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我国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我国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 2、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哪些?
- 3、国家法定假期有哪些?
- 4、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 5、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我国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春节、清明节、国庆节。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的三倍工资。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哪些?
国家法定节假日(过年)放3天假。
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春节就是过年。
扩展资料: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的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10天增加到11天。
2、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3、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2007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体现了以下原则:
1、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2、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3、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
4、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5、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国家法定假期有哪些?
元旦是国家法定假日。
根据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
二、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元旦假日1天(放假3天);春节假日3天(放假7天,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七);“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日1天(放假5天);“十一”国庆节假日3天(放假7天)。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三、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其他的假期:
除了国家法定假期以外,港澳部分优秀企业也会有内部的福利假期:例如公司的成立日、周年庆、甚至是工龄达到一定程度的无条件“带薪假期”。也就是享受假日的同时,还享有正常薪水待遇。公司福利假期一般没有固定日期,只有固定天数,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放假日。
也有少数港澳企业将福利假期引入其在中国的分公司,如部分公司,除了工龄带薪假期外,还有男性产假、旅游假等。由于福利带薪假期不同于国家法定假日,如果员工放弃福利假期,将不会得到加倍工资的补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家法定假日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中国法定节日有以下16个,分别是:
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中国节一般指指中国民间相传的纪念日、欢庆日和被中国承认的国际通用节日等。
中国传统节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时代,而定型于两汉时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到了两汉大都基本定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到宋,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它的变异和调整,宗教的渗透、民族的融合、社会心理的失常,为中国节日风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中国节日解释:
中国节日中包含“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我国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五)端午节,放假1天;(六)中秋节,放假1天;(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节日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法定节假日是国家规定放假的时间,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候,中国有很多的节日,大大小小都是比较重要的,那么,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呢?下面就和人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吧。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1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包括:
1、新年(一月一日当天);
2、春节(农历的正月初一、初二以及初三共计三天);
3、清明节(农历的清明节当天);
4、劳动节(五月一日当天);
5、端午节(农历的端午节当天);
6、中秋节(农历的中秋节当天);
7、国庆节(十月一日至三日共计三天)。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2
《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工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的正常工资中已经包括了法定节假日工资。
除了国家法定假期以外,港澳部分优秀企业也会有内部的福利假期:例如公司的`成立日、周年庆、甚至是工龄达到一定程度的无条件"带薪假期"。也就是享受假日的同时,还享有正常薪水待遇。公司福利假期一般没有固定日期,只有固定天数,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放假日。"近年来,也有少数港澳企业将福利假期引入其在中国的分公司,如部分公司,除了工龄带薪假期外,还有男性产假、旅游假等。"由于福利带薪假期不同于国家法定假日,如果员工放弃福利假期,将不会得到加倍工资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