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生涯全文阅读-支教日记一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支教日记一
- 2、我的支教生活
- 3、125我在大山深处支教的那一年(完结篇)
- 4、幼儿园支教心得
支教日记一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助推民族乡同步建小康工作任务的号召,我校与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中心小学结成联盟校。秋冬交替之际的清晨,我前往裕固族中心小学,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坐在车内,路边的芦苇荡、红柳丛、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的向日葵、已经从地里挖出等待装车的白菜垛匆匆从眼前闪过,整个大地既有秋的悲凉、斑斓,也有冬的寒冷、衰懒。
黄泥堡裕固族乡地处祁连山北麓,全乡不到2000人,60%以上是裕固族。2017年3月,它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年7月,被酒泉市列入特色小镇培育名单。那富有民族特色的乡大门,造型别致的路灯,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民俗文化体验。
清晨的裕固族中心小学校园,安静清冷,到处被孩子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教学楼内,不见一丝脏污,若不是空气中时不时飘来烧麦草的味道,我都恍若置身于城市某小学了。有可能是班额小的缘故,楼道内鲜有孩子们的读书声,但老师的讲课声却此起彼伏。从一楼上到三楼,耳中不时传入授课的声音,边走边听,并根据声音暗自判断分析每位老师的身形长相性格,窃窃感叹老师们竟都那般温柔耐心富有激情!做好对接后,来到我的办公室,办公室10个座位,此时只有一位男老师,寒暄之后才知道他来自市二中,和市一中的一位女老师在此支教。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办公室陆陆续续进来了几位老师,看到我这生面孔,都微笑着打招呼,一一认识后,发现除过安老师和妥老师年龄稍大点,其余都是中青年人。安静的办公室顿时嘈杂起来,老师们大声谈论着某个孩子的课堂表现、问题孩子的作业、背诵情况,时不时还有学生进来问话、谈事情等等。未及喝口水,在椅子上多坐一会儿,就又匆匆忙忙去教室上第二节课了 ,办公室又只剩我和一年级的妥老师,农村老师小班额包班制多课头的辛苦我切身感受了!
第二节课课间,孩子们要做广播体操,只见教学楼前,整整齐齐地站着全校79个孩子,一字排开,有的身着校服,有的穿自己的衣服。仔细看看,大多数孩子的脸和手因长期风吹日晒都略显粗糙通红,但孩子们做得很卖力。自由活动时,中高年级的孩子们纷纷围到我身边,打听我姓什么,带什么课,家住哪。直至下午,许多孩子已经能准确地叫我了。
中午放学铃声响起后不到5分钟,全校一至六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在餐厅门口排好了队,有序地进入餐厅打饭就餐。学校食堂承包给校外人员,孩子们的餐具不锈钢大碗由承包方统一配发并清洗。每个孩子的座位是固定的,他们安静地吃饭,普通简单的臊子面,甚至没有下饭的菜,孩子们吃的很好,有些孩子还自带辣椒面、泡菜调饭吃,席间无一人讲话。吃过后的碗要亲自放进回收箱,每只吃过的空碗都没有残留物。还有两个孩子估计是值日生自觉留下来拖扫餐厅。
午饭后是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也是校园最热闹的时候,农村孩子的率性豪放尽显无疑,方言随处听到,奔跑追逐的身影撒遍校园每个角落,三三两两聊天嬉戏,好不痛快。还未尽兴时,负责寝室的老师已近开始催促午休了,再一次迅速集中,一一清点人数后,孩子们进入各自宿舍,楼内几乎没发出任何声响,整栋公寓楼也同孩子们一起很快入睡。午休时间大约1个半到2个小时,这样长时间的睡眠一定令城市孩子及家长们艳羡吧?
晚餐过后是下午6:30,到傍晚7:40上晚自习前的这段时间,老师们已经把孩子们组织在教室内进行阅读、听写、个别辅导了,一直到8:40自习结束,把孩子们交给负责生活的老师,学生才淡出老师的视线。晚上9:00整,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几位年轻的老师依然在忙碌着,做课件、备课、抄写笔记,直至深夜11:00。
在结伴回公寓楼的路上,我问身边刚入职不久的小王老师,平时业余生活都怎么安排?几位年轻的老师不约而同都笑了,“只要一进入学校,就是工作时间,周末回家才是业余时间。”“业余生活都在晚上11点以后,就是睡觉。”“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宿舍,基本没啥业余生活。”是呀,不仅是黄泥堡裕固族中心小学的老师,还有许多的乡村教师,他们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和孩子们融在一起,努力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培育着孩子,看着孩子们一批批走出校门,演绎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他们不就是诗人泰戈尔笔下那“干叶的事业的人吗?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
我的支教生活
虽然我的支教经历只有不到三个月,却足够影响我的一生。
我们当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工作,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所以我在老家一农村中学教学。这一待就是八年。终于有机会调进城里工作。
进城教学两年,教育局要求各校年轻教师去农村支教。(农村被借调进城教学的称学习)好在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明确说了我的情况,已经在农村教过学了,不再去支教。于是,派了两个刚毕业来校的年轻教师去乡下了。
第三年,换了领导,文件精神也变了。想要晋级评职称,必须有支教经历,否则一票否决。除了支教过的俩年轻人,我在学校属较小的了,咱要进步呀,还没晋级呢,报名去支教吧。当我签字时,教导主任一再强调这是自愿报名,这是“被自愿”吧。
当年我已经在城里买房,孩子上小学了,老公在外地工作。支教的学校是本市最北边的一个中学,没有班车,我还不会开车。当地中学和小学有些教师在城里居住,他们自己出钱租了一跑乡镇路线的大巴车,每天早上在城市的几个道路口定点停车,专门接送这些人。每天来回路上要花费三个小时,所以早晚两头看不见太阳。
带着美好的憧憬和一腔热情,九月一号来到新的学校,瞬间感觉回到了我上初中的年代。一进门的门卫室门口挂着一块长条铁,是用来上下课打铃的。2009年啊,还没电铃。校园的地面还是土质的,偶尔几条小道铺了水泥。操场更是风沙随时起雾的光秃秃土地。厕所是旱厕,农村那种土坑。第一次走进去把我吓得跑出来了,蛆蝇乱动,实在憋不住了才敢去一回厕所。
这个中学是附近十几个村合并的,有的孩子每天自己骑自行车十几里路来上学。中午在学校自己解决午饭。我看到多数人是干啃方便面,或者吃馒头辣条。学校没有食堂和餐厅,只有给老师们做饭的地方,有锅炉房,每天蒸馒头。孩子们可以去买馒头,菜只供老师。一到中午放学,村里开小卖铺的那家就用地排车拉着方便面面包等各种零食堵在校门口了。校东有个集市,五天一集,我逛遍整条街也没找到一家小吃店。村里人告诉我,想找饭馆要去镇上,有十几里地。
条件艰苦,咱是农村长大的,没关系,不就是一年吗。好在学校领导照顾,只给我安排一个班的语文课,本年级共六个班,一男老师教一个班,另两个女老师各带俩班。我发现这里的老师穿着很朴素,男女老师都是短发,穿运动鞋,衣服颜色多是黑和深蓝,尤其是天冷时的羽绒服。我的到来在孩子们眼里就像天外来客。我也不是太时尚新潮的人,但我的烫发,我的皮靴,我的皮衣毛裙,还是深深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当我问班里五十多个学生谁家里有电脑时,只有一人举手。任凭他们再喜欢我,这个班的语文课该怎么教。好在我也是有了十年工作经验的人。期中考试时,我班的成绩竟然在六个班中第一。教导主任在开学科会议时说,不亏是从城里来的老师。我只不过认真做事罢了,与从哪里来无关。
那年的天气与今年相似,十一月份就开始下雪,很冷,下了好几场。学校自己烧锅炉供暖,效果很差。我也入乡随俗,让老妈给我用棉花做了厚厚的棉袄棉裤,保温要紧。办公室里坐不住,一下课我就去操场和学生一起跳绳、踢毽子、跑步。自己买了一个暖风扇小太阳带去办公室,领导不让用,怕我影响教学用电。我只能在午休时候偷偷用一会儿。
在支教两个月后,我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感冒发烧,请假回城看病,第二天就瘫在医院了。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再也没能回到课堂。
后来才知道,当年我校另一个支教的女老师,根本没有去农村,只是换了一个城里的学校。我就是一贯不懂人情往来,自我清高,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现在,每年还有支教的活动,但是变了味,名额有限,都争着去农村。因为支教的老师,除了正常工资外,这一年补贴两万元,每月还补生活费。一般人是得不到机会的。你懂的。
我的教学生涯就停留在那次的支教,于是我失去了许多许多……
125我在大山深处支教的那一年(完结篇)
回想中的往事已被抽去了当初的情绪,只剩下了外壳。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岁月匆匆,仿佛一恍惚之间,21年就过去了,我也从同事们口中的“小左”变成了“老左”;从当时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变成了年轻老师眼中的前辈。
这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里也经历许多的艰难困苦,酸甜苦辣,但我只要想起那段支教的生活,就会觉得什么都能过去。
那段经历把我骨子里的坚韧性格完全的挖掘了出来。
现在想想,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每一段生活都是无法预知的,但一定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当你熬过了那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后,总有一天,你会遇上生活的美好和小欢喜。
从教学点调回校本部,我又在那工作了三年,后来条件成熟之后,我调回了现在的乡镇学校,结婚生女,离父母也近了,工作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当年和我在一起的同事们也各有各的境遇:那年正年富力强的陈老师的和付老师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但现在仍然在一线的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
那个在泥巴路上也爱穿白球鞋、骑山地自行车的小高老师,后来调出大山,还改了行,却因在一次家族聚会上食物中毒 ,英年早逝,那年他才结婚,妻子怀胎六个月,他的遭遇令人嘘唏不已,感叹世事无常。
曾经和我亲密无隙的李老师也为了女儿能受到更好的教育,远调他乡,去一个四线小城当了小学老师。因为相距太远,我们长期没联系,处于失联状态。
随着交通条件和山区办学条件的改善,三个教学点都只办了两届初中,就停办了,学生们全部归到位于乡镇所在地的校本部,轮流派年轻教师到初中教学点支教已成为历史,当初办在大庙里的小学也早就搬迁到山脚平地上新建的水泥楼房里了,还有了教师和学生宿舍,食堂,条件好了好几倍。
后记:今年春天开学后的一个周末,在小区外遇见了一位以前熟悉的人,那段山里生活的经历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本来只想简单的记录一下那段历史,可一写起来就收不住,能想起的越来越多,是那么的清晰难忘,已经尘封了好几年的往事,就好像只是前两年才发生的一样。
一天写一点,不知不觉的就写了上万字,直到今天,仍有意犹未尽之感,但生活要继续,人只能朝前走,写到这,也算是对过去的那段生活有了交代,该打住了。
愿前程多是坦途。
幼儿园支教心得
幼儿园支教心得1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一个学期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心中充满感激与不舍,因为支教工作锻炼了我,各级领导的关怀鼓舞了我,梅岭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撼动了我,与老师们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实的,带给我的是沉甸甸的收获。
20xx年2月25日,天气还是比较冷,穿着厚厚的棉袄,特别的笨重,但是心情却格外的激动,新奇的来到梅岭学校报到,第一天,我放下行李就去了校长办公室报到,在简单的介绍之后,教导主任带我去抄了课表,八一班美术、七一班美术、六一班美术、三一班科学、三一班信息、三二班信息、二一班体育加起来一共一星期十二节课,课程量不算多,而且都是副课,压力没有正课那么大,但是这并不能表示我能比正课老师少努力一点,美术并不是我的专业,对于课堂教学经验少的我来说,挑战性特别大,感到压力的同时,动力也在源源不断的迸发出来,既然我来了,我就要对的起自己,对的起把学生交给我的家长和学校领导。就这样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张办公桌,第一把办公椅。
当天下午就有我的课,六一班美术,因为没做什么准备,和班级的学生也不熟,在我走进课堂的时候,看着那一个个,个子跟我差不多的学生,顿时让我心里有点慌乱,但是我告诉自己现在我的身份是老师,不再是学生了。就这样我怀着一颗忐忑紧张的心,上完了我的支教生涯的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结束了,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我不是美术专业生,所以没有办法给他们上展示一堂像样的美术课,这让我有很强烈的愧疚感。于是课后,我就上网学习各种与美术有关的视频,与教学步骤,慢慢摸索,渐渐的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小手工看挺像那么回事的,心里也会有小小的成就感,我的搭档经常会鼓励我,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于是我更加信心满满的做下一个作品,即使有时做出来的东西有点四不像。慢慢的我逐渐得到了同事的夸赞,学生的喜爱。一个学期下来,我学了很多,我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还是认可的,在这里日子过得虽然匆忙,但特别的充实,所以我必须用更大的热情来完成每一堂课,每一件工作。
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我还在学校担任了少年宫音乐舞蹈室和校乐队的指导老师之一,以及梅岭学校校艺术团六一儿童节的节目编排。有的时候学生课余排练的积极性不高,收到的效果不好,学校的任务又很重,看到他们散漫的样子,我总会被气的难受。这时我的搭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她会安慰我开导我,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值得生气的,那有小孩子不顽皮不捣蛋的,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去他们的天真可爱。渐渐的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经历了这些课余训练,让我一个数学专业生接触到了音乐与舞蹈,因为要教学生的缘故,所以自己必须要先学会唱学会跳,对于四肢不协调的我来说真是一个大大的考验。
因为在学校也担任了校艺术团的指导老师,所以在六一节时,校长要求我排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节目,并要代表学校参加湾里区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接到任务时心里又激动又忐忑不安,很感激学校对我的信任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心里又特别的惶恐,怕自己做的不够好让学校领导失望。当时我就怀着一颗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的心,开始了这项工作。
当时我决定要排一个环保时装秀,想让学生们穿着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服装,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以此来树立大家的环保意识。所有人都说我的想法很好。但是真正运作起来时困难接踵而至。也许是我太年少轻狂,真做起来要比想像中的要难多了,对于做衣服一窍不同的我来说,就想像是遇到了瓶颈,渐渐的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是否是我能力不够。慢慢的通过在网上查找视频、学习资料、边学边做,那时几乎每天下午下课后,就回家坐在那堆旧报纸、一次性垃圾袋、等等道具中开始根据自己的想象摸索起来,有时走在路上或坐在办公室里,脑袋里突然冒出个想法或创意,就用笔记下来,回到住的地方就开始做。这个时候我的搭档就变身为我的.模特,试穿我做个各种衣服,就这样一个节目逐渐成型。经过辛苦的排练,六一节终于到来了,六一儿童节那天,看着学生穿着我做好的衣服,在台上演出,听着台下一震震得掌声,顿时心里感到莫大的自豪与安慰,觉得那几个月的埋头苦干没有白费,在炎炎烈日下的训练也没有白费。虽然结果不是那么理想,只拿到了三等奖,但是我对参加表演的同学们的表现特别满意,名次并不重要,努力了就有收获。而且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我对得起自己这几个月付出的汗水,对得起学生和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我觉得这就够了。
支教的生活里,有二年级学生画给我的画,上面写着“宋老师您辛苦了”这样小小的感动、有走在路上迎面走来的学生的一句“老师好”这样小小的骄傲、也有端午节放假前学生送给我的粽子,这样小小的温暖。这些小小的情感让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些喜爱我的同学们。
支教的我如同一根火柴,偶尔在那片土地上亮了一下,虽然马上就熄灭但毕竟留下了光和热,这对于我来我已经足够了。当初选择支教,虽然没有多长时间,但对教师身份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它是来自于天真的孩子们,也是来自于平凡工作的每一滴感动。回叙我并没有留下写什么,但是却带走了一个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人生没有对与错只有选择!只想说选择了支教,是我一生中最平实而精彩的一笔!
幼儿园支教心得2
做了十五年的学生,也曾站上讲台发言,但与今天走上讲台当一名老师相比,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高兴、紧张,莫名的,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 在上这堂课前,我和我的搭档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根据课堂内容找一些有趣的图片,适合的儿童英文歌曲来做PPT,买礼品作为奖励,甚至买了彩色小卡纸准备教他们叠千纸鹤,之后又排练上课流程,还猜想我们上课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对此找好解决方案。
然而,真正上课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原来是有那么大差距的。刚开始时还好,在我们一走进教室,孩子们就起立说“老师好”,然后向前看并举着双手,当听到管理员老师喊肃静时,孩子们便一起喊“一二”。望着这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我十分欢喜,真心爱上了他们。但短短几分钟后,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再集中,东倒西歪,左顾右盼的,毕竟他们还太小,玩闹才是他们的天性。深知这一点的我,喜欢孩子的我,面对他们,真的无法呵斥,只能尽可能的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尽可能的让他们跟着我学这堂课的内容。那个用英文地说出1—10的小男孩,那个从英文歌曲里听出“2、3、8”的小女孩,他们聪慧的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短短的30分钟过去了,我不得不向他们说声再见,向我的第一次支教经历说声再见。这堂课有些匆忙,并且也不尽如人意,但我对自己,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室里那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希望。他们活泼开朗,用他们独有的天真,无畏地宣言着青春与活力。这次经历将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值得珍藏的回忆!
我很荣幸得到这次去幼儿园支教的机会,它不仅给了我一个锻炼的舞台,还让我能够结识这么多可爱的孩子。虽然做得不够好,但我会总结经验教训。我爱那些调皮又可爱的孩子,我爱这项支教活动,希望还能有机会走进他们。
幼儿园支教心得3
幼儿园开学之际,我到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幼儿园支教工作。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教室里,在以前也存在过我的声音。现在虽然我已经长大,但是这个教室却同样亲切。
我发现这被称作为上课的小教室,长而狭小,摆放着一排排桌子,虽简陋但很整齐,但是桌子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孩子们小手背在后面,身子挺得直直的,用友好又好奇的眼睛静静地望着我,许久没有一点声音,平常听惯了孩子们大声喧闹的我,一时倒不习惯起来。但是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还是开开心心地做了介绍。
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对幼儿的教学,对幼儿教材还不够熟悉,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刚开始沟通还真是很费力的一件事。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渐渐明白,在幼儿的教学上个,老师也是幼儿的伙伴。要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孩子生活在自由,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半天下来,我和孩子们已经能够自由的沟通了。他们也都很喜欢我这个大朋友。在这剩下的半天里也是配合我的教学,很好地相处。
教室的屋顶上飞着五彩,翱翔的风筝,那是一颗颗孩子渴望飞翔的心;墙上的花花草草,是孩子回归大自然的放荡不羁的心情;楼梯上的美人鱼,白雪公主是童话的纯真;展览台上的毕业画是大班孩子盼望小学的激动的心。 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创意墙,我也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放学之前的最后一节课中,制作了手工的画,贴在那堵墙上。
幼儿园的教室与小学很大不一样,幼儿园着重创新,新颖,符合教育特色。有建筑区,早到的孩子可以进建筑区建造自己想象中的房子,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数学空间思维能力;阅读区,安排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有各种适合本班儿童阅读的图书,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绘画区,孩子可以在这里施展绘画才能,然后贴在绘画墙上展览,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感,增强其自信。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得到在家里不一样的锻炼。
在和幼儿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老师必须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信,但是同样也要拥有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时刻注意力在全班而不是某一个孩子身上。在组织一堂故事课的时候,有节奏性拍掌,孩子们会跟随拍掌然后安静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融入课堂中来,等都安静下来,开始讲故事,然后请上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编故事,他们都会积极的参与。
回家的路上和孩子们活动的情景不时地重现在眼前。多么真实的乡村孩子,与喧闹嘈杂的城市孩子相比,他们不是那么能言善辩、积极活跃,而是少有的安静、懂事、执著,甚至是刻板,由此让我想到在此生活的、在这甘美纯净的空气里孕育下的质朴善良的人们,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这些朴实无华的孩子们,也感动着我。今天无论多辛苦,我为孩子们所作的都是很值得的。
幼儿园支教心得4
一、走进大山
支教,支援教育,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新的名词,我关联上了。20xx年8月,在县教育局大力发出“向边远山区开展支教活动”的号召时,在听说了山区孩子就读的许多感人故事时,虽然我的职称已经评定,然而我依然主动请缨到到我的姐姐曾经工作了八年、黟县最偏远的山区——xxx,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曾记得有领导问我:“为什么选择到xxx?”我回答说:“支教交流会给教师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既然我已经选择不方便了,那就选择最彻底的,把可能的方便留给别人。”
20xx年8月29日,带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自己要去大山锻炼的信念,我踏上了开往山区的班车,正式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活。刚进入学校,我才知道和我一起来支教的还有两位男同胞。为了方便,我们三就组建了一个最小的伙食团,我———唯一的女性自然成了他们的“煮任”。(用同事的话说煮饭的任务就靠你了,第二学期我们的伙食团又吸收了一名单身汉。)为了更彻底更有利自己安心在山区开展支教工作,我在十一长假之后把女儿也带进了大山。
二、激情工作
本学年我支教的班级是xxx幼儿班,班级分有两个年龄段(中、大班),每个年龄段分别有幼儿大班17人,中班16人。在自己熟悉的幼教领域,在不熟悉的工作环境,我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尽快的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并努力将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与本班实际相结合,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教育教学
这一年来,我接手的是一个大、中复式班,一个人包班。班级幼儿共有三十四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幼教书籍,钻研业务,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合理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思想,大胆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当中。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前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注意将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每月撰写教育随笔,以提高自身能力与写作能力。
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认真领会了新《纲要》精神。
4、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
5、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好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
保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知道农村的家长比较忙,为方便家长我改变了原来班级规定的上午8点上学,11点放学;下午1点上学,四点放学。而是和家长商议,由此不规定孩子上学和放学时间,尽量给家长方便。中午孩子们都可以在学校搭中餐,我义务为孩子保管饭票,并到时间带领孩子去打饭,避免了孩子因为丢失饭票饿肚子现象发生;冬天我和食堂商量为孩子义务蒸菜,确保孩子能吃上热腾腾的中餐;在中餐时,我又继续和孩子们一起,由此养成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真正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在一日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让幼儿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