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隐瞒消费者价格-在餐厅就餐时,菜单上未标明菜品价格,这一情况合法吗?消费者应如何处理?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在餐厅就餐时,菜单上未标明菜品价格,这一情况合法吗?消费者应如何处理?
- 2、酒店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 3、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
- 4、考研房遇圣诞部分酒店价格暴涨,酒店涨价的行为到底对不对?
- 5、虚高标价价格欺诈行为有哪些?
在餐厅就餐时,菜单上未标明菜品价格,这一情况合法吗?消费者应如何处理?
引言:相信大家在平常工作比较忙而没有办法回家做饭吃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外面的饭店来进行解决。而在餐厅就餐的时候,菜单上是否明确标明菜品的价格,如果说这家店没有标明菜品的价格是否合法,如果是你的话,你会进入到这家餐厅去用餐吗?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被隐形消费的情况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们是怎么办的?
一、菜单未标明菜品价格。
小编觉得如果说在一家餐厅没有标明菜品价格过错方肯定是对方。因为客户去消费的时候不知道商品价格,可是在之后谎报价格,这样的事情也是会发生的。因此小编觉得这样的情况不是合法的。为什么不能标明菜品的价格呢?是因为里面有什么黑暗链吗?或者是有一些我们不能看到的东西。那如果这样的话,小编觉得就有必要去查一查,而且对于小编来说,如果说这家餐厅没有明码标价,小编是不会进去消费的。
二、消费者应该如何处理?
在一家没有明码标价的餐厅使用之后,对于费用问题产生疑惑,并且对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那小编觉得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法律来给自己维权。可以打12315来进行投诉。因为该酒店存在的有诈骗欺骗行为。那么他们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此在发生不合理消费的时候,一定要勇敢一些,为自己征求合法权益。
三、避免隐形消费。
小编也再次提醒各位,平时外出就餐一定要找密码叫标价的餐厅。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一些隐形消费,不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在外出就餐的时候一定要找干净卫生的餐厅,毕竟身体是最大的本钱嘛。能回家吃最好还是回家吃,因为家里的味道是外面所买不来的。
酒店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当然是打315投诉电话 一般酒店都是电脑打单的 找他经理把监空录象调出来看
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
价格欺诈的10种表现形式根据国家计委在各地在禁止价格欺诈市场检查发现的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10种表现形式:1、虚假标价: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3、模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际却按48元结算。当消费者质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称每天前三位顾客才能享受“特价”。4、虚夸标价: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其家电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误导消费者购买。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5、虚假折价:如某商店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但消费者发现全场上百种商品中,只有2种商品按2折销售。再如某服装商店用公告牌向顾客推荐某品牌服装全场8.5折,但消费者购买该品牌貂领大衣,原价为1998元,打8.5折销售价应1698.3元,而实际标价为1798元。宽松毛大衣原价为1080元,折8.5折销售价应918元,而实际标价1030元。6、模糊赠售:如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商品的品名和数量。在顾客消费了一斤肥牛后,仅赠送价值较低的一碟羊肉。再如某粮店标示买五升某品牌食用调和油赠一,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际给消费者的仅是一小袋花生米。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如某百货公司采取“购物返A、B券”的手段促销,其中A券可当现金使用,而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店内循环消费。8、虚构原价:如某商场销售皮夹子,使用降价标价签标示原价158元,现价98元。不能提供原价的交易票据。再如某百货商场降价销售某品牌服装,虚构原价3500元,现价190元,不能提供此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原价交易票据。9、不履行价格承诺:如某超市向消费者承诺在2009年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间,凡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行买三送一,而实际消费者购买后并未获得赠送。销售某品牌酸奶,向消费者承诺:凡购买5杯125克装酸奶,实行“特惠家庭装优惠20%”。原价6.2元,优惠后价格应是4.96元,但顾客结算时仍以原价结算。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如某机电产品商店将因有质量问题而返修的某品牌电冰箱按正品价格销售,质量与价格不符。再如某商店销售价格3元的袋装白糖,标示每袋重量1000克,而实际每袋重量仅有750克,数量与价格不符。综合上面所说的,价格欺诈就是以虚构的价格来欺骗消费者,而且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一般对于此行为,只要构成了价格欺诈的罪名那么就要接受到严格的处罚,但对于处罚的标准就会以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从而才能更好的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考研房遇圣诞部分酒店价格暴涨,酒店涨价的行为到底对不对?
我认为酒店涨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很难接受。
考研房遇圣诞,部分酒店价格暴涨!
考研将于12月24日至26日举行,很多考生都会选择提前到考点附近入住酒店准备考试。但是今年恰逢考研时间恰逢圣诞期间,很多酒店房间已经被订满,而且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更有甚者涨价幅度高达500%。比如在松江大学城附近,亿家平日价格在200元上下的酒店,已将23号24号的价格上调至1100元,这一涨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考点附近房价暴涨无疑引来一片哀嚎之声,而对于酒店来说,在特殊节日涨价已经是普遍操作了。无论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总会有人愿意买单。
我觉得酒店涨价行为没办法讨论对或不对,个人表示能理解,但很难接受。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酒店对于房间价格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没有隐形消费,不故意坑害消费者,酒店上调或下调房间价格都属于正常操作。因此,在遇到特殊时间段,如圣诞节或考研,酒店预定人数暴增,价格自然会随之暴涨。这对酒店来说属于市场范围内的正常经营活动,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因此,我觉得酒店价格上涨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对于酒店来说,提高房价之后也不愁有人来住,能多赚一笔是一笔。可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我觉得这很难接受,平时二三百元的房价突然间暴涨到1000多元,这个暴涨幅度实在是过高也确实是让人难以承担。
有律师表示酒店方面不能根据供求关系肆意暴涨酒店价格,而是应该根据其价值上下浮动。政府方面也应该进行监管,并要求酒店进行整改,对最高价格进行限定,从而保障酒店房间价格的基本稳定。
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角度当然不同,所以酒店涨价的行为没办法讨论对或者不对。只要明码标价,没有强迫消费者消费,在政府没有进行监管并要求其整改之前,消费者只能选择住或不住。
虚高标价价格欺诈行为有哪些?
1、虚构原价再打折
表现:商家标示一个虚高的价格为原价,再大幅度打折。实际上这个原价从未成交过。
2、使用误导性语言
表现:商家采用以令人误解的语言文字或是图片标价,甚至直接使用欺骗性语言文字图片诱骗消费者与之交易。
3、不履行价格承诺
表现:商家以商业广告、产品说明、店堂告示等,对商品或服务价格明确承诺,但交易时却不履行价格承诺。
4、虚假标示
表现: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收费标准等与实际不符。
5、虚夸标价
表现:商家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以此招徕吸引消费者眼球。如某商户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销售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
6、阴阳价目表
表现:商家同时使用高低两种标价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再以高价进行结算。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
7、隐瞒价格附加条件
表现:商家在促销活动的广告、店堂告示等载体中,故意向消费者隐瞒价格交易的附加条件,或用模糊笼统的语言进行描述。如某商场采取“购物返a、b券”的手段促销,其中a券可当现金使用,而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店内循环消费。
所以买东西要货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