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
以张梓昌、莫根生为首,组织了M-3(代号103)计算机工程组,于1958年8月1日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诞生,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经改进配置了磁心存储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1800次。北京有线电厂生产了36台,定名为DJS-1型计算机。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65年。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计算机了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09乙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我国第一台计算机,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中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1958年8月1日,103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这标志着由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103机采用磁芯和磁鼓存储器,内存仅有1KB,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仅一年之后,104机就成功问世,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从30次到1万次,只走过一年多的时间。
简介: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自行研制的“银河-I”。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以上。
“银河-I”研制始于1978年5月,在1983年12月通过国家鉴定。在1984年,“银河-I”模型还在天安门前参加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检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于?
1、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2、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3、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并购IBM PC。联想正式宣布完成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联想以合并后年收入约130亿美元、个人计算机年销售量约1400万台,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4、2005年8月5日、百度Nasdaq上市暴涨。国内最大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的股票在美国Nasdaq市场挂牌交易,一日之内股价上涨354%,百度也因此成为股价最高的中国公司,并募集到1.09亿美元的资金,比该公司最初预计的数额多出40%。
国产的第一台电脑计算机诞生于什么时候?
国产的第一台电脑计算机诞生于什么时候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中国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我国第1台电子计算机定名为dgs-1型计算机。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
我国自1957年开始就研制通用的数字电子计算器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直到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该机型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这就标志着我国第1台电子计算机正式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该机型定名为8a型数字电子计算器,该机型在当时的738计算机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103型计算器,(即D GS-1型)。当时据统计共生产38台此类型计算机。
103型计算机体积非常庞大,仅仅主机部分就有好几个大型机柜占地达到40平方米,在当时他主机内部十分精密,在机体内部就有近4000个半导体和珠二极管,还有800多个电子管。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我们当下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东西。1956年时,我国国务院成立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在当时。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科研人员得到了M3型计算机的相关资料,在对M3型机器的借鉴下,国营工厂738厂用时大概8个月完成了对计算机的初步制造工作。1958年8月1日,该机器完成了4条。指令的初步运行,这表示着中国人制造的低价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虽然该机当时运算速度只有仅仅两秒30次,但她也宣告着中国计算机生产这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胜利也代表着中国计算机这门学科建立。
计算机的一代代更新与发展,不仅代表的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不断进步,更展现出的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是?
1956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
--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
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
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
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
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
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
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