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酒店消费水平分析-五一假期乡村游酒店民宿量价齐涨,露营成五一玩法“顶流”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五一假期乡村游酒店民宿量价齐涨,露营成五一玩法“顶流”
五一假期将至。近日,多家在线 旅游 平台发布五一出行预测报告。多家在线 旅游 平台的报告均显示,受疫情影响,出行半径更小的本地游、微度假成为热门选择,其中露营备受青睐。
五一乡村游火爆:酒店民宿量价齐涨
在多地收紧疫情防控政策的情况下,“省内游”成为这个五一假期的主流出行方式。
从火车票预订情况看,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1日,五一期间铁路省内出行旅客占比达80%。铁路出行热门省份为:广东、浙江、四川、湖南、山东、湖北、河南、江苏、江西、福建,成都东站将为五一发送旅客最多的火车站。
机票价格也印证了“省内游”的火爆。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机票订单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一些往返低风险城市的机票也有“抄底价”。例如4月26日在同程旅行平台上预订4月30日重庆飞往广州的机票只要192元,5月2日,广州飞贵阳的机票低至180元。
截至4月25日,在携程平台上预订五一出行的订单中有52%为省内游,广东、四川、浙江、重庆等地的省内游订单比例超过60%;其中广东、四川的省内游订单占比接近八成,省内酒店订单同比增长30%。
而在近郊“轻度假”的出游方式中,“乡村游”越来越受欢迎。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乡村游订单占比较清明期间提升10%;乡村游的酒店预订单量较清明增长560%,入住1-2天的订单占比88%。亲子家庭贡献了近三成乡村游酒店订单。
途家数据则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平台民宿每间夜预订均价达到1362元,每间夜均价超过1000元的民宿订单占比超过了一半。而从出游趋势来看,城市居民为乡村游主力军,“80后”、“90后”预订乡村民宿的占比达到60%以上。
途家平台上,五一乡村民宿订单量top10城市是:北京、成都、厦门、深圳、重庆、杭州、青岛、大理、丽江、惠州。北京五一期间乡村民宿每间夜预订均价超过2000元;深圳、惠州、杭州、成都、青岛的均价达到1000元以上;丽江乡村民宿最划算,平均每晚价格仅180元。
途家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北京乡村民宿预订最为火爆。北京乡村民宿预订量占五一总体民宿预订量的85%。订单量最高的top10商圈均位于郊区和风景区,分别是:怀柔风景区、延庆休闲度假区、平谷、房山风景区、古北水镇、门头沟、密云水库、十三陵度假区、清凉谷风景区、小汤山温泉度假区。其中,怀柔、延庆今年五一的乡村民宿预订量较去年增幅达1.5倍,平谷、清凉谷风景区增幅达近3倍。
截至4月22日,途家平台上,五一期间京郊民宿预订量已远超2024年五一假期,比2024年同期增长一倍。今年京郊民宿提前预订周期比往年提前了一周。自4月10日起,途家平台上京郊民宿提前预订开始显著增长;北京地区民宿每天的预订量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五一期间订单。
与之相对的则是豪华酒店的价格纷纷下跌。
去哪儿平台的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攀枝花、海口、自贡、玉溪等城市高星酒店,黔东南、成都、济南、重庆等城市的中低星酒店,其平均价格均创近五年来同期价格新低。整体来看,高星酒店均价降幅达到10%以上的有20个城市,中低星酒店均价降幅达10%以上的有16个城市。
露营成“顶流”:订单较清明假期增长5倍
而在乡村游的各种玩法中,露营在今年五一假期成为“顶流”。从各在线 旅游 平台发布的报告来看,露营都是今年五一假期避不开的话题。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各地“露营”相关搜索热度平均涨幅超过100%,广州和北京周边是最受欢迎的露营目的地,适合亲子或是附加更多特色体验的营地吸引更多目光。飞猪数据显示,4月以来关于“露营”的搜索量比上月增长120%,近一周露营相关订单较上一周增长超3倍。
从产品销量来看,去哪儿平台显示,五一期间可以露营的公园门票销量比去年涨幅超五成,部分城市露营地周边酒店预订量比去年涨幅达1.5倍,今年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的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
据携程露营数据,五一假期露营旅行订单较清明假期增长5倍,站内相关关键词在4月日均搜索量环比上升约一倍。近期,携程平台上报名“本地+周边露营”产品的比例达85%,本地占比达50%以上。
从露营地分布来看,大量集中于华东、华南地区的火爆露营地也蕴藏着丰富客流。截至目前,通过携程预订五一广东露营产品的日均订单量,相较清明节增长1.8倍。江浙也频出爆款露营地,在浙江露营用户中,本地游客占比达92%。
与此同时,途家民宿的数据也显示,五一期间,提供房车、帐篷、营地等露营相关服务的民宿预订量较去年已猛增4倍。
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介绍,目前,露营民宿主要房型有帐篷、房车两类。露营帐篷面积一般在10-30平方米不等,能够住2-4人,帐篷内一般只有简单的寝具和家具,卫生间、厨房、客厅等功能一般需要在营地的公共空间里实现;房车的面积在10-50平方米不等,房车内条件比帐篷好,一般有寝具、沙发、盥洗室、简易厕所等,部分豪华房车也配有无线网络、微波炉、空调、电视、冰箱等,能隔出卧室、客厅、洗手间等不同空间,堪比一个小型酒店套房。
以4月22日途家平台上显示的价格来看,北京平谷金海湖帐篷营地15平方米的帐篷房,每晚价格为1454元;延庆海坨山谷房车营地,35平方米的的房车民宿,每晚1799元。
目前,途家民宿平台五一期间的不少露营型民宿房源已经售罄。如北京金海湖帐篷营地4月30日至5月3日均显示无房,延庆海坨山谷房车营地4月29日至5月4日均显示无房。
校对:丁晓
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1、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和创造者都是农民。
2、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就业极不充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有总量剩余,也有季节剩余。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可以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再业。
3、提高农业附加值。
发展乡村旅游植根于农村,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产品可以跳过流通环节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适时解决了当地农业产业化中购 销体制不畅等难题。
4、能改善农村的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部分游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旅游接待地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景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5、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保护原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最初动因保持和突出农村自然特色及其原始、淳朴的风情是乡村旅游景区的基本条件,也是村民的首要职责。
全域旅游的时代,乡村旅游该怎么提升
乡村旅游在“三农”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凸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中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近些年,乡村旅游在各地发展迅猛,正在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乡村旅游逐步由快速发展期进入到提档增效的新阶段,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创造更大的效益空间,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乡村旅游迫切需要提档升级。乡村旅游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但真正能拨动心弦、激发消费欲望的产品并不多。以旅游发展较好的浙江省为例,2015年省内游客每天人均消费为1279元,而乡村旅游仅为98元。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旅游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匹配,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很多上马的旅游项目仍然是靠人海战术、门票经济为生的观光型产品,靠综合消费、体验经济取胜的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
乡村旅游的经营效益亟待提高。乡村旅游的投资势头强劲,但营收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数量增长迅速、效益相对缓慢。目前乡村旅游大多以餐饮、住宿、采摘为主,这些项目需投入大量资本用于餐厅、客房、设施大棚等经营场所的建设,还需聘用管理、服务、生产等类型员工维持运营,而人均百元的消费水平很难确保项目的良性运转。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对于已建成的旅游项目的产出、供给、效率和可持续的问题关注不够,这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要素错配,而且成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业态,产业的发展既要深入挖掘农业农村资源,也要积极汇聚旅游、消费、文化、设计、科技等领域要素,用现代理念及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使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理念方面,由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体验消费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环境为布景,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消费活动。随着体验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阶段,转而关注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购买认为更有价值的体验。旅游与体验有着先天的耦合性,游客产生的休闲放松、探新求异、社会交往、自我完善等旅游动机,大多需要通过体验消费满足。因此,旅游不是单纯提供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应遵循体验消费的经营理念。当前乡村旅游经营的农家饭菜、乡村住宿、农产品等大多仍是以物质消费为主,虽然也不乏精品,但消费者无法从中满足其精神感受。而且这些产品即便离开了旅游目的地,消费者同样也可以获得,这就大大降低了产品价值。因此,经营者要转变经营理念,以乡村丰富的资源为载体,营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体验,以独具回味的感受吸引消费者,这才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
在设计方面,由客体真实向建构真实转变。真实性是塑造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有一种观点为客观性真实,关注事物原形的真实,强调展示旅游客体固有的特性,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产品;另一种观点为建构性真实,关注游客自身感受的真实,强调按照游客的想象、偏好、理念等设计产品,让游客体验其所期望的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会追问客体的真实性,而是追求可以沉迷于其中的理想意境,所以很多旅游产品会将美的元素与客体特性相结合,借助艺术的想象和手段营造旅游意境,满足游客的主观期望。
乡村旅游同样要围绕游客的期望设计产品。由于城乡资源、文化、环境的差异性,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景观环境等确实是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产品不是客观地体验这些原始产品,而是要利用这些资源营造出游客内心所期望的、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体验。比如,在农业景观中,建造景观小品,烘托出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在农耕博物馆中,将农耕展品与百姓生产生活变迁相结合,唤醒游客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在农事体验活动中,营造热火朝天的劳作氛围,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农耕文化。
在功能方面,由观光休闲向多元融合转变。产业融合是产业间不同资源、技术、市场、功能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开辟新市场的动态发展过程。近年来,旅游业倡导“旅游+”,在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基础上,逐渐形成“文、商、养、闲、情、奇”旅游综合要素体系,为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同时,当相关功能与旅游相结合时,不但满足了功能需求,还通过旅游体验实现了功能效用的提升,由此增加了旅游的消费黏性。
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具有很好的基础。乡村旅游集聚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拥有丰富的乡村体验载体,除了餐饮、住宿、采摘外,农业景观观光、农耕民俗体验、农事节庆活动等也是乡村独具特色的体验资源。但后者往往与游客的日常消费相距甚远,并不被关注。若能与相关产业功能融合,其价值就会得到凸现。比如,将农耕民俗体验与亲子教育、科普实践相结合,依托农耕文化、农业知识,在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中,培养孩子性格,感悟农耕智慧;将农业景观与娱乐活动相结合,依托田园风光,举办灯光节、篝火晚会、演唱会、露营等主题活动,使游客从中释放情感、表达个性。如果想了解更多 请关注北京中景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