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规范-钢筋搭接规范要求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钢筋搭接规范要求
- 2、钢筋存放规范要求
- 3、土建钢筋验收规范有哪些
- 4、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规范要求
- 5、钢筋质量验收规范及标准
钢筋搭接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搭接规范要求:
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长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等于或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Z,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相关知识:
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应该用搭接倍数乘以钢筋直径。钢筋直径根据施工图纸既可以查到,现场下料、施工要确定搭接倍数。根据施工图集16G101-1的要求,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主要与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等级、钢筋直径、同一区段钢筋搭接面积百分率有关系。
先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等级、钢筋直径、同一区段钢筋搭接面积百分率”确定基本搭接长度,还然后还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一些修正。
钢筋存放规范要求
钢筋存放时钢筋必须用方木支垫离地30cm钢筋规范,并用棚布遮盖防止锈蚀。而且钢筋应尽快运往工地安装使用钢筋规范,不宜长期存放。
钢筋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钢筋存放时必须离地是因为避免钢筋与地面接触,防止钢筋严重锈蚀影响使用。
扩展资料:
钢筋钢筋规范的工艺性能:
1、弯曲性能:
按下表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度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牌号公称直径a
2、反向弯曲性能:
根据需方要求,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性能试验。
反向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先正向弯曲45度,后反向弯曲23度,后反向弯曲23度。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土建钢筋验收规范有哪些
钢筋在我们生活当中并不陌生钢筋规范,我们住的房子、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都离不开钢筋,它是一顿大楼的骨架,整顿大楼的安全钢筋起钢筋规范了决定性的作用,既然钢筋对我们大家的安危如此的重要,那么钢筋的验收规范及标准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接下来小编将系统完整地介绍一下钢筋验收的规范及标准。
钢筋验收规范详情
第一条 钢筋所用材料类型必须符合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和规范,产品的物理性能以及合格证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进口钢筋必须进行相关化学性能实验,化学检定合格后才可以投放到工程项目中使用。
第二条 钢筋的基本规格,间距、形状、接头位置、尺寸、保护层的厚度符合相关规定的设计要求和施工项目规则的规范。
第三条 施工过程中如果进行钢筋的更换,新的钢筋必须了解其材料的基本性能,严格执行国标中钢筋设计的各种规定,不能使用等尺寸和低强度的钢筋来代替高强度的钢筋,施工项目中重要部位的钢筋替换,必须取得相关设计单位的批准,有相关内容的书面材料证明即可。
第四条 利用钢尺检测钢筋受力时的弯折小于九十度角时,在弯折的九十度处弯弧内的直径至少是钢筋直径5倍以上。同一类型的钢筋应在同一生产设备中抽查大于3次以上。
第五条 在加工钢筋过程中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符合国家的基本设计要求,受力钢筋长度尺寸允许偏差在10mm以内,弯起钢筋弯折范围的允许误差在20mm以内,用钢尺检测是至少抽查3个。
第六条 钢筋在每一个检验批次内要求每一个标准都要求符合标准,在每一个随机的抽样检测中必须符合真实性。
钢筋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现如今的钢筋质量有待考证,在钢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符合国家规范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施工项目和验收工作不是协调配合的,这样的项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隐患。对于这种严重的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严禁不符合标准的钢筋流入每一个施工项目中,从源头抓管理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负责。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规范要求:
注1: 本表适用于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的情况;
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25%~50%之间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
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当最小搭接长度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注2: 当带肋钢筋直径Φ25 mm时,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
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采用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等方式施工),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
当带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三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用;
注3: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取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取用,对四级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不作调整;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注4: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应按上述规定确定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扩展资料:
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8、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9、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小大于5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筋搭接
钢筋质量验收规范及标准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1、墙柱底部钢筋的水泥必须清理干净。
2、墙柱上的第一根钢筋与两端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3、剪力墙上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与地面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4、墙柱竖钢筋的搭接处,必须要有三根水平筋,且在绑扎范围内,只要要有三个扣。
钢筋的制作要求: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