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大秦宣太后(芈月)究竟活了几岁?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秦宣太后(芈月)究竟活了几岁?
- 2、宣太后是谁
- 3、宣太后历史介绍
- 4、历史上真实的秦宣太后是怎么样的
大秦宣太后(芈月)究竟活了几岁?
75-85岁。
宣太后出生之年不详,但其子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活了74岁。
宣太后是在公元前265年去世的,也就是说从生下秦昭襄王开始算起,即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65年,宣太后活了60岁,这还不算宣太后没有生下秦昭襄王之前的年龄。
古人一般15—20岁左右生子女,按此计算,宣太后的年龄区间在75-80岁之间,这在古代算是高寿了。
扩展资料:
宣太后与义渠王
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就在这个时期,宣太后和义渠王两个人看对眼了,后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
要说芈月和义渠王私通,其实早在秦惠王的时候,翟骊和芈月就有了私情的苗头,只不过秦惠王没有挑明,而芈月和翟骊也觉得不是说破的时机,两人暧昧不明的关系就一直这么保持着。
当时的生活本来就比较开明,有地位的女子养一两个男宠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秦宣太后生活非常开放,除了义渠王私通生子外,晚年还迷恋魏丑夫,并且打算以魏丑夫殉葬。
直到芈月的儿子上台,芈月的情感生活再次丰富和活跃起来。芈八子会跟义渠王在一起,除了男女之情外,也有政治利益的考量。
芈八子对于秦国最大的贡献是消灭了义渠戎王,使得秦国没有后顾之忧。史记对芈八子的评价,揭示了义渠王的悲惨结局。
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不惜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又和秦昭襄王一起合谋除掉义渠王,彻底解除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部落,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
这是宣太后和义渠王在一起的最终目的,也是必然的结果,宣太后不会让这个深爱自己的男人取代自己的儿子,凌驾于秦国的皇权和自己的地位之上的,她和义渠王只不过是逢场作戏。
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将他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宣太后灭义渠灭得干净利落,不管和翟骊曾经多么相爱,翟骊始终比不了手里的权力啊,后来还把曾她和翟骊的私生子全杀了,义渠王连同他的儿子,所有一切都被宣太后抹干净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太后
宣太后是谁
秦宣太后,称芈八子,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太后。之前很火的芈月传就是以秦宣太后为原型改编的。
宣太后原本是楚国人,后来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被称芈八子。之后在争夺王位时,宣太后在其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成功让秦昭襄王继位,又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以太后之名执政
秦宣太后还在执政时期做出了成就。比如说诱灭义渠,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当时秦宣太后可以说是牺牲色相,引诱义渠王入秦,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
她三十岁上下就当上了秦国太后,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三十六年之久,在执政期间大大发展了国力,可以说太后专权从她开始就有迹可循了。
公元前265年,秦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
说宣太后才是兵马俑的主人这个观点没有得到大量证据的证实。
这个观点是由学者陈景元提出,但是没有得到考古界的认同。为什么他会提出这个观点呢,是因为他在追寻兵马俑上的文字时发现,兵马俑坑中发现有个奇异的文字应该是写的月芈,还有秦俑的一些特点像楚风。
宣太后历史介绍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中文名:芈(mǐ)八子
别名:宣太后
国籍:楚国→秦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楚国
逝世日期:前265年
职业:王妃→王太后
主要成就:在秦国掌权当政、计杀义渠王,灭义渠国
葬处:芷阳郦山
谥号:宣
丈夫:秦惠文王嬴驷
儿子:秦昭襄王嬴稷
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悼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主掌朝政
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今河南禹州东北),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韩襄王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甘茂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
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因为成阳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在他穷困的时候,秦昭襄王没有任用他,而成阳君受宠,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会使他满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不同意,会有损于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秦昭襄王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诱灭义渠
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前331年,义渠国内发生内乱,秦惠文王派庶长操平定内乱。前327年,秦惠文王在义渠设县,义渠王向秦国称臣。前319年,秦国攻打义渠,夺取了郁郅(今甘肃省庆阳市东)。[7]作为报复,次年义渠参与了公孙衍合纵楚、韩、赵、魏、燕的五国攻秦之战。义渠趁秦军主力与五国交战之机,大败秦军于李帛(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义渠,攻取了徒泾(位于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境内)等二十五座城池,义渠国力大损,但仍保留一定实力。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后秦昭襄王与宣太后日夜密谋攻灭义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失去权势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驱逐出秦国。
去世
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将去世时,传令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继而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认为庸芮所说有理,于是撤销了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
评价
马非百: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历史上真实的秦宣太后是怎么样的
秦国是一个毕竟奇特秦宣太后的国家秦宣太后,他的风俗习惯因为接近夷狄,所以拥有不同于中原习惯的风俗。从那个周朝建立开始,以商周文化为基础夏文化开始牢牢地占据主流,,其他周围的文化被慢慢同化。
作为周朝的封国,秦人本来是西迁的嬴人,随着和戎狄交流,慢慢沾染戎风,不像中原那样始终保持华夏文化。所以一直被华夏文化圈视为夷狄,受到鄙视。秦国历史上两次有太后生子的故事,出了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另一位就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芈月。
赵姬因为私通嫪毐,生下私生子被秦始皇摔死,而芈月和义渠王也有两个私生子,后来她又杀死义渠王,灭了义渠国,随后就和一个叫魏丑夫的人私通,甚至曾经想着死了时候用魏丑夫来殉葬,差点没把魏丑夫吓死。
经过大臣庸芮的劝说才避免他殉葬。翻开秦国的历史,秦昭王绝对算得上一个有数的明君,在位56年,在位期间打残韩魏,大败赵军,击破楚国,收服燕国,包括宣太后色诱义渠王攻灭义渠,可以说文治武功,非常显赫。
不过呢,这个秦昭王在位的时候,他母亲,那是亲妈,一国太后和邻国义渠王私通,两人一起生了两个儿子,还一起经常住在秦甘泉宫,在这里其乐融融,他儿子秦昭王对此不管,这样的事情换成现代人都不见的能够忍受。
话说秦昭王真的能忍,也能活,时间是他唯一的武器,当初秦武王意外死后,本来再燕国作人质的他在内靠着母亲宣太后和两个舅舅,在外靠着赵武灵王和燕国的协助才继位为国王,他在秦国没有任何实力,也没有权力基础。
宣太后成为太后之后,放逐武王后,处死惠王后和她儿子,随后母以子贵,成为中国第一个成为太后的女人,把持朝政的她任用四贵主宰秦国大权。具体执行的是宣太后两个弟弟魏冉和向戎、两个儿子公子芾和公子悝掌权,正儿八经的秦王却只好做个太平之君。
宣太后的权力达到什么程度呢?范雎曾经给秦昭王说,现在秦国竟然没人知道有国王,都知道四贵和太后,这虽然不免有夸大的成分,依然能够显出宣太后的权势。虽然名为秦王,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掌权,整整40年的时间,宣太后芈月更像无冕之王。
尤其在秦昭王35年,宣太后派使者召义渠王到秦国,说是想他了,鬼迷心窍的义渠王被宣太后杀于甘泉宫,随后派兵攻灭义渠,春秋战国灭国的样式千奇百怪,但是从没有牺牲自己色相而攻灭一国的,也算是开创先河。
也就是说至少在秦昭王35年,宣太后依然能够主宰大局,当时秦昭王已经56岁,宣太后最少也应该70岁了,不知道这个义渠王哪根筋不对,因为好色不仅赔了命还是搭上了国家,他们俩个私生子此后也没有记载了,依芈月的狠劲,大概不会活着。
反正,他们是工具人的儿子,生来就是意外,死了也没啥大不了的。而她诱杀义渠王是为秦国打算,在她主政的时候逐渐保持优势并且慢慢拉开差距。虽然宣太后大权独揽,但是他没有威胁儿子的地位,即使胡来也是为的秦国好。
所以歪史认为,秦昭王之所以和宣太后没有发生权力摩擦就是以上两点,第一秦昭王没有活动的空间,第二宣太后没有威胁秦昭王的地位。
至于私生子,也是秦国风俗问题,而芈月也是楚人,秦楚一向被中原视为蛮夷,他们本来就不怎么在意,生孩子是自然的,有男宠也是正常的,再说当时权力没有半点,就因为这个和母亲纠缠,嫌自己活得时间长?
如果不是秦昭王能活,估计到死都不能亲政。等到公元前266年,秦昭才乘着宣太后年老体衰夺回权力,放逐四贵正式成为有权的秦王。次年,宣太后就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