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马-中马的种类有哪些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马的种类有哪些
- 2、关中马要怎么样才能养得好?
- 3、关中马的品种特征
中马的种类有哪些
一:大型挽马:1949年以后,农业生产及运输需要一种体力强的挽用马,渐渐体型过重的马不受欢迎。反映了东北华北农业区及关中平原的畜力需要。这种马市重半血,即重挽马无阿统占一半,其他为轻型马及地方品种马的血统。该马体尺最大,平均150cm 以上。这一类型是12个马种中的主型。
1、铁岭挽马 (155cm)2、吉林马(156cm) 3、黑龙江马(154cm)4、关中马(153cm) 5、渤海马(149cm)
二:兼用型:1、伊犁马(148cm)、2、三河马(153cm)、3、金州马(145cm)4、锡林郭勒马(147cm)5、青海挽乘马(151cm)
三:山地型:1、山丹马(139cm)、2、伊吾马(143cm)
一、大型挽马:
1、 铁岭挽马(辽宁省铁岭)。
育成在辽宁省铁岭马场,分散到辽宁北部各县及吉林、黑龙江两省。铁岭为平原农区,交通方便、气候适宜、农产丰富。此种马力速兼备、挽而有速,是一种合适的大型役马及种马。曾少量出口到北朝鲜,受到欢迎。
2、 吉林马(吉林通辽、农安)产于吉林中部及西部的长春、白城子、四平、为平原农业区,气温偏低、农业发达、人民爱马。1950年开始,在本地蒙古马及杂种马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外种公马杂交。标准吉林马血统为轻学25%、蒙古马学25%、重挽马学50%。从开始杂交到品种验收为25年,创快速育马记录。
3、 黑龙江马(黑龙江省中部)黑龙江省为农业大省,黑土地主要产粮区。马匹数量比辽宁。吉林总和还多。直至现在一部分田间作业仍使用马匹。1950年开始以蒙古马为基础,先轻后重多品种杂交,育成此马种2万匹以上。
4、 渤海马(山东东部)山东抗日战争前马数不少,战争中马匹损失严重,建国后大力改良,引入多个品种外种公马改良本地蒙古马。由于气候适宜。饲养良好,任何品种。任何代数杂交后体尺均有提高。河北省。河南省大量杂交育种,但种种原因品种未得到验收。山东省为后起之秀,杂交始于1952年,品种验收育1974年。中心育马基地为广饶、寿光、恳利。包括马场及个体户。
5、 关中马(陕西宝鸡市)关中马曾名“关中挽马”。育成在宝鸡市柳林滩马场。关中气候合宜、土壤肥沃,素为关中驴、秦川牛产区,现又多一名马种。1950年开始,以蒙古马为母本,引入外种,先轻后重再轻方式杂交。重挽马血统低于50%,分类中列入挽用大型,但同前记4个马种有别,轻血多。
二、兼用型:兼用型马种共有5个,大部分集中在牧区。这些地方温度偏低有草场放牧地,群牧饲养。杂交中多使用轻型马种,重挽马未参与,个别马种含有重晚马血,但不超过25%。这类马为兼用体形,适应较佳,速力较快,适合牧区骑乘及城市竞技用,役用亦可,但体高及挽力均不如挽用大型。金州马是例外,产于辽东半岛的金县,但饲养水平很低。
1、 伊犁马(新疆昭苏) 伊犁马育成在新疆昭苏种牧场,牧民参与育种。其地处天山脚下,海拔1800-2500m,水草丰美,时即为马孙天马产地。1942年建昭苏种马场,购入优秀母马。这些母马为本世纪初以来俄侨引种杂交的杂种。又引入轻型马种杂交。引入重挽马杂交计划实施前取消。1980年购又引入新吉尔吉斯马(1/4纯血),快速改善体型,培育竞技马及马术马,已有3岁杂种马。多年来,伊犁马为牧区、农区、城市乘马、城市赛马场、马术运动提供不少优秀马匹。体型轻快优美,有一定吸引力。
2、 三河马(内蒙古呼盟) 我国北方有从东到西的大草原,伊犁马产于最西部,三河马产于最东部。二马种间又共性又有特性。三河马产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以海拉尔为集散地,主产地在三河镇及其周围。古产良马称“石韦马”。在本世纪初随同俄侨迁居引入俄罗斯马种及杂种,后又建小型种马场养外种马,同三河马杂交。6-7个马种杂交、横交,1954年咱当地建两所马场,选育三河马,1955年组织全国专家做三河马调查,出版专著。后大雁马场撤销,三河马场只留有少数核心公、母马,大部分马承包外流。现在呼盟国营牧场内又三河母马3000匹左右。体尺均一度、速度在全国马种中占有优势。
3、 金州马(辽宁金州) 引入蒙古马母马,用外种轻型公马杂交,。卡巴金马、盈哥鲁诺尔曼马(法国产偏挽型)作用较大。该马产地多浅山,土地贫瘠,精饲料为干玉米秸。金州马大部分散居民间,有一小型种马场及若干个配种站。
4、 锡林郭勒马(内蒙古锡盟) 内蒙古锡盟草原是有名产马区,60年代初在马场内开始杂交改良,以蒙古马为母本,用卡巴金及顿河公马杂交,达到理想要求后,杂种间横交固定成种。由自治区组织验收备案。这是适合群牧的草原马种,部分马输送给赛马场及乘马俱乐部。
5、 青海乘挽马(青海门源马场) 50年代初,马匹改良潮波及到青海省门源马场。该场地处祁连山北坡,草场宽广,草质良好。引入阿尔豋马、卡巴金马、奥尔洛夫马杂交改良,二代杂交。因饲养条件差,二代体尺不比一代高。又导入河曲马血,取得成功。大通马及河曲马本为民间优秀杂交组合,现又导入国外马种血统。当地海拔高2800m以上,高原适应较佳,国内同样高海拔区,没有与之相类似的培育马种。
三、山地型:在西北海拔2500m以上高原山地,以军用乘挽驮为目标,培育成新马种。比前10种马体尺较低,导入杂交外血较少,适应良好,适合在山地及草原区使用,爬山力强,持久力好。因具以上特点故单独分类为山地型。
1、 山丹马 甘肃省山丹马场,为自汉代以来的大马场。原有山丹马虽称蒙古马,实为两千余年来延续下来的杂种马群。建国后,曾计划以顿河公马两次杂交育成顿河高血马以充军用,到高原放牧条件下,高代杂种难以承受。后又在顿河一代基础上用河曲公马、山丹公马回交。顿河马血统为25%,其他为国产马血。杂交引入外血是一种导入,未起到大的变化。该马全年放牧,冬季补饲草料,即放养结合,饲养条件比其他放牧马更优。
2、 伊吾马 新疆伊吾马场,原养巴里坤马。巴里坤马未蒙古马系,混有阿尔泰马血统。因体尺不高,引入伊犁公马杂交。这是国内两马种杂交没有混入国外马血统的马。高原适应、爬山能力均好。
关中马要怎么样才能养得好?
农村养殖关中马:关中马虽然适应性强,较容易饲养,仍然要注意一些方法
关中马是马的一个品种。它的适应性很强,容易得饲养,而且有力量,还有速度,所以经常被用于当做出行工具或者是运输工具。它的用处有很大。虽然喂养不是特别的复杂,但是仍然要注意一些方法。
首先,养马需要一个马厩,饲养关中马需要保持马厩的地面防滑,而且保持干燥。通常大家使用的是水泥地面,因为它非常的坚固而且还耐用,成本还不高,也方便打扫。马厩的门窗和地面面积最好要设计成一比十的比例。窗子的高度保持在两米以下。同时在马厩中还要设置一些食槽,水槽等。这些东西一般都应该位于在门旁边的直角处。水槽这个可以省略,然后用水桶代替,但是要将它放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防止被马运动的时候把它给踩碎。喂马的时候需要用到一个和马的身高差不多的架子,而且外部要保持圆滑,不能够有棱角,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对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关中马我们在饲养马之前肯定要进行挑选。挑选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关中马的长相。马的头部要大小适中,颈部细长并且有一定肌肉。颈部要求长一点,因为马的重心在身体的靠前测。而马的颈部如果稍微长一点的话。可以迅速的将中心再往前移。利于关中马发挥出它的速度。不过,用于普通娱乐的时候就不用关注这一点。关中马的背部和腰要有肌肉,而且要强实。这样可以让它承受更多的重量。第二点,要看马的走相。看走相是为了检查马的肢体以及蹄的形状。买马的人可以让关中马慢走几步看看它的走相,前后肢体是否协调,而且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也就是步伐要同步。再一点就是看马的毛色。毛色是选择关中马的一个很重要依据。整个身体只有一种颜色的叫单毛色,而有两种以上颜色的就叫做复色马。马的毛色也会对买马人造成一定的干扰。很多牧民都喜欢复色的马,但是如果选做军马的时候,则比较严格,一般要求颜色单一,而且除去白色,这样的关中马才可以入伍。
饲养马一般用到的都是一些青草,因为马它是一个食草动物。食物来源广,所以它的饲养成本也不太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养马的难度。不过,不同年龄段儿的马驹或者是幼马,需要使用另外不同的饲料,一般就是玉米桔杆儿或者是其他的还有胡萝卜,小麦等等,都可以用于幼年的小马驹食用。老马体内含有多种分解的细菌。所以它可以使用很多种草料。不必在人为的给它们准备食物。养马人也不用担心它们会消化不了。
关中马比较好养活。基本上不会生什么病,食用饲料还有选马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一下,不能够太大意。
关中马的品种特征
关中马体质干燥结实,结构良好,禀性温驯,有悍威。头中等大,干燥清秀,耳竖立。颈长中等,斜度适中,颈础高。体躯舒展粗实,背腰平直,多正尻,斜度适中。肩斜长,四肢端正,关节发育良好,肌腱明显,蹄质坚韧,无距毛或距毛很少。毛色以栗、骝毛为主,分别占48.6%和30.2%。柳林滩种马场和大荔县牧场的马基本为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