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餐饮最低消费合理吗-山东:餐饮设最低消费最高罚款五千元,如何看待最低消费?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山东:餐饮设最低消费最高罚款五千元,如何看待最低消费?
今天是7月30日,根据最新消息报道,山东一个餐厅因为设置了最低消费被顾客投诉,经过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这件事属实,因此这个餐厅被罚款。在之前,市场方面对这个最低消费就有相关的规定,如果餐饮业设置了最低消费,最高可以罚款五千元,对于最低消费是强制消费的一种体现,那么如何看待最低消费呢?
第一,餐饮行业的规定最低消费本来就是不合理的,这意味着餐饮行业在强制消费者达到消费门槛才可以消费
有很多餐厅做出来的菜口味的确很不错,但是就是这些特色餐厅因为拥有强大的回头客基础,才能让他们有设置最低消费的胆量,因为这些餐厅明白,虽然他们设置最低消费额度,但是还是会有忠实粉丝来消费,但是这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可能去这样的餐厅就是为了吃一到两种特色美食,但是却因为达不到最低消费门槛而被限制消费,这是不公平的体现,也是强迫消费者消费的体现,都违反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第二,最低消费体现在多种行业内部,除了餐饮业,还有很多行业存在最低消费的现象,都应该加强监管
很多餐饮业设置了最低消费门槛,有的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菜品单价很低,可以赚取的利润不多,因此他们只能薄利多销,达到一定的金额他们才能做到盈利,而这个金额就是最低消费的额度,但是有的地方就是为了赚消费者的钱,比如一些猫咖,门票会收取一部分费用,另外还会要求最低消费一百元给猫买吃的或者买咖啡才能进入摸猫,这就是完全不合理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合理的行为,都应该加强监管。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上海女子称一饭店要求低消满1万,从法律角度看餐馆设“最低消费”合理吗?
如果从法律的角度看餐馆设“最低消费”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因为餐馆规定“最低消费”的情况下,已经侵犯到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所以说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
有时候我们去餐馆进行吃饭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餐馆规定最低消费的规则。而我们在面对这种规则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不逾越的。因为在餐馆消费的过程中,作为消费者,应该有权利选择消费的金额。
一、上海女子称一饭店要求低消费满1万。
李女士在为自己孩子办一周岁生日宴。然后选择在一家高级酒店进行举办,但是在进行预定包间的过程中。服务员提醒李女士,该包间需要最低消费满1万元。面对这样的提醒,李女士也表示欣然接受。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只有9000元左右,在结账的时候,服务员又一次强调需要满1万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李女士又点了一瓶香槟。才凑够了低消费满1万的标准。
二、从法律的角度看并不合理。
如果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件事情,饭店所要求的最低消费并不合理。因为饭店在规定最低消费的情况下,就已经侵犯到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相关权利。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进行就餐的过程中,是有权利选择自己消费的金额。而不是在规定金额的情况下,进行相对的消费。
三、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中,这名李女士在为自己儿子办周岁宴的过程中,本来内心是比较喜悦的。但是经历了饭店要求最低消费满1万元的事情之后,可能会让李女士在这件事情中感觉到不舒适。所以才会导致李女士在办完周岁宴之后,选择进行投诉。而且我个人也觉得饭店要求低,消费满1万元的规定,是不太合理的。
餐饮业的最低消费,是否合法合理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所以
餐厅“最低消费”的规定是不合法的
单方面制定这样的条款
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除了“最低消费”
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
还有“禁止自带酒水”
法律怎么说?
“禁止自带酒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格式条款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