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的药用价值-荠菜长啥样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荠菜长啥样
荠菜是一种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主根是圆柱形或圆锥形,花朵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果期在每年的4~6月份之间。荠菜主要分为大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两个大品种,在食用性上味道鲜美营养充足,药用性上能对眼疾、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1、草本植物
荠菜是一年生或者两年生的草本植物,荠菜是这一类植物的名字统称,它的植物形态特别像是牧人的钱包,因此在拉丁语中翻译过来就是小盒子的意思。我国北方通常叫它白花菜或黑心菜,四川人叫它干油菜。
2、植物形态
主根是圆柱形或圆锥形,须状的侧枝根弯呈现淡褐色或者乳白色。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在抱茎边缘有缺刻或者锯齿。花朵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为白色,果实是倒三角或者倒心三角形,花果期持续时间在4~6月份。
3、主要品种
荠菜主要是分为两个大类品种,一个是叫做大叶荠菜或板叶荠菜,抗寒抗热性强,生长速度快,播种40天后就可早熟。另一个品种叫做散叶荠菜,虽然比大叶荠菜的成熟期晚,但是香气浓郁,味道特别鲜美。
4、主要价值
荠菜是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在食用性上,可以将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十分鲜美,而且可以补充植物纤维和各类营养。药用性上可以防治和辅助治疗白内障等眼疾,也可减少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
这是什么植物(叶片背面有绒毛)?
这不就是荠菜吗?
荠菜的植物形态:
荠菜根白色。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40cm,稍有分枝毛或单毛。基生叶丛生,有柄,大头羽状分裂,裂片常有缺刻;茎生叶狭披针形,长1——2cm,宽约2mm,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小,萼片4;花瓣44,白色,呈十字展开;雄蕊6,四强;子房上位。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形,扁平,先端微凹,有极短的宿存花柱。种子2列,长椭圆形,淡褐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开花时茎高20——50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白色,两性。萼片4个,长圆形,十字花冠。短角果扁平。呈倒三角形,含多数种子。
荠菜属耐寒性蔬菜,要求冷凉和晴朗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生长发育适温为12——20℃,气温低于10℃、高于22℃则生长缓慢,生长周期延长,品质较差。荠菜的耐寒性较强,-5℃时植株不受损害,可忍受-7.5℃的短期低温。在2——5℃的低温条件下,荠菜10——20天通过春化阶段即抽薹开花。
荠菜的吃法很多,可凉拌、炒肉、做汤、煮粥、笼蒸,做馅包水饺,也可做荠菜鱼卷、荠菜冬笋等。无论哪种吃法,都有荠菜独特的清香。
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全株入药,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药效。其花与籽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荠菜种子含油20%——30%,可用于制皂或油漆。荠菜耐寒,冬季保护栽培较容易,对于供应冬季绿叶蔬菜有一定作用。
(一)荠菜的功效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肝、心、肺经。《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太阴,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主治痢疾、水肿、淋证、乳糜尿、吐血、衄血、便血、目赤肿痛等。
《别录》:"主利肝气,和中。"
《药性论》:"烧灰(服),能治赤白痢。"
《千金·食治》:"杀诸毒。根,主目涩痛。"
崔禹锡《食经》:"补心脾。"
《日用本草》:"凉肝明目。"
《纲目》:"明目,益胃。"
《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陆川本草》:"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
《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糜屎。"
《广西中药志》:"健胃消食,化积滞。"
《日华子本草》:阴干,研末,枣汤日服二钱,治久痢。
《植物名实图考》:能消小儿乳积;烧灰治红白痢。
荠菜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
幼苗时荠菜的药用价值,根出叶辐射状荠菜的药用价值的平铺地面,有羽状深裂荠菜的药用价值;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的茎生叶,顶部的叶片大都接近线形,叶基成耳状抱茎,边缘或有缺刻或锯齿,叶有细柔毛。
春天开白色细长的小花,集成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绿色的花萼和白色的花冠,花瓣为4。
短角果呈倒三角形,扁平,内含多数种子。
扩展资料
荠菜的种子、叶和根都可以食用。可作凉拌或煮、炒食。在中华民国经常用来炒年糕或作为馄饨或饺子馅的一部分。
荠菜的营养价值:
1、荠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白内障和夜盲症等眼疾有一定治疗作用。
2、荠菜可使胃肠道清洁,还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时降低血糖。
3、荠菜所含的登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也有疗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荠菜
荠菜防白头还你乌黑秀发
荠菜防白头还你乌黑秀发
荠菜防白头还你乌黑秀发。在生活压力、营养不均衡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荠菜的药用价值,出现少白头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防治少白头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荠菜防白头还你乌黑秀发。
荠菜防白头还你乌黑秀发1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药用价值,它的味道清香,是一种人们十分喜爱的可食用野菜。荠菜的营养也十分丰富,它含有蛋白质、纤维素、胡萝卜素、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而这些营养素都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除此之外,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本草纲目》中认为它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功效。现代医学也证实,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它还含有香味木苷,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起到治疗毛细血管性出血的作用;荠菜含有乙酸胆碱、谷幽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及肝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另外,荠菜不仅能够消炎抗菌,增强体内维生素C含量,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并抑制眼部晶状体的醛还原酶,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病人有疗效。
荠菜的美发功效也不得不提,荠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有很多的膳食纤维,这和五谷杂粮类的食物差不多,治疗掉头发就应该从这些方面来入手。并且荠菜还含有很多的胡萝卜素,还有我们的人体都需要的钙、铁、磷等,要治疗掉头发,或者是为孩子补充营养,这些都是必备的。
对手头发过早斑白的人来说,多吃荠菜可以防止头发早白,因为荠菜是可以清热解毒的,主要表现在对血液的作用上,治疗掉头发也是要从血液上入手,因此多吃荠菜可以从内而外地滋养头发。
材料:荠菜500克,熟芝麻50克,熟胡萝卜50克,豆腐干20克,冬笋25克,精盐、白糖、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荠菜去杂洗净,放入沸水中焯至颜色深绿,捞出放入凉水中,沥干水,切成细末,放入盘中待用;再将豆腐干、冬笋、熟胡萝卜切成细末,放入盘中,撒上芝麻,加入精盐、白糖、味精,淋上麻油,搅拌匀即成。
功效:此菜白绿相映,鲜嫩味美,可补虚益气,健脑益智,清热降压,乌发润发。
需要注意的是,消化不良、体质衰弱的中老年人以及体质虚寒者不宜食用荠菜。另外,荠菜宽肠通便,便溏泄泻者慎食;荠菜也不宜多吃和常吃。
荠菜防白头还你乌黑秀发2
1、荠菜的功效作用
荠菜,亦名护生草、地菜、鸡心菜、净肠草等,作为药用首见于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淡,性偏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健胃消食之效,可治疗因湿热导致的`泄泻、痢疾、小便不利,以及吐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小儿疳积等。
2、食用荠菜的习俗
民间食用荠菜的历史相当悠久,《诗经》《礼记》中均有记载,取其护生、养生之长。
阳春三月正是荠菜生长较为茂盛和鲜嫩的时节,江南地区一直流行着“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即用新鲜荠菜与黄豆、路路通或生姜、红枣一起,和鸡蛋共同煮食。或取粳米100~150克煮粥,将熟时放入洗净切段的新鲜荠菜60~100克,稍煮,加盐调味即成,此荠菜粥很适合饮食积滞、食欲不振的人。现在人们最常做的是用鲜嫩荠菜包饺子,堪称春季时鲜。不过要注意的是,荠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大量食用。
另外,将荠菜晒干研粉,洒入凉席之下,可预防蚊虫叮咬;取干品煮水外洗皮肤,还可治疗湿疮。
3、吃荠菜注意事项
第一、首先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菜,这样才比较鲜嫩、好吃。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最高,制作食疗方时,不应摘除。
第二、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
第三、荠菜可宽肠通便,故便溏者慎食。
第四、体质虚寒者不能食用荠菜。
最后建议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
4、吃荠菜人群需知
宜食: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病症患者宜食。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病症患者也宜食。
忌食:便清泄泻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此外,患有目疾、疮疡、热感冒等病症者或体弱者也不宜食用,便溏者慎食。
5、荠菜的选购技巧
挑选荠菜时,首先要挑选那种深绿色的荠菜,这种才是真正的野生荠菜,而颜色浅、嫩绿色为大棚荠菜。此外,开花的荠菜就不要买了,因为这种荠菜已经很老了,不好吃,只适合药用。
挑选荠菜时,还要区分品种。现在市场上的荠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尖叶的,另一种是圆叶的。尖叶的即花叶荠菜,叶色淡,叶片小而薄,味浓。圆叶的即板叶荠菜,叶色浓,叶片大而厚,味淡。
挑选荠菜时还要选购单颗生长的为好,因为扎颗的质量差。此外,不要嫌弃红叶的,它的香味更浓,风味更好。
又粗又大的荠菜最好不要买,因为又粗又大的野菜一般紧挨农田,被喷洒上农药的可能性较大,而长势正常的荠菜一般距离农田较远,被喷洒上农药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