。
年龄是胃癌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患胃癌的风险加大。统计发现, 35岁以下人群发病处于较低水平,35岁及以上人群快速上升胃区疼痛位置图;50岁以后胃癌发病率加速增长。
俗话说“十胃九病”,胃病很常见,但是如何判断是不是胃癌呢?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寿儒、张光倩在2024年6月 健康 时报表示,胃病向胃癌转变,有以下5个征兆。
1. 疼痛性质改变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各自特点。以胃溃疡为例,正常来说在饭后一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一旦这种疼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就应该要警惕癌变的发生。
2. 上腹出现肿块
可留意腹部情况,如果能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需要引起注意。否则随着包块的增大,会累及背部、胸部甚至是胸骨后,导致不适感加剧。
3. 烧心泛酸
烧心一般在胸骨下部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窝”,有烧灼感。胃里分泌胃酸,胃酸“跑”到食管后,会腐蚀食管黏膜,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
4. 体重骤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容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在短期内体重快速下降,有明显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就可能是癌变的信号。
5.大便发黑
某些食物、药物或便秘都可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这些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是无法解释的黑便,表明胃溃疡正在发生癌变,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
很多人担心自己会“突然”得上癌症,实际上,胃癌不会突然发生,而是在长期的过程中演变而成的。因此,日常的防护才最重要。
1. 边吃边说话
吃饭要细嚼慢咽,如果吃饭时说话或大口吞咽,会咽下更多的气体,容易有嗳气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吃得太快还容易造成食物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这也是口腔癌和食管癌的隐患。
建议 :吃东西时少说话,不但能护胃,还能防止呛到。
2. 偏好重口味饮食
高盐食物不仅会加重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会损伤胃黏膜。其中,“咸菜和烧烤”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可在体内产生大量亚硝基化合物,增加胃癌发病率。
建议 :饮食尽量避免咸菜、烤制以及其胃区疼痛位置图他高盐加工食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 吃水果不讲究
吃新鲜水果可以减少胃癌发生,但有些水果也会伤胃。例如柿子、山楂、枣这些水果含丰富的鞣质,鞣质在胃内会形成胶冻样物质。如果有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这种胶冻在胃内会形成胃石,进而导致胃溃疡甚至大出血。
建议 :有些中老年人胃排空比较慢,不要空腹吃大量的柿子、山楂和枣。
4. 爱喝酒尤其是高度酒
酒精是一级致癌物,对身体多方面都会造成伤害,所以能不碰就不碰。饮用酒精后,会损伤胃黏膜,有可能还会导致急性腹痛和胃出血。
建议 :如果非要喝酒,尽量选择低度酒,并且不要过量饮用。
5. 常服胃刺激药物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消炎药,还有布洛芬等都是会对胃造成刺激性的药物。很多中老年朋友患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都需要阿司匹林。
建议 :如果因为病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记得同时衡量胃是否可以耐受,必要时联合使用胃保护性药物。
6. 饮食不注意卫生
如果饮食不注意卫生,带有病原体的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胃肠道炎症,甚至还可能带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建议 :不饮生水,不吃生食。
7. 吃止痛药忍着
很多人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状况很不重视,能忍就忍,能拖就拖,实在不行吃片止痛药救急。
建议 :止痛药不能随意吃。任何胃部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就诊,勿把小病拖成大病。
其实,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比 健康 更重要。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重病缠身之时,你才会看清,无论是金山银山,还是位高权重,真的很虚幻。
人生下半场,比拼的重点不再是财富、名誉和地位。前半生拿命换钱的人,后半生未必能坐享其成。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在世几十年,腰缠万贯也好,穷困潦倒也罢,都是过眼云烟,钱再重要,也要有命来耗。
工作要尽人事,但剩下的,千万别贩卖自己的 健康 去交换。
生活再难,也请你善待自己。
别让身体追不上梦想,别让所有的美好憧憬最后化为遗憾。
三叔,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
卉门的位置在哪里,有何作用?
卉门即贲门,一个位置的两种说法。
位置:胃和食管的接口部分,叫贲门。
解剖上的贲门位于管状食管向下延伸为囊状的胃壁处的食管胃交界。根据食管下段贲门区俯卧左后斜位吞钡摄片及录像观察将其分为壶腹段、切迹段、贲门口、贲门口周边四个部分。
作用:食物从食管进入胃部后防止食物的反流,防止胃酸的反流。
1、贲门癌是发生于胃与食管结合部的癌症,肿瘤部位比较靠上,病人出现了症状,特别是疼痛往往会比较靠上,比方出现在胸骨后、胸窝部,也就是剑突下这些区域。
2、疾病继续进展,病人可能会出现进食不顺、哽噎,甚至出现完全梗阻的症状,表现为病人频繁的或者较多的呕吐黏液,有部分病人甚至完全不能进食,导致消瘦,体重下降比较明显。
扩展资料:
贲门癌:
在临床上,贲门癌主要发生于食管下段和胃的连接处,病变可向上侵及食管。多数贲门癌患者的胃功能正常的患者常有明显饥饿感,且进食梗阻严重,多数贲门癌早期难以吞咽固体食物。
随着病情的加重难以吞咽流食,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部分患者进食后恶心呕吐,有严重的梗阻感,随病情加重可出现上腹部饱胀,疼痛感和持续的疼痛,则表示肿瘤已经侵及周围的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卉门
胃疼怎么回事儿?
胃痛的发病情况不同胃区疼痛位置图,其原因可能不同胃区疼痛位置图:
急性发作的胃痛: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的胃痛。常见的有急性胃炎
、胃溃疡
急性发作、胃穿孔
、胃出血、外伤等胃区疼痛位置图,常见表现为突发性的胃区疼痛胃区疼痛位置图,疼痛性质常有痉挛性疼痛、刀割样疼痛、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慢性发作的胃痛:已经持续数周乃至数年的胃痛。常见于慢性胃炎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
,常表现为胃区反复、间歇性的疼痛,疼痛性质不剧烈,常为钝痛不适、偶有烧灼样疼痛。
剧烈呕吐后出现胃痛:考虑贲门撕裂,该疾病除胃区疼痛位置图了胃痛常常伴有呕血。
不良饮酒后出现胃痛:常考虑为急性胃炎,多由于酒精损伤胃黏膜所致。
其他疾病如胆管炎
、胰腺炎
、肝硬化晚期,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痛。
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酗酒史、大面积烧伤、颅内手术、脑血管疾病和严重外伤伴呕血者,应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
动漫里,一些人说的胃痛是什么意思?
胃痛最早应该是出自白色相簿2(动漫以及gal)。
由于该作品中的三角恋实在是过于曲折纠缠,再加上偏偏这部作品的渲染能力特别强,导致很多人看(玩)得无比揪心。把这种感觉归纳为“胃疼”。
扩展资料:
白色相簿2(LEAF会社制作的游戏)
《白色相簿2》是由LEAF会社制作的游戏,作品讲述了在积雪连连的冬日,各自努力着的几位男女主角之间纠葛复杂的友情和爱情。作品亦改编为同名电视动画。
《白色相簿2 -序章-》于2010年3月26日发售 ,《白色相簿2 -终章-(初回限定版)》及《白色相簿2(序章+终章 套装版)》于2011年12月22日发售。《WHITE ALBUM2 EXTENDED EDITION》(白色相簿2扩展版)于2018年2月14日发行。 另有《白色相簿2:迷你后传》作为活动赠品发布。
PS3平台版本《白色相簿2:幸福的彼端》于2012年12月20日首发。 同名PS Vita平台版本于2013年11月28日首发。
《白色相簿2》虽为前作《白色相簿》的续篇,但人物之间无关联,即使完全没有接触过《白色相簿》的玩家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参考资料:
白色相簿2_百度百科
什么是十二指球部溃疡
1.疼痛 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突出症状。至少90%的病例有疼痛表现。一些病人没有疼痛,然而感觉上腹不适。少数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所谓无症状性溃疡病。约有10%的病人,第一个提示溃疡病的征象是呕血、黑粪或二者兼有。极少数病人,溃疡病的首发症状是急性穿孔。
(1)疼痛的部位和放射: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位于剑突和脐之间,多在上腹部,靠近中线的任何一侧,通常是右侧。疼痛的范围往往非常局限,病人常可用一、二个手指明确指出疼痛区域,直径约在2~10cm之间。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部位可以不典型。有时疼痛的原发部位在右上腹而不在上腹部靠近中线处,这多见于球后十二指肠溃疡或累及肝脏、胰腺、胆囊或胃肝网膜的穿透性溃疡。偶尔,疼痛在背部中线T7~T12之间,而上腹部疼痛极为轻微或缺如。这一部位的疼痛最常见于溃疡的向后穿透。个别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位于脐部以下,在右下腹部。对于这样一个不寻常的疼痛部位的出现原因,现在还缺乏满意的解释,它可能是胃回肠反射增强伴回盲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的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可以自上腹中线向其他部位,如背部、肋缘和胸部放射。疼痛的放射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①刺激的强度:刺激增强时可以出现放射痛,最常见的刺激增强的原因是溃疡向纵深穿透和溃疡周围具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②病人的敏感性: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时可以出现广泛的放射痛。
③溃疡与其他器官的接触和黏连:疼痛自上腹部向背部放射常常提示溃疡穿透到浆膜并和胰腺黏连。溃疡穿孔并与肝脏和胆囊黏连时,疼痛向右上腹部和背部放射。
(2)疼痛的性质和强度: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性质和强度变化很大。病人的感受可以不是真正的疼痛,而是一种“压迫感”、“堵胀感”和“烧灼感”。有时病人的感觉很难和饥饿相鉴别。无并发症的病人即使感到疼痛,往往不是剧痛,而是“隐痛” 和“钝痛”。
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性质和强度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溃疡的大小影响较小。和胃酸的水平也没有明确的关系。病人的痛阈和对疼痛的反应性这两个因素影响较大,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溃疡病疼痛的性质和强度。痛阈因人而异;对疼痛的反应性,不但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别,即在同一病人,不同时间亦大不相同。浆膜受累是一个重要因素,溃疡穿透至浆膜时,疼痛剧烈而持久。并发症的发生常常改变溃疡病疼痛的性质和强度。例如,出血后疼痛常常缓解,急性穿孔时疼痛极为剧烈,发生梗阻时典型的空腹疼痛常常被上腹胀满感或痉挛性疼痛所取代。
(3)疼痛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病疼痛的另一特征就是和进食有固定关系。疼痛往往发生在胃处于空虚状态时,即上午11:00时,下午16:00时左右,进餐后消失。因此,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发生于餐前。餐后疼痛消失是酸被食物缓冲的结果。夜间痛很常见,病人常常在凌晨1:00~2:00时因疼痛而醒来,稍进食物或服抗酸药即可缓解。疼痛很少发生在清晨起床时。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胃分泌一般在夜间最高,高峰在凌晨1:00~2:00时,其后胃分泌减少。在清晨6:00~7:00时达最低水平。这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常见夜间痛,且常在夜间1:00~2:00时痛醒的原因。
如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在溃疡发作时失去其既往的疼痛节律则应视为一不良的征兆,它多表示溃疡向深部穿透累及浆膜。或具有并发症,如穿孔、梗阻的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病伴发慢性胃炎时,疼痛亦缺乏典型的节律特征。
(4)疼痛的周期性:这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另一特征性表现。所谓周期性系指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症状逐天出现,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而后缓解,缓解数月至数年后又行复发。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复发常常在春季和晚秋,整个冬季都在复发也并不少见。大多数病人在夏季感觉良好。对于这样一个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季节因素,现尚无合理的解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周期性特征与胃分泌水平没有肯定的关联。世界各个地区均有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病,从而排除了气候因素的影响。除季节因素以外,其他常见的复发因素有疲劳、情绪紧张、焦虑、呼吸道感染、饮食失当、纵酒、应用致溃疡药物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溃疡疼痛的发作在频度、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有所增加;病人可以几乎每天都有明显的疼痛。这种周期性的消失多见于穿透性和梗阻性溃疡。然而也有一些病人,复发逐渐减少,严重程度逐渐减轻,最后疾病完全痊愈。
(5)疼痛的长期性:如上所述,十二指肠溃疡病具有反复发作和自然缓解的特点,因此疾病持续时间较长。多数病人就医时已有数月、数年,甚至20~30年以上的病史。
(6)疼痛的原因: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系胃内容中的盐酸引起。酸引起化学性炎症。从而降低了溃疡边缘和基底部神经末梢的痛阈。血管充血进一步使痛阈降低。在无并发症的溃疡病,疼痛属于真性内脏痛,疼痛感觉来自病变处,经内脏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动力异常、蠕动增强或胃内压增高都不是溃疡疼痛的原因,然而蠕动增强或肌肉痉挛可使疼痛加重。应用抗毒蕈碱药物后疼痛消失不能归因于迷走神经的抑制或胃肠动力性的降低,而是由于胃排空延缓从而盐酸不能达到溃疡所致。
2.其他症状 在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上述典型的溃疡疼痛是唯一主要的症状。然而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还可出现一些其他症状。现择其重要者,简述如下
(1)反酸和泛口水:一些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可以反复反流上来大量不含有食物的酸性胃液,称为反酸。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还可有泛口水,即口中迅速涌出大量水样唾液,这是迷走神经活动度增强的表现。
(2)烧心:烧心,即胸骨后烧灼感,是溃疡病病人极为常见的症状。它的发生可能是酸性胃液反流至食管造成刺激,也可能是反射性食管痉挛的结果。烧心时有时有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
(3)食欲和体重: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食欲通常良好,而且往往由于频繁进食以缓解疼痛,体重常常增加,然而发生慢性十二指肠梗阻时,体重可以减轻。
(4)结肠症状:不少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伴有肠易激综合征。这些病人可以表现为便秘和左下腹痛。疼痛呈持续性或绞痛性,排便后缓解。
(5)贫血症状: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有时因溃疡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和力弱。
无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体征贫乏,即使在活动期,体格检查亦可无阳性发现。常见的阳性体征是上腹部,特别是中线右侧有限局性轻压痛。在穿透性溃疡周围有较多的炎性反应时,压痛范围可能较大,甚至出现腹肌紧张,并且可以在上腹部触到具有压痛的包块。活动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特别是伴有后壁封闭性穿孔(confinedperforation)病例,分别在胸椎10、11或12棘突的左侧和右侧出现压痛点(Boas压痛点),然而Bockus发现背部压痛点的位置往往较高,常在胸椎6~10之间。活动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还可分别在左侧和右侧臀部出现压痛点(小野寺臀部压痛点)。相似部位的压痛点也可出现于上腹部的其他疾病,如胆囊疾病的急性发作,因此诊断意义较小。
典型的节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是诊断溃疡病的重要依据,但要注意有10%以上的溃疡病人可无症状。此外,慢性胃炎病人虽有类似溃疡病的上腹疼痛症状但无溃疡。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至几周或几个月。症状易于复发的,十二指肠溃疡常无痛复发或发生合并症。缓解周期通常是几个月或几年,几乎经常长于发作痛的时间。然而在一些患者疼痛是更为侵袭性的,症状频繁和持续发作或发生并发症。溃疡疼痛性质的改变可能是产生合并症的信号。例如溃疡疼痛变成持续性,不再为食物或抗酸药物所缓解,或放射至背部,可显示穿透(常向后穿透至胰腺)。
许多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没有溃疡症状。用内镜上消化道检查显示近半数的十二指肠复发溃疡是没有症状的。内镜检查亦显示在溃疡活动,症状缓解和溃疡愈合间缺乏良好的相互关系。没有溃疡疼痛并不能排除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急性或慢性胃肠出血,胃出口梗阻或溃疡穿孔的潜在原因。
X线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龛影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诊断依据。内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活检胃窦黏膜组织可作HP检查。胃酸测定在诊断胃素瘤有意义,但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