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的意思-华侨和侨胞的区别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华侨和侨胞的区别
一、二者对象不同
华侨: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括临时到国外工作、访问、学习和旅行的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已经参加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不是华侨。特指中国人。
侨胞:居住在国外的同一国家的人,指同一国家。
二、二者的来源不同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1878年,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侨民”。
“侨民”便成为一种专称。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华侨”一词。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中国侨胞原籍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三、二者归属关系不同
华侨指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侨胞指侨居国外的同胞。侨胞包含华侨。
华人、华裔、华侨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啊?
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
华裔是有中国血统,但是国籍不是中国的人
华人是国籍是外国的,但骨子里是中国人
华人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国务院侨办等部门的有关身份解释中说明: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人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
中央多次强调,华侨、华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华人的工作,在观念上必须同华侨的工作严格区别开来,既不把他们当作一般外国人看待,又要注意华人与华侨的国籍区别。近些年来,我国与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关系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一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我仍存有戒心,华人问题仍然是我国同一些国家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敏感问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与华人的交往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
华人、华侨、华裔分别是什么意思
华人、华裔、华侨的区别:华人是指国籍是外国的,但其实是中国人 ,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华裔是有中国血统,但是国籍不是中国的人 。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 。
拓展资料:
华人(即“中华人”的简称,是指已经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 “华”是中国的古称,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外籍“华人”之称谓从“华侨”演变而来。
中国人民移居国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宋以前,移居国外的中华人,没有固定的称谓。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对外贸易的扩大、交通的发达,移居国外的人数急剧增多,他们多被居住国的人民称为“唐人”。明清时期,也有的称为“华人”,“中华人”、“粤闽人”等。
华人大部分能说汉语,在东亚地区,受到汉人主导的国家之中的华人(或中国人)普遍能说汉语(包括汉语方言),也能阅读汉语。在亚洲以外,除第一代华人移民外,大部分第二、三代的华人(包含混血华人)都甚少能阅读汉语,或只会说汉语口语而不会阅读,甚至完全不懂汉语,只能以该地区的语言作沟通。
华侨是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
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华裔近代是指有中国血统的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古代指中原地区。也指华夏族的后裔。华夏族为汉族的前身。
现代华裔是指定居在国外的华人已经取得中国以外的国籍者(也称为x籍华人)和在国外出生,根据出生国的法律而拥有外国国籍者.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说他们已经不是中国公民。但是从血统上说他们是华人的后代(后裔).有时候,华侨和华裔统称为海外华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裔 百度百科-华侨 百度百科-华人
华人,华侨,侨眷,归侨四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
1, 华侨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华侨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包含以下三方面要点:
(1)中国公民。华侨是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持有中国护照),而不是外国公民。根据中国的国籍法,居住在外国的华侨,一旦取得外国国籍,就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其身份即从华侨转变为华人。
(2)定居。也就是说,中国公民必须是在国外定居的才是华侨。
所谓定居,是指在国外已经获得长期或永久居留资格并事实上已在国外居留。这个居留资格,包括外国政府批准的合法定居和已被外国政府认可的事实上定居。
是否在国外定居,是华侨与在国外的其他中国公民的主要区别。在外国居住,但没有定居的中国公民,不是华侨,例如我国驻国外机构工作人员、留学生、访问学者、各种临时出国人员、劳务出口人员以及经常在边境出入的边境居民,因为他们并非在国外定居,所以他们不论在国外居留时间长短,都不具有华侨身份。
(3)定居在外国。外国是指中国领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是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台湾同胞,而不是华侨。中国公民移居到外国定居并取得居住国家永久居留权后才是华侨。
2, 华人
(1)“外籍华人”的简称。指具有外国国籍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人。
根据中国《国籍法》:“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也就是说,已经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已经不是华侨,而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外籍华人(简称“华人”)。国籍不同,是华侨与外籍华人的基本区别。
(2)广义的“华人”概念,泛指具有中国血统的人,包括生活在中国本土的中国人、华侨、外籍华人。
3.归侨(归国华侨) 指回中国定居的华侨。
5,侨眷: 指华侨、归侨在中国国内的眷属。 依据有关法律,侨眷包括:(a)华侨、归侨的配偶,(b)他们的父母,(c)他们的子女及其配偶,(d)他们的兄弟姐妹,(e)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f)他们的孙子女、外孙子女,(g)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简单地说是上下共五代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