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关外-关内关外是啥意思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内关外是啥意思
- 2、“关内关外”是什么意思?
- 3、关内关外什么意思?
- 4、电视中经常听闻“关内”、“关外”,分别指的都是什么地方?
- 5、关内关外是指哪里
- 6、关内是指哪里 关内关外分别是指哪里?
关内关外是啥意思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一、关内
1、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
2、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
3、今四川省康定县以东地区亦称为“关内”。
4、深圳市二线检查站以内的经济特区区域称为“关内”,包括盐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福田区四个市辖区。 关外有宝安、龙岗二区,这二区占了深圳面积70%。由关外进入关内需要办理通行证(后来随着政策放宽,只需检查身份证即可)。
二、关外
1、秦、汉是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
2、唐初开始,指山西雁门关以外的漠北之地。
3、明清称东北三省,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
4、如今,深圳市二线关以外的地区,即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当地人也俗称关外。
扩展资料:
雄关险阻不仅在军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左右历史的进程。中国历史上不少地区以关卡的方位来命名,涉及关中、关东、关西、关内、关外、关南等。
1、关中
关中的主体是渭河平原,位于中国地理第二阶梯之上,主要分布在陕西中部。南面是秦岭,北方是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陇东高原,东边是黄河。这种山间谷地的地形,人们能够在四方筑关以自守。
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分别扼守渭河平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因此这里又被称为“关中”。
2、关东和关西
收复河西失地后,秦国修筑函谷关来巩固成果。司马错灭蜀后,秦国具备绝对实力优势,便东出争霸天下,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又被称为“关东”。
为解除长安西北两面的军事威胁,汉武帝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开拓河西。这个时候,“关西”就取代“关中”来称呼函谷关以西的广阔土地。
随着函谷关的兴衰,关西的范围也略有增减。汉初为加强对关东的控制,着力经营荥阳和敖仓,函谷关的地位开始下降。
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在河南新安修建函谷新关,旧关从此废弃。鉴于新关深入关东容易绕过,曹操便在旧关以西修筑潼关来作为关东、关西的分界线。
等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关西”的说法便彻底取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外
“关内关外”是什么意思?
快刀江风TA0735:你好。
通常称【关内关外】,指的是山海关,山海关以内,称关内。出了山海关就到关外了。过去山东、河北东半部,遇到旱涝绝收、兵荒马乱,难以为计的人们逃荒要饭、下关东(指东北六省、后来的东三省),又称“闯关东”。走陆路的出山海关。走水路的从烟台、龙口过渤海,到大连,到关东了。
河北的大部分难民,去口(指张家口)外。河南人西出潼关,到陕西、甘肃再远到新疆。
一根扁担、一两独轮车,背井离乡,拖家带口,沿途逃荒要饭,踏上求生路。
关内关外什么意思?
意思是:山海关以西和山海关以东一带的地区。
1、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
2、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一带地区。
关内的词典解释: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
1、一带:
①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象一条带子。
②泛指某一地区或其附近。
③表数量。用于象带子样的物件。
④表数量。用于景物或景色。
⑤表数量。用于成排的门或建筑物等。
2、嘉峪关:长城西端关口。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正当河西走廊尽头,古代为军事要地。现存长城关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成语: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成语解释]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典故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世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译文:世界上有人说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多出将帅。
[近义词]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分句;指两地的民风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电视中经常听闻“关内”、“关外”,分别指的都是什么地方?
古代中国的关内与关外的说法起源于秦朝,其中的“关”代表的是函谷关。但在近代的中国,更多对关的说法是山海关,起源于吴三桂降清把八旗军引进关,也就是后来的清军入主中原。
比如说说闯关东的关就指的是山海关,意思是深入东北(当时被日本占领并成立伪满洲国)与日军及日伪作战。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
扩展资料
山海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天下第一关”的匾额长5米高1.5米,每个字都一米有余,相传是明代成化八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题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天下第一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是以展现明代重要关口和平原长城为主的历史遗迹人文景区 。
山海关为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明宣德年间曾在此特设兵部分司署,为明兵部的唯一分设机构,具有独特的军事与政治价值。自其设立至明朝覆灭,二百多年间,共有90位兵部分司主事于此。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山海关
关内关外是指哪里
关内是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是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或山西雁门关以外的漠北之地,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明清称东北三省,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而关东有了东北区域的概念。
关内是指哪里 关内关外分别是指哪里?
1、关内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关内关外的王朝关内关外,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今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
2、关外关内关外,是一个汉语词汇关内关外,读音为guān wài,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深圳成立经济特区时设立二线关,在二线关以外的宝安区(已增设光明区、龙华区)、龙岗区(已增设坪山区、大鹏新区)六个区。
3、关中,地名,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的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