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成本-女性的生育成本有多大?女性在职场中一定不占优势吗?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女性的生育成本有多大?女性在职场中一定不占优势吗?
- 2、养娃至18岁平均花费48.5万,生育成本报告引热议:这个数字够吗?
- 3、为什么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越来越低呢?
- 4、打消顾虑!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意在全面降低生育成本
- 5、提高生育成本是什么意思
- 6、《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出炉,其中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女性的生育成本有多大?女性在职场中一定不占优势吗?
女性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是因为生育成本太高了 。如果生一个孩子会降低自己生育成本的生活品质,甚至会让自己过得非常不好,那么大家肯定是不愿意生孩子的 。下面来说说女性生育成本有哪些生育成本?
将生育成本全面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专项基金补偿女性的生育价值,减轻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生育成本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减负 。
现在养孩子成本太高,对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真的建议对女性生育加大补贴力度,不然生孩子的会越来越少,生育率越来越低,那真的是大灾难 。
职场女性太难了,又想生娃,又想在黄金期跳槽,职场大龄已婚未育女性更难 。职场对女性的要求太严了,特别是到25岁以后求职,别人首先会想的是以后结婚生子会耽误 。
生育的所有负面影响,都是女性在承担 。比如就业歧视,生完孩子后很久不上班,和职场脱离,严重降低女性的职场竞争力生育成本;生育还会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心理也要承担巨大的压力;怀胎十月,生孩子时巨大的痛苦,都是女性在承担 。
有人说生育成本:“我从怀孕孕检到生娃一共花了18000+,除去医保和商保,自己花了8000 。我想说八千真不算什么,因为娃不到四岁,仅月嫂加阿姨一共花了小20万 。什么时候国家把这些钱出了才会有年轻人想生娃 。如果生娃前我认真调查过实际情况,可能会选择丁克 。”
对于生育而言,经历过的人都懂,花费确实不少,其他的暂且不说,光是孕期期间的各种检查费用就不小 。孕期不定期不定时的得去医院做检查,检查项目中的某个指标稍微高点或者低点就让人担心不已 。
现在的住房、教育、医疗、食品蔬菜等价格等高居不下,孩子抚养成本高昂,教育成本更高,年轻人收入又不高,养活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生孩子了,不敢生,生不起,养不起,更教育不起 。
现在的生育和育儿环境也不够友好,幼儿园、托幼机构乱象丛生,收费还很贵;婴幼儿生病的花销也不是小数目;孩子出生后带娃、教育娃等都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
养娃至18岁平均花费48.5万,生育成本报告引热议:这个数字够吗?
聊到生孩子这件事情生育成本,很多人都会将生育意愿和养育成本挂钩。
虽然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相较于过去有生育成本了大幅提升生育成本,但由于养育孩子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不少父母是拒绝生育二胎三胎的。
那么在中国家庭里,养育一个孩子至其成年,父母总共要花费多少钱呢?
不久前,《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正式出炉,报告从各个方面给出了中国家庭 育儿 成本的平均数据,这些数据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中国家庭生育成本报告出炉,养娃至18岁要花48.5万,这个数字够吗?
先来看报告里的相关数据摘要。
数据显示,一个中国家庭将孩子从0岁抚养到18岁成人之前,平均所要花费的成本为48.5万元,这并不包括上大学之后的费用。
而如果将孩子培养至本科毕业,那么所要付出的成本为62.7万元。
此外,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的 育儿 成本相差较大,高等收入家庭的平均 育儿 花费要比最低收入家庭多出百万元。
从孩子的成长阶段来看,女性怀孕、分娩和坐月子期间的花费占 总 养育成本的比例并不高,最高的是6-14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它占到了总成本的44.65%,在这个阶段,教育投入是重中之重。
从孩次区分上看,在多子女家庭中,不论是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父母的 育儿 成本都是逐渐递减的,即父母普遍在一胎上的投入要高于二胎,二胎上的投入要高于三胎。
报告出炉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展开热议。
有网友表示自己生在二线省会城市,如今将一个孩子养育到大学,48万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期间光是一场夏令营就要几万块,更别提兴趣班的花销了。
“亲身感受:0-3岁,每年3万,3-6岁约每年5万,主要是教育投资,小学一年应该每年4万,中学一年应该每年6万,高中约每年7万,大学一年每年5万,总计102万生育成本!这还得要求孩子身体 健康 !”
“ 实话实说,48万养大一个娃算是穷养,现在的 育儿 成本高就高在教育,吃喝都可以忽略不计,早教班,夏令营,兴趣班,哪个都是大几千上万。”
“一个娃刚到初中已经50多万下去了,以后高中大学再50万都不够,现在双减后不让培训真省了很多钱,但孩子一年学校加生活也得2.5万左右,这种开销我是不敢生二胎的。“
除此之外,也有网友表示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宝妈因为带孩子而失去工作机会的损失,倘若家中小宝宝需要妈妈全职照顾,那么宝妈至少3年不能上班,宝妈这3年里失去的工资也应当算入 育儿 成本。
“ 全职4年,4年后复出工作,在职场上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因此宝妈为孩子付出的不仅是精力还有前途,这样算下来,养育孩子的成本真的太大了。”
“ 因为照料孩子无法工作、无法升职的女性太多了,她们的价值都赋予了孩子,所以养大孩子,48万是远远不止的。”
新时代,养好孩子不再是仅限于温饱就可以,无数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惜一切地在教育上进行投入,哪怕这种投入已经影响到了生活质量。
事实上,从父母对于高成本 育儿 的吐槽和抱怨上看,盲目地增加 育儿 成本不仅会让家长陷入焦虑,降低生活水平,也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养育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养娃,不要让 育儿 成本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本期话题
为什么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越来越低呢?
第一、受到网络上的负面影响。网络上对堕胎、人工流产等生育方面的负面话题很多生育成本,居民只要上网时间较长生育成本,接触到的这些信息就比较多,受到的影响也较多,由此产生生育焦虑,降低生育意愿。就像有些报道中说的“上网时间每增加1%,个体的生育意愿降低1.69%”。
第二、受到生育成本的影响。生养一个孩子所需要的与日俱增的生育成本,会降低或者削弱低学历、低收入者的生养孩子的意愿和能力。
第三、受到生育观念的影响。当下更多的居民选择生育成本了享受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从而选择生育成本了多丁克家庭。
因为,生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劳动,需要更高的教育投资,所以,更多的人宁可选择丁克家庭,也不愿意在生养孩子上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和投资。
概括起来就是,要科学地看待生育问题,要相信越来越好的医疗条件,减少生育焦虑,才是处在生育年龄的居民们所追求的幸福生活。
打消顾虑!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意在全面降低生育成本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一天生育成本,一则关于孩子的消息瞬间让整个 社会 沸腾生育成本:三孩生育政策放开 。
一开始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生育成本,内心还是有隐隐的担忧:我们目前面临的并不仅仅是“生育”的问题生育成本, 大多数人并非是“不能”生育,而是“不愿”生育 。但是随着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的出台,我们发现这一次并不仅仅是放出了生育政策, 相关的支持措施从本质上很大程度地解决了“不愿生”的问题——生育成本的高昂 ,也因此,在降低了相应的成本后,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大家的生育热情,对于政策后期对于国内人口结构优化、对于老龄化趋势的缓解,对于整体 社会 结构稳定的作用, 我们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 。
一、为什么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支持政策的推广生育成本?
高昂的生育费用是摆在绝大多数家庭面前的一道难关,生一个孩子并不难,难的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放开了二胎政策,仍然有很多家庭“谈孩色变”,从心理上来说,没有家庭不希望自己再多一个孩子,可是养育一个孩子又谈何容易?
生育费用并不仅仅是“生孩子的费用”,它里面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方面, 生育之前会有婚嫁成本,生育本身也会产生成本,而生育之后还有养育成本、教育成本,甚至包括子女的婚嫁成本以及自己的养老成本 。
而这次出台的政策,也正是对症下药,从各方面尽可能减轻普通家庭的负担。
1、从婚嫁成本方面 :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 社会 风气进行整治。
平心而论, 结婚对于每一对新人而言,都是希望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事情,因此婚礼的“仪式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在婚嫁习俗上有着诸多的讲究,遵循传统、办一场传统形式上的婚礼,这一点无可厚非。
可是近些年来, 传统的婚嫁文化有了一些变质 。“闹洞房”原本只是为了一个喜庆、为了一个热闹,可是“婚闹”闹出大动静上新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彩礼”、“嫁妆”是两个家庭对一个新的家庭的祝福与承诺,可是某些地方天价彩礼令人咋舌,更是见到有些家庭“因婚返贫”。
结不起婚、不想结婚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想法,成立一个家庭需要的成本,在不 健康 、不正常的婚嫁习俗之下,会变得畸高无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结婚率慢慢降下来了。在适龄青年都因为成本因素产生对于婚姻的抗拒感时,更不用提生育的事情了。
2、从养育成本方面 : 推进教育公平,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根据相关的数据,以 国内中型城市的消费标准来看,一个中产家庭,在既不“穷养”也不“富养”的情况相下,将一个婴儿从出生抚养到23岁,家庭总支出接近200万元 。
然而这个费用仅仅只是一个参考费用,实际情况下,每座城市的消费不同、每个家庭对待孩子的支出心态不同,再考虑上每年保守2%的通货膨胀率,中产家庭培养一个孩子的实际成本是会高于200万这样一个参考数值的。在这200万的估算成本中, 教育费用占到了接近50%的比例,课外辅导的教育费用则占到了教育费用整体的40%,而这里,我们甚至没有考虑“学区房”这个高昂的成本因素 。
“教育公平”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课外的培优辅导,既是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对于教育资源失衡的无奈的应对措施。 如果孩子从“起跑线”就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未来的路上难免令人担忧 ,这是家长的普遍心态,虽然作为子女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于是,越来越多的辅导班、越来越多的课程、越来越少的休息时间与自由活动时间,为了在“不公平”的教育环境中寻找“公平”,家长们和孩子们的付出都是显而易见的。
推进教育公平、降低家庭教育的开支,这样一个支持措施的执行力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成本的预估,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多个孩子的教育开支远远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 。
政策的推广、落实都需要一步步来,现在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现在人们心中的疑虑依旧没有消除,可能只有等到后续支持措施陆续出台,大家对于“生育”这样一个话题才不会产生太强烈的争论。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希望“儿孙满堂”,只是现实生活中,生养孩子的成本一天不降下来,这个希望一天就只能成为希望而已。打破现有的状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我们现在对于开放生育政策的争论,正如同当年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一样。
每个时代都有着显著的时代特点,我们也相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人口结构的优化无论是对于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还是对于现在这一代人的养老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利好,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改变人们的观点。
提高生育成本是什么意思
提高生育成本是指女性怀孕到分娩的成本。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生育成本指女性怀孕到分娩的成本和养育教育孩童的成本生育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出炉,其中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出炉生育成本,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现在生育成本我们国家每个家庭养孩子的成本问题以及影响我们国家家庭生育意愿的因素问题。
一、生育成本是影响现在家庭生育意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据数据显示生育成本,在2024年的时候生育成本,我们国家出生人口数量已经创生育成本了近60年以来的新低,而且出生率更是连续两年跌破到1%,这里所指的1%也就是2024年,每100个人中新生儿竟然不到一人,而且现在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非常的严重,如果在未来我们国家人口出生率依然在下降的情况下,那么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就会出现,而生育成本就是影响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中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家庭养一个0到17岁的孩子需要的成本平均在48.5万元,而将0岁的孩子养育到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大概成本平均在62.7万元,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家庭都不敢盲目的要孩子,并且表示根本养不起孩子。
二、中国“砸钱式“养娃
现在中国大部分都属于砸钱式养娃,一般孩子上个幼儿园一年大概要花费上万元,而且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够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导致现在各类的学校收费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幼儿园,一些小学级以上的高水平学校收费都不低,并且现在还开办了各种的兴趣班,更是让很多家长觉得负担不起,另外对于很多农村的家庭来说,如果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一些教育,就必须要到城里面买一套房子,而现在城里的房价动辄上万元一平米,如果不掏空家底来贷款买房子,那么孩子就很难到城里面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在这些背景之下很多年轻人都会考虑少生孩子或者是直接不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