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在哪里-珠穆朗玛峰在哪里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珠穆朗玛峰在哪里
- 2、珠穆朗玛峰在西藏哪里?
- 3、珠穆朗玛峰在哪里?
- 4、珠穆朗玛峰在哪里个城市
珠穆朗玛峰在哪里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北部境内,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母象”的意思,整体意思为“大地之母”。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所居住的宫室。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是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尼泊尔语名是萨迦玛塔意思是“天空之女神”。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非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达7260米。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总高)是8848米,与中国测绘工作者1975年的珠峰测量值一致;中国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为8844.43米。2005年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的精确测定和公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作为中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数据一直采用。
珠穆朗玛峰在西藏哪里?
珠穆朗玛峰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
它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这是中国登山运动员于1975年登上该峰后测定的精确数字,这个数字校正了人们长期坚持的八千八百八十二米的说法。为世界第一高峰。
早在1721年,清朝政府编绘的《皇舆全览图》,就采用了“朱姆朗马阿林”之名(“阿林”是满语山峰之意),并精确地标出了它的具体位置。
攀登路线
早在19世纪初叶,珠穆朗玛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1953年,才由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他们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
季节选择
珠穆朗玛峰北侧地区的雨季时段为6月中旬—9月中旬,其中以7—8月降水量最大。珠峰地区7000米以上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也称南支西风急流带)的变化,副热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位置即是出现大风的位置。
据统计,珠峰上空(7000—9000米)的风速在1—3月和11—12月最大,一般不宜攀登。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在从珠峰北侧攀登顶峰的登山季节以4月下旬—6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上旬为最好。
珠穆朗玛峰在哪里?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处北纬 27°59′17″、东经86°55′31″,北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境内。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
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m/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扩展资料:
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雪线南低北高。南坡降水丰富,1000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1000~2000米为亚热带常绿林,2000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山间有孔雀、长臂猿、藏熊、雪豹、藏羚等珍禽奇兽。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
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最低气温可达-50℃,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在哪里个城市
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之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