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的意思-邑是什么意思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邑是什么意思
邑意思是都市、城市。
邑(拼音: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邑的意思;下部为跪着的人形。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市、城市。邑也作为县的别称。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
文字溯源:
金文字形基本沿袭甲骨文。发展到秦代小篆阶段,表示“城市”的“囗”由方到圆,表示跪坐臣服的“人”也变成邑的意思了“卪”,渐渐失去了其造字本义。
发展到隶书和楷书阶段,表示疆域的“囗”不变,人却已讹变为“巴”了。在发展过程中,这字在秦篆阶段还分衍出偏旁“阝”来。这偏旁,在形声字里,都放在字的右边作为表意的形旁,表示和地域城镇有关。
邑 是什么意思?
邑 [yì] 的意思如下邑的意思:
1、用作名词邑的意思,意思是:国家。
2、用作名词邑的意思,意思是:京城、国都。
3、用作名词邑的意思,意思是:城市。
4、用作名词,意思是:封地。
5、用作名词,意思是:二一四部首之一。
6、用作副词,意思是:忧愁不安。通“悒”。
相关组词
作邑、邑庙、下邑、邑廛、邑君、郡邑、忧邑、丰邑、邑膰、岩邑、野邑、邑司、邑邑、堂邑。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邑,国也。从囗邑的意思;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属皆从邑。
白话版《说文解字》:邑,小帮国。在先王的制度中,公、侯、伯、子、男有尊卑高下不同,所管辖的地域有大小不同,所以字形采用“卪”作边旁。 所有与邑相关的字,都采用“邑”作边旁。
词语解释
1、岩邑 [ yán yì ]
释义:险要的城邑。
2、邑膰 [ yì fán ]
释义:邑,采邑;膰,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
3、忧邑 [ yōu yì ]
释义:忧愁烦恼;闷闷不乐。
4、郡邑 [ jùn yì ]
释义:郡邑府县。
5、下邑 [ xià yì ]
释义:下县。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邑 是什么意思
邑的拼音是yì,其具体释义是:
1、作为名词,指城市,都城。
组词:城邑、都邑。
例句:古时候的城邑都有很高的城墙,用来抵御敌人的侵略。
2、作为名词,指县。
组词:邑人、邑庠、邑宰。
例句:那个学校的张老师是我的邑人,虽然我们的感情一般,但也算是认识的。
3、指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
组词:采邑
例句:周王给穿越过来的王小二,分配了位于山东的采邑,待他十分的真诚。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
1、作邑 [ zuò yì ]:可解释为建筑都城。
2、邑庙 [ yì miào ]:指城隍庙。
3、下邑 [ xià yì ]:下县。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4、邑廛 [ yì chán ]:市廛,集镇。
5、邑君 [ yì jūn ]:地方官,县君,古代女子的封号。
6、郡邑 [ jùn yì ]:郡邑府县。
7、野邑 [ yě yì ]:谓民间修建的庙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