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湿的拼音-浸湿哪个字错了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浸湿哪个字错了
浸湿没错浸湿的拼音,意思是液体渗入或渗出。
浸湿
【拼音】[ jìn shī ]
【解释】液体渗入(某种东西中)饱含水分、液体渗入或渗出、逐渐。
【近义词】浸透、渗透
【反义词】晒干
晒干
【拼音】[ shài gān ]
【解释】在食物保存、物理、化学等方面做应用浸湿的拼音的一种使物体干燥浸湿的拼音的方法。
【近义词】烘干、浸湿
【反义词】浸湿
浸湿的拼音
浸湿浸湿的拼音的拼音浸湿的拼音:jìn shī浸湿的拼音,解释:浸水潮湿。
浸,部首氵部,仓颉ESME,郑码NXWX,结构左右。
湿,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表示所含水分多浸湿的拼音的“湿”本作“溼”,该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潮湿浸湿的拼音的。由潮湿又引申为沾湿。《说文》另有“湿”字,读tà,该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是古水名。
浸湿的笔顺:
浸总笔画:10笔。1.丶(点)、2.丶(点)、3.㇀(提)、4.ㄱ(横折)、5.一(横)、6.一(横)、7.丶(点)、8.乛(横撇/横钩)、9.乛(横撇/横钩)、10.㇏(捺)。
湿总笔画:12笔。1.丶(点)、2.丶(点)、3.㇀(提)、4.丨(竖)、5.ㄱ(横折)、6.一(横)、7.一(横)、8.丨(竖)、9.丨(竖)、10.丶(点)、11.ノ(撇)、12.一(横)。
浸湿的近义词
浸湿近义词有:浸透、浸泡、浸润、湿透、浸渍、沉浸、浸没。
1、浸透
拼音:jìn tòu
释义:
(动)泡在液体里以致湿透(基本义)。
(动)液体渗透。
(动)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
造句:
布鞋被雨水浸透了。(作谓语)
汗水浸透了衬衫。(作谓语)
这篇散文浸透了作者的全部感情。(作谓语)
2、浸泡
泡在液体里 。
浸泡常用于以下方面:
如去除蔬菜的农药,会浸泡在洗米水中;
脏衣物浸泡在水中;这些是指溶解;
腌制咸菜时,蔬菜浸泡在盐水中,这是腌制。
木耳,中药浸泡在水中,指泡发。
豆类浸泡在食醋中,这是化学反应。
3、浸润
(动)(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于固体表面:汗水~着头发。(书)谗言逐渐发生作用:~之谮。(积极而微妙地)影响:《史记》的语言艺术,对后世文学~深广。
浸润作为物理学名词时:液体在与固体接触时,沿固体表面扩展而相互附着的现象,又称为液体浸润固体,也可称为润湿。总概括为:指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
4、湿透
被液体浸透。
网络解释:湿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ī tòu,意思是被液体浸透。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等均有相关记载。
5、浸渍
网络解释:意思是浸在液体中泡透;同时,浸渍也指一种病症。词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教战守》“肌肤之所浸渍。”浸渍的病症表现为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过多,皮肤发白、起皱松软。易发生在长期从事湿式作业或手足多汗而汗液又不能及时擦干,致使手足皮肤长期处于湿热环境的人。
6、沉浸
(1) 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2) 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 (3) 使充满。例:整个世界沉浸在阳光中。
7、浸没
(1)淹没。《朱子语类》卷七一:“今泽水高涨,乃至浸没了木,是为大过。”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是夜,天大雨,水暴涨,浸没其家三尺许。”
(2)沉浸。比喻处于某种境地或思想感情之中。 宋 秦醇 《谭意歌传》:“ 婉卿 日以百计诱之:以珠翠饰其首,轻暖披其体,甘鲜足其口,既久益勤,若慈母之待婴儿。辰夕浸没,则心自爱夺,情由利迁。” 应修人 《金宝塔银宝塔》:“一大半农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这时候正浸没在快乐的大海中。”
浸湿是什么意思
浸湿是汉语词语浸湿的拼音,拼音是jìnshī,意思是使液体渗入(某种东西中)饱含水分、液体渗入或渗出、逐渐。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浸湿的拼音:“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
近义词:浸泡、浸润、浸透。
用法:作动词,意思是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例句:水浸湿了浸湿的拼音他浸湿的拼音的夹克和衬衫。
造句:
1、布料越厚实,衣服就越不容易浸湿。
2、那个侍女把拖把放进桶里浸湿,用来擦地。
3、那标签用水浸湿即可脱落。