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什么和中国断交-出乎所有人意料,中国铁哥们巴基斯坦为什么要弃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出乎所有人意料,中国铁哥们巴基斯坦为什么要弃
出乎所有人意料!中国铁哥们巴基斯坦为什么要弃购武直-10
2016年3月,我国向巴基斯坦无偿提供了3架武直-10武装直升机,用作飞行测试和火力测试。
此时正是巴基斯坦公开宣称对外采购武装直升机的当口,外界都猜测,凭中巴两国的关系,以及多年的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巴基斯坦采购中国的武装直升机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尽管中国向巴基斯坦抛出了橄榄枝,武直-10也作为竞标的最有力竞争者,但最终巴方还是选择了俄罗斯的米-35雌鹿武装直升机。
巴方一共向俄罗斯订购了20架米-35雌鹿武装直升机,已交付了四架。为什么我们引以为傲的武直10会落选呢?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巴基斯坦有长期使用俄制直升机的历史,对俄制直升机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说有感情。早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巴基斯坦就开始使用米-24武装直升机,现在的米-35其实就是在米-24的基础上改进过来的。米-24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的表现,可以说全世界有目共睹。巴方出于先入为主的情感因素,让他更容易选择俄制直升机。
二是米-35作为一款中型武装直升机,在某些性能方面的确有超过我国武直10的地方。首先米-35的载弹量在大大超过了武直10。
米-35可以挂载16枚导弹,而武直10只能挂载8枚。这使得武直10在战场上打击火力的持续性就要弱于米-35了。
其次,武直10能挂载的导弹种类也要少于米-35,这使得武直10在战场任务多样性上和米-35有一定的差距。米-35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打击,或者针对同一目标反复的打击。这是它的火力优势。
最后就是米-35的夜战能力非常强。它的红外夜视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它的抗干扰能力都非常出色。
此外米-35除了打击能力以外还具有一定的人员和物资运送能力,擅长执行一些秘密任务。这些都更符合巴基斯坦的要求。
中国的武直10,2012年才开始量产,是一款7吨级轻型武装直升机,设计理念较新。之前有人质疑它高原飞行能力不足,但从我军所有的陆航单位都已装备来看,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经过实战检验。再加上巴基斯坦在直升机使用上一直都是美俄的传统用户,因此中国的武装直升机走向世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为什么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这么铁
为何中巴关系这么铁呢?为何这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国家称得上中国铁哥们呢?为何中巴关系是全天候呢?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印度的存在,其次是因为巴基斯坦对中国地缘战略意义的提升。
我们知道,历史上印巴都是英国殖民地,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瓦解,印度这片土地上也开始独立运动。但是,由于北部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南部主要信仰印度教,最后在英国主导下完成印巴分治。
由于印巴分治的领土分割是在短期内很草率完成的,自然会引发印巴的巨大矛盾,双方在1947年即因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爆发大战,这就是著名的印巴第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各占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宣布结束。
第一次印巴战争与中国无关,那时中国还没解放。但是,第二次印巴战争就和中国有密切联系了。
1965年,第二次中巴战争时的国际环境是,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也未解冻并正与中国在越南进行较量,中印则在1962年刚刚爆发了中印战争并以印度溃败而告终。在这种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已经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当时,巴基斯坦的主要盟友是中国和美国,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主要都是美式装备。
第二次印巴战争起因又是没有划清的边界问题,双方因此大打出手。当时中国明确支持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总统1965年3月访华期间,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就曾向其明确承诺,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将军队开入巴基斯坦境内,中国将支持你们,那时候看巴基斯坦需要中国做什么。
另外还表示,如果印度进入中国,中国也可以进入印度,如果印度打巴基斯坦,中国就可以抄印度的后路去德里(相关内容见《外交评论》第三期《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援》,作者成晓荷)。
中国明确对巴基斯坦方面如此承诺,实际上就是准备好了随时介入战争。之后,印巴战争果然越来越激烈,巴方处于严重劣势。中国刚开始主要是外交和舆论方面的声援,后来中国方面由毛主席确定了军事介入。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却是支持印度,其政治目的是试图借此推动亲美政权上台,从而进一步遏制中国。那时候,由于巴基斯坦的装备基本都是美式装备,美国保持“中立”(对巴军事禁运)的结果就是支持印度,本来就弱于印度的巴基斯坦,整个国家实际上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这个时候,中国担心巴基斯坦内部因为外部巨大压力导致亲美势力政变,于是决定改变过去外交舆论上的支持策略,转而开始进行军事支持。中国军事支持非常给力,中国不但援助普通装备,甚至援助巴基斯坦包括T-59坦克和米格-19战机,有很多军事装备都是直接从我军装备中调拨。
就在巴基斯坦危在旦夕,军事要塞拉合尔濒临失守之时,中国果断出手,拔掉了中印边界印控工事,然后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即限印度3天时间拆除中锡边界上的所有工事,立即停止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
中国的这一通牒和一系列行动,震动了美国和苏联,他们担心中国的介入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大战,从而影响自己的战略利益。于是,在通牒后的第二天安理会即通过决议,限令印巴3天内停火。于是,印度很快拆了中锡边界的工事,偃旗息鼓回家了,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
第三次印巴战争,是印度扶植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搞独立,1971年11月在东巴基斯坦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在苏联的支持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扩大到了西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无力招架,军事重镇拉合尔再次面临失守,巴方求救中国,中国政府再次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在中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下,印度宣布停火。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东巴基斯坦获得独立,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
2008年,因为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印度一度将责任归于巴基斯坦,甚至试图因此发动战争,最后在中国强大压力下印度放弃了战争幻想。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完整的存在,是因为背后有中国的支持。否则,实力远强于巴基斯坦的印度,不知道会侵略多少巴基斯坦领土。印巴之间的平衡,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背后支持巴基斯坦。
因此,对巴基斯坦来说,中国就是巴基斯坦的命。本来,美国也是巴基斯坦的最重要盟友,从原来巴基斯坦大都是美式装备可见一斑。但美国在印巴战争中不但不支持巴基斯坦,还背后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实施武器禁运。看当时的形势,可见巴基斯坦是多么的困难。关键时刻,是中国这个真兄弟、真朋友出手,三番五次挽救巴基斯坦。
终于明白巴基斯坦为什么和中国这么铁了,原来其中还有
终于明白巴基斯坦为什么和中国这么铁了,原来其中还有这样的原由!
巴铁,网络词汇,来源于中国大陆网络军事论坛,是一些年龄稍长的军迷网友对巴基斯坦的友好称谓,巴铁这个词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友好的见证。巴基斯坦和中国的情缘,开始于中美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在战火中升华,在危难时见真心。
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几乎是一边倒的胜利,被美国抛弃的巴基斯坦一无外援,二无堪用的武器,紧抱美苏两条大粗腿的印度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时间风光无限。中国为报巴基斯坦充当信息桥梁,帮助中美及时沟通的情谊上,紧急向巴军支援了一批59式中型坦克,工厂库存不足,就从野战部队里面抽调不少的59式坦克支援上去。此举令巴基斯坦上至高层,下到民众都看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人靠不住,中国人很OK!
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目的初步达到。但好在中国及时出手没有让印度彻底得逞。为加强巴军的空军实力,1965年12月20日,中国将12架歼-6战斗机分5个编队,交付给巴基斯坦空军第23中队。该中队是最早装备,也是使用中国歼-6战机时间最长的空军中队,一直服役到1997年才退役。复仇心切的巴基斯坦飞行员得到如此优异的战机更是下定决心要报一箭之仇。
1971年12月,在为期14天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空军飞行员驾驶歼-6飞机在45秒钟之内就击落印度2架苏-7飞机,创造空战史上最快歼敌记录。12月8日,巴空军发现印空军2架苏-7歼击轰炸机准备偷袭巴空军基地。哈斯米中校驾驶歼-6飞机升空迎敌,先是在600米距离使用美制“响尾蛇”空空导弹干掉一架,随后又切半径高速转弯在350米距离用航炮干掉第二架。首开巴基斯坦空军以一敌二的记录。
此后,中国的装备不断进入巴基斯坦,从歼-7到枭龙战斗机,从MBT-2000哈立德主战坦克到红旗-9防空导弹,从空警-500到F-22P护卫舰,中国装备完全支撑起巴基斯坦的国防力量,巴基斯坦也在众多外交场合公开称中国为兄弟,慢慢的,中国网络上也开始流行巴铁的称呼。
纵观世界,能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最高领导者公开称作:“4个友好,2个深度”的国家。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和巴基斯坦。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故事或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友好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往来。建交后,两国即互派文化团组访问和举办展览。
1965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在拉瓦尔品第签订了文化协定,并于该年第一次签署了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巴时,中巴签署了2007-2009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迄今共签署了12个执行计划。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科技交往始于20世纪60年代。多年来,中巴科技合作顺利并富有成效。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巴科技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从较为分散的单项交流发展到科技联委会等规模性的政府间科技合作。自1976年中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两国政府已举行了18次会议。
巴基斯坦外交政策
巴基斯坦奉行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注重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同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主张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经济外交。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切实措施,缩小南北差距。已同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和领事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