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太极真实的名字叫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皇太极真实的名字叫什么?
- 2、皇太极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3、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的第几代君主?
- 4、皇太极简介?
- 5、清太宗皇太极的全名叫什么?
- 6、皇太极是什么人物?
皇太极真实的名字叫什么?
爱亲觉罗-皇太极(1592年一1643年)是继努尔哈赤之后第二任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也叫天聪汗。皇太极战功赫赫,征察哈尔,朝鲜,促进满人封建化,是大清王朝奠基人,如果没有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领导,满人可能四面包围之中消失殆尽爱新觉罗皇太极了。皇太极身上有许多难解之迷,比如他真实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名字叫什么一直困扰中外史学家。
皇太极这个名字高大,霸气,响亮,这只不过是他称帝后称乎,至于他原来叫什么名子已无人知晓了。按照蒙古人传统,老首领的继承人都可以称为某某“太吉"(台极”,类似于满人的贝勒,贝子之类,黄太极是"hongtaⅰji"的音译。按照明初时期的书籍,有黄台鸡,洪太氏,洪他时,洪太吉等多种译法。
中外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俄罗斯史学家认为叫阿巴孩,朝鲜的《李朝实录》中叫黑还勃烈,勃烈即贝勒的意思。明人书籍中则叫"喝竿",后来,日本有个学者综合两者意思叫"黑还"。那么黑还本意是什么呢?
满人是渔猎民族,按照满人取名字的习惯,名字都和动物有关。努尔哈赤哥仨个,努尔哈意思是"野猪皮",舒尔哈齐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意思是"豹皮",多尔衮意思是"獾"。那么"黑还"之类的名字也应该是某种威猛的动物,比如虎或者狼。
作为大清王朝的奠基人,皇太极的历史地位是很高的,于是,满人认为皇太极和汉人诸君皇太子音似,当皇帝似乎是天意,因此,就用了皇太极这个响亮的名字,而本来的名字反而湮没无闻啦。
总之皇太极如此霸气的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跟着这位大清皇帝的,而是后来改的。无论满清朝廷这200多年对中国的影响如何,皇太极作为一名异族的开国皇帝,其胆略和气魄也是值得肯定的。
皇太极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皇太极是清朝的,而且也是清朝第一代皇帝。努努尔哈赤的第八位皇子。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一生战功累累。在位期间蒋国事政务打理的井井有条,造福百姓大力提倡发展生产。增强兵力让清朝变得更加强大。
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的第几代君主?
皇太极和多尔衮是兄弟关系。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传位给多尔衮的诏书也没有留下口喻就去世了,甚至连接班人也没有来得及选,所以皇太极是否篡夺多尔衮的皇位无法考证。
1、皇太极简介: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2、多尔衮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皇太极简介?
皇太极在五十岁时,因他心爱的宸妃之死,身体立刻变得虚弱了。皇太极一生娶了十五位妻子,而他最喜欢的是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年)娶的博尔济吉特氏,崇德元年封她为关雎宫宸妃。这位妻子贤淑文静,皇太极和她颇恩爱,婚后曾生一子,皇太极高兴至极,为此发布了大清第一道大赦令。这个儿子二岁而殇。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忽听宸妃病危,急忙赶回盛京,到时宸妃已死。皇太极悲不自胜。从此这位身体一直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圣躬违和”。当年十月初二日,他对诸王及他们的妻子儿女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54]这流露出皇太极已为他年老体衰而不安了。
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后,皇太极因身体不好,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清太宗皇太极的全名叫什么?
皇太极原名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又叫黄台吉、洪太主。皇太极是大清政权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第八子。籍父之名,在1626年被推举为後金大汗。十年之后,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词条上所说皇太极为大清第二位皇帝,实际上是将努尔哈赤算作了第一位,努尔哈赤是大清政权的奠基人,而非创建者,清太祖也是被追谥的。
皇太极本名黑还勃烈(本意为苍狼),因为“黑还”与“黄”发音相近,故称“黄台吉”。“台吉”是瓦剌、鞑靼贵族在明代常用的头衔,表示地位尊贵的汗王或太子。就比如地方官员爱新觉罗皇太极我们常常尊称为“大人”,官员姓王爱新觉罗皇太极我们就称之为“王大人”是一个道理。
“黄台吉”也是明史中应用最多的名称,后来在乾隆时期,弘历钦定清太宗为“皇太极”,所以才有了如今我们的叫法。
皇太极人如其名,苍狼个性,崇尚开疆拓土。在位期间,西征漠南,平定朝鲜,南击大明,在大清王朝最关键的时期制订了最为正确的战略规划,即“征蒙古、吞朝鲜、灭大明”。“吞朝鲜,征蒙古”皇太极都做到了,只是在其暴毙之前都没有达成灭大明的鸿鹄志愿。
皇太极在位时一直强调满汉均为一体,也正是他这样都治国理念,让明朝很多大将甘愿投诚为清朝卖命(洪承畴就是其中之一)。相比于皇太极的智慧,多尔衮在后来推行的强行让汉人剃发易服,把满汉关系搞得一塌糊度。
1636年,皇太极废弃了令汉人痛恨的“后金”国号(因为金和宋的历史恩怨),改为“大清”。因此,他是大清帝国的实际建立者和开国皇帝,他的这一决策,也间接改变了汉人对金人的态度。
在军事上,皇太极除了继续沿用传统女真八旗之外,还设立了蒙古八旗,后来又增加了汉军八旗,皇太极大权独揽。
政治上,他仿照明朝制度,任用蒙古族、大量汉族官员,有效地化解了后金的内部矛盾,迅速从奴隶制度向平民社会转变,可以说,从皇太极开始,才是真正的大清帝国。
皇太极是什么人物?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皇太极,又译黄台吉[1]、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2]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3]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4]。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5][6]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请采纳回答谢谢aqui te 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