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背景下酒店业发展新趋势-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中国酒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首旅酒店(600258)、锦江酒店(600754)、华住集团(01179.HK)、格林酒店(NYSE:GHG)、岭南控股(000524)、西安旅游(000610)、华天酒店(000428)、金陵饭店(601007)等。
本文核心数据:连锁酒店客房占比、酒店业市场集中度
1、连锁化经营成为酒店业的趋势
酒店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连锁加盟模式快速发展。对品牌方而言,直营模式属于重资产发展,存在酒店物业的增值空间或者融资担保作用。酒店集团主要采取连锁加盟的轻资产输出模式,统一物资供应链、物业服务和管理,保证现金流、提高净利率、快速扩张品牌影响力、降低金融风险;对单体酒店而言,连锁化有助于解决酒店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拓宽单体酒店经营空间。中国酒店业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连锁化经营解决传统酒店行业重资产、低效率等痛点。
2、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年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渐上升,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中国饭店协会《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以同一品牌3家(含)门店以上为连锁酒店的统一口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中国共计2668个连锁酒店品牌,连锁客房数为469万间,连锁化率为30.6%,而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水平可达到60%-70%。未来中国酒店业加速整合,行业逐渐成熟,由此推断未来非连锁酒店有望转换为连锁酒店。
3、国内连锁酒店发展不均衡
从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其他城市的连锁化率分别为48%、41%和24%。一线城市与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连锁化率相对较高,除一线城市、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其他城市连锁化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有较大增量、存量改造机会。
从酒店规模看,70间房以上酒店连锁化率较高:客房数规模为15-29间、30-69间、70-149间、150间以上规模的酒店连锁化率分别为6%、21%、46%、38%。大型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高,而15-29间规模酒店连锁化率仅为6%,这种小型规模酒店通常是个体经营模式,有较大的连锁化改造空间。
从酒店等级看,豪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高,为53%。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仅为25%。未来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整合空间最大。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初级阶段。
中国酒店业数字化转型尚处初级阶段消费升级背景下酒店业发展新趋势,也正处行业协同共创消费升级背景下酒店业发展新趋势的关键期。酒店考虑采用新技术的驱动因素消费升级背景下酒店业发展新趋势:盈利能力、易用性、集成和技术支持。
就拿酒店智能前台来说消费升级背景下酒店业发展新趋势,它是智慧酒店业务的一大核心版块。市面上的智能前台千千万消费升级背景下酒店业发展新趋势:从硬件形态上看,基本上可以分为台式、立式、嵌入式、壁挂式,甚至还有可移动智能前台员工版手持终端。
从解决方案来看,有的强调辅助员工更高效办理入住(辅助员工、增强服务),有的则主打全自助服务(解放前台、降低成本);从软件系统功能来看,有的突出团客,有的侧重会员,有的重散客现场办理场景,有的重OTA订单办理场景等等。
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疫情防控的成果,酒店业的复苏可谓一路高歌,势头喜人。STR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到6月初,业绩不仅明显好于2024年,甚至基本恢复到疫情爆发之前的2024年。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第二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的统计数据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复苏明显的状况。
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第一、是从星级到品牌。
传统星级酒店同质化严重,体验感雷同,品牌在持续弱化,消亡与演变将是必然。在未来,有鲜明品牌精神和相应调性产品设计的连锁品牌,话语权将会越来越重。
第二、本土品牌的崛起。
疫情过后重新开放边境,国际客源几乎没有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中美对抗和各国的本位主义,包括疫情后遗症都会使国际出游人数减少,酒店本土品牌会崛起。
第三、单体走向连锁。
关门的酒店里面,98%是单体。单体酒店抗风险能力较弱,自身各方面承受能力有限,向连锁化、品牌化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酒店行业的市场结构:
向大住宿业转型
从行业构成来看,酒店业在数量规模和档次上保持着金字塔形的市场结构,高端酒店占7.4%,中端酒店占28.6%,经济型连锁酒店占21.1%,其他旅店占41.9%。
总体来看,服务大众市场的业态占比高达92.6%,体现了酒店业向大住宿业转型,并服务大众消费的民生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