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百里奚是什么大夫 百里奚的个人简介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百里奚是什么大夫 百里奚的个人简介
- 2、百里奚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 3、百里奚的故事
- 4、百里奚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5、百里奚活了多少岁?
百里奚是什么大夫 百里奚的个人简介
百里奚是春秋虞国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春秋时虞国大夫,后入秦做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又称五羖(gǔ)大夫。
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还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奠定了牢固基础。
百里奚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百里奚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姜姓,百里氏,名奚,字井伯。也称百里傒、百里子,世人称其为五羖大夫,孟明视之父。楚国宛城人,姜姓井伯之后。百里奚是南阳涌现杰出人物之一,受到人民的爱戴,据记载,百里奚去世后,秦国不论男女都痛哭流涕,连小孩子也不唱歌谣,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发出相应的号子。在当时其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百里奚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可是家境贫困,加上楚国宗法制度森严,平民没有希望入仕为官。百里奚的妻子杜氏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深知自己丈夫是旷世奇才,于是就鼓励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
在百里奚出游那天,家中已经揭不开锅了。杜氏一大清早起来,宰杀了唯一的一只下蛋母鸡,劈了门闩炖母鸡,煮小米饭,给丈夫饯行。百里奚从南阳出游求仕后,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因为朝堂里无人,都没有得到录用。在齐国,百里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讨,继续求仕生涯。在齐国郅地,他遇见了蹇叔,两人一番高谈阔论,就结为知己。此后,在蹇叔的举荐下,到虞国当了个大夫。但虞国国君是个爱财如命的国君,在收了晋国的垂棘(垂棘地方产的宝玉)和宝马等财物以后,就答应借道路给晋国,让晋国途径虞国去征讨自己的邻国虢国,也是虞国的同姓兼同盟国。百里奚对虞国国君述说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闭口不再劝谏,并对同僚宫之奇说:“对蠢人直言相劝,无异于把珍宝丢弃在路上。” 果然,晋国灭虢国后,把矛头指向虞国。公元前655年,晋国(献公)灭掉虞国,俘虏了虞国君及其大夫百里奚。由于他拒绝在晋国做官,被晋国充作奴隶(媵人),在穆姬嫁 给秦穆公时候,陪嫁到秦国。百里奚在去秦国的途中,逃回到楚国。
楚国国君楚成王听说百里奚善于养牛,就让百里奚为自己养牛。刚当上秦国国君的秦穆公,名字叫任好,是一位胸有大志的国君,听说了百里奚是人才,就想重金赎回百里奚。秦穆公的'谋臣公子絷说:“那楚成王一定是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才让百里奚养牛。若用重金赎他。那不就等于告诉人家百里奚是千载难遇的人才吗?”秦穆公问:“那我该怎么样才能得到百里奚?”公子絷说:“可以贵物贱买,用一个奴隶的市价,也就是五张黑公羊皮来换百里奚。那样楚成王就一定不会怀疑了。”
当百里奚被押回秦国后,秦穆公亲自接见了百里奚。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国君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秦穆公亲自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并与他商谈,讨教国家大事。两人一谈就是三天,言无不合。穆公十分高兴,要拜其为上大夫(上卿),委以国政,实际上就是把秦国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百里奚。百里奚坚决辞让不受,并推荐自己的好友蹇叔当上卿。最后,秦穆公就让用很重礼,将蹇叔请来秦国,让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国的上大夫。因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来的奴隶,故世人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为汉景帝刘启之女,生母是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汉武帝刘彻的姐妹。
人物简介
隆虑公主(?—?)生年不详,卒于武帝时期,史书未记载其名。为汉景帝刘启之女,生母是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有同母姐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同母弟汉武帝刘彻。嫁与隆虑侯陈蟜,生有一子昭平君,儿媳为武帝女夷安公主。
因《史记》《汉书》中对其记载“帝姊”,上曰“吾弟”等等自相矛盾,隆虑公主究竟是刘彻的姐姐还是妹妹还未尝得知。
人物生平
隆虑公主生长在距今两千一百年的西汉王朝。她是汉景帝和王娡的三女儿,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妹。她的大姐平阳公主先嫁给曹参之孙平阳侯曹寿,后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赐死后,改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二姐嫁给南宫侯张坐,世人称南宫公主。
汉时,世人往往根据公主或其丈夫的封邑称呼公主,如隆虑公主的大姐封邑是阳信,丈夫的封邑是平阳,所以才称为平阳公主,又称阳信公主。“隆虑”公主的称呼,正是来自自己的丈夫,隆虑侯陈蟜。
在隆虑公主幼年之时,出于政治联姻的需要,其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和隆虑公主的生母王娡定下两桩婚约,一为刘彻和长公主的女儿(即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氏,志怪小说《汉武故事》称其小名阿娇,后因行巫蛊和无子被废),一为隆虑公主和长公主的二儿子隆虑侯陈蟜(音同娇)。
隆虑公主成婚后是便随丈夫“就国(列侯若无官职,可到自己封地居住)”隆虑县,还是两人一直居住在长安,已经不得而知,婚后两人很长时间没有生子,直到隆虑公主年纪相当大之后才生了一个儿子昭平君。后来,昭平君与汉武帝刘彻的女儿夷安公主成婚。
元鼎元年,即公元前116年,隆虑公主的丈夫陈蟜因在为母亲馆陶长公主服丧其间“奸,禽兽行(xx),当死”,事发自杀,陈蟜的隆虑侯便被“国除”。
做为母亲,隆虑公主对于顽劣的儿子昭平君,是深感忧虑的。后来隆虑公主身体越发病弱,她黄金千斤和钱千万上缴国家,请求汉武帝能在儿子犯罪时给他一条生路,汉武帝答应了。可惜她的这一举动,仍然没有保住自己的独子。昭平君在母亲死后越发骄奢,在一次醉酒后将隆虑公主的保姆杀死。廷尉向武帝禀奏,汉武帝想到隆虑公主得子不易,又有病重托孤之事,泪流满面,叹息良久,最后还是为正法纪将昭平君处死。
林州在战国时韩国叫临虑邑,(虑应读lú,庐),庐是茅舍、房子的意思,临庐即临着高大的山庐。到汉初改为隆庐(虑),是说林虑山是隆起的高大山庐。后来南方有了庐山。到东汉隆虑改林虑。而虑有两个读音,在说“考虑”词时念lǜ;而在说地名时读lú(庐)。由于人们说“考虑”一词较多,所以林庐山读成了林虑山,实际当时林虑被称为北方的庐山。
传说,隆虑公主葬在北庐山即林虑山桃源谷。现桃源村西有公主坟遗址。民国初年,桃园村人有叫侯兆贤的在石庵坪犁地,无意中发现隆虑公主墓葬,一时暴发,成为林县首富,人们说“谁有地,莫章山;谁有钱,侯兆贤”。可惜如此重要的历史文物却湮没了。
;
百里奚的故事
百里奚百里奚你知道吗?他是秦国百里奚的重要谋士百里奚,那百里奚的故事你知道的有多少?他的一生又是如何。下面一来看看百里奚的故事有哪些?
秦国的重要谋士百里奚位高不忘旧情百里奚,相堂认妻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他又是对秦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一个人,饱读诗书,才学过人。虽然穷苦,却不坠青云之志,即使在为官之后,当了上大夫,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操守和禀性,为官清廉,勤勉政事,由此而深受秦国老百姓的喜爱。
百里奚,出生年约在公元前725年,又被称为百里子或百里。百里氏,姓百里,名奚,字子明。春秋楚国宛邑人,另说为虞国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羊皮换相,听起来荒谬却又无比真实地存在。百里奚早年家境贫寒,贫穷潦倒。没钱没势,自然就哪里也去不了。坐守家中,就算再有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百里奚一起来看看秦国的重要谋士百里奚的故事。
百里奚早年流落在各国,他能够出来云游,多亏了他的妻子杜氏的`支持。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早年间云游的经验,使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也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十分了解,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奠定了基础。而恰好是百里奚,他早年间颠沛流离的生活,穷困的出身和潦倒的生活,使他尝尽了生活艰苦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后来他任秦国大夫时,才会树立民本的思想,为官清正。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秦国的重要谋士百里奚的背后也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杜氏。百里奚怀才却不能干坐在家中等被人发现自己吧,要主动寻求机会,就要出去周游各国,但是周游各诸侯国的成本太贵了,要么闲要么有钱,百里奚都没有,还要顾及家里的老小,看似一辈子都不能实现的梦想,却在妻子的支持下,变为了实际。妻子杜氏只是个普通的村妇,当年杜氏决定嫁给一穷二白的百里奚,可能就是看中了百里奚的才华,丈夫就是她的希望,是整个家的顶梁柱,她欣赏丈夫的才华,坚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因此,才会义无反顾支持百里奚周游,以大丈夫志在四方鼓励丈夫,并宽慰丈夫,家里的事情都不要他操心,安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秦国的重要谋士背后的女人
除了在精神上鼓励,妻子杜氏还竭尽所能地为丈夫凑盘缠,并在丈夫百里奚出发之前,竭力为丈夫准备了一次最丰盛的晚餐,垂泪送别即将远行的丈夫,并在出发前细细嘱托,让丈夫好好照顾自己,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带着妻子的嘱托和期望,百里奚感到既感动又不舍,他只有努力追求功名,出人头地才是对妻子最大的回报。此后,他游历齐、周、虞、虢等国,在外尝尽了生活的辛酸,最后在辗转了很多个国家之后,被秦穆公高价用五羖羊皮赎之,赎回秦国之后的百里奚,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为秦国的基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他本人也深受秦国民众的爱戴,成为了一代名臣。这就是百里奚的故事。
刘邦寡情薄义没有项羽的率性可爱,嘉靖奢靡浮华没有海瑞耿直刚正可爱,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不弃糟糠之妻的百里奚,比严酷铁面无私的商鞅可爱,这也正是百里奚最大的特点。因此,百里奚死后,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才能永远受到后世人的怀念和尊敬。
关于百里奚的故事你都了解了吗,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百里奚的故事,总得来说他就是一位有责任心,为国为家的好男人。
百里奚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百里奚是春秋时代的百里奚,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晋献公假途伐虢后,灭亡百里奚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后,进入秦国成为大夫,人称“五羖大夫”。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百里奚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崛起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堪称一代名相。
百里奚活了多少岁?
104岁。
百里奚(约前725—前621年)百里奚,为百里傒简作,亦称百里子或百里,百里氏,姓百里,名奚,字子明。春秋时期虞国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
秦穆公三十九年,百里奚去世。
人物轶事
百里奚在秦国当百里奚了上大夫以后,始终保持着爱民思想,他勤勉政事,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深得秦国人民的信赖。
对内,则提倡教化,开启民智,也就是精神文明,按照周朝的官制和朝仪,百里奚改变了秦国落后的国体百里奚;对外,搞好与邻国的关系,不兴战事,使秦国短期内大治。
有一次,百里奚的相府觥筹交错,宾主笑语频频,非常热闹。百里奚交待歌舞者奏乐演唱举办堂会,来款待客人。在相府内一个洗衣服的女佣听到乐器声后,主动要求为上大夫百里奚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表示同意。那老妇人走到大庭广众之下,落落大方地援琴抚弦,自弹自唱道: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百里奚我为。
百里奚,初娶百里奚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覆以柴,舂黄黎。
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
听着这委婉幽怨,耐人寻味,字字真切的歌声,百里奚大为惊讶,就上前去询问,方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杜氏千里寻夫来到了眼前。百里奚妻杜氏自丈夫离别之后,几十年杳无音信。家境贫困,又逢上灾荒年景,就带上儿子外出逃荒。
杜氏讨饭到秦国,打听到百里奚已经在秦国当了大夫。为了能接近百里奚,她设法到百里奚府中当了洗衣的佣人。
相堂之上相认后,夫妻两人抱头痛哭起来。秦国人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很为百里奚的品质所感动。秦穆公还派人送来了许多财宝馈赠,以示祝贺。从此,百里奚位高不忘旧情,相堂认妻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是《风俗通》里记载了的一个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